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

品牌 经济管理出版社
开本 16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 9787509610053、7509610052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
  作 者: 胡滨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509610053
  开本: 16开
  定价: 42.00元
  

内容简介

  《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内容简介:随着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2001年国家选择常熟、 张家港、江阴三市的 农村信用社作为经济发达地区 农信社的代表进行 股份制改造,先后成立了三家 农村商业银行。这一举措是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内在要求的一次重大制度变革。作为首批成立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之一,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自改制以来获得了高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而且其本身也构成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一部分,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对于我国现阶段的 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图书目录

  总论 农村金融服务的“ 苏南模式”
  第一节 背景: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服务的“ 苏南模式”: 江阴农商行成功经验解读
  第三节 发展的“瓶颈”: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困扰
  第四节 破茧而出:农村商业银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结语
  第一章 概况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包袱沉重:归属农业银行管理阶段(1981~1995年)
  第二节 艰难起步:信用社独立发展阶段(1995~2000年)
  第三节 突出 重围:信用社到 农商行的转型阶段(2000~2001年)
  第四节 迈步向前:农商行的建立与发展阶段(2001~2007年)
  第五节 走向未来: 跨越式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第二章 股权结构与 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节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改革及法人治理现状
  第二节 江阴农商行的股权结构
  第三节 江阴农商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章 业务 经营策略与状况
  第一节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江阴农商行的市场定位选择
  第二节 客户满意度调查
  附录
  行徽
  大事记
  荣誉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本书是由胡滨研究员主持的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的最终成果。该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中国企业调研”的一个子项目。“中国企业调研”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组织的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之一,项目的总负责人是陈佳贵研究员和黄群慧研究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国家选择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发达地区农信社的代表进行股份制改造,先后成立了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这一举措是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内在要求的一次重大制度变革。作为首批成立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之一,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自改制以来获得了高速发展,也为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而且其本身也构成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一部分,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正因为此,我们选择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本年度国情调研项目的考察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农村金融乃至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给出有益的启示。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考察”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胡滨研究员主持,课题组成员包括全先银副研究员、程炼副研究员、尹振涛助理研究员、高哲理和唐晔等。

序言

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实施“国情调研”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国情角度看,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近3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具有庞大的经济总量,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09407亿元,约合2.67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四位;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7.9%下降到2006年的11.8%,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39.5%;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为630.21亿美元,列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达1.76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上升到11759元,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5.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上升到3587元,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3%,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以上。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国情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国情已经逐渐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经济大国。但是,这只是从总体上对我国经济国情的分析判断,还缺少对我国经济国情变化分析的微观基础。这需要对我国基层单位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