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爱古时候为彝族聚居之地,彝族将此地叫做“木乃”(木乃:彝族语意为次子的意思),后经汉化由“木乃”转音为“沐爱”。
汉朝起为南广县域,唐宋时期为羁縻高州管辖。
清朝时属高县,为安静乡驻地,与定边乡(落木柔)称高县上二乡。
民国初年为沐爱区。
民国24年(1935年)为第三区。
民国34年(1945年)分高县置沐爱设治局,辖14个乡。
民国37年(1948年)改为沐爱县。
解放后仍入高县。
1953年划入筠连县,为筠连县第四区(后改沐爱区)驻地。
1984年沐爱区辖沐爱、金銮等6乡。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合沐爱、金銮2乡建沐爱镇。
镇政府驻沐爱场。2001—2003年镇辖18个村140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14个居民小组。
2004年3月原场镇一街、二街合并建荷花社区,并设四条路:中心路、新村路、荷花路、兴隆路。
沐爱镇,位于筠连县中部,距县城30公里,地跨北纬28°02'03〃~28°05'00〃,东经104°37'30〃~104°41'15〃,平均海拔600米,镇中地型较为开阔,周围以丘陵为主,坡度平缓。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
沐爱镇,总人口26461人(2017),镇政府驻沐爱场。
沐爱镇,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蚕桑、香桂;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和石灰石,页岩气。煤炭能利用储量是28214万吨(100米以下)。
沐爱镇,公路、电话、电视实现了村村通,4G网和光纤宽带通讯全面开通,新建35千伏变电站,农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引资建成装机容量为640千瓦的罗锅滩水电站,完成国债资金工程金溪沟流域综合治理及棬坪旱山村集水灌溉工程,新建沐爱镇“容大鑫城”农贸市场,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扩建筠连县第二中学,该扎、改造荷花池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