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典礼。[1]
2015年2月13日,双碑嘉陵江大桥通车运营2009年6月23日,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组织召开双碑嘉陵江大桥工程(西引桥、东引道及连接线)项目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会。
2010年9月12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成桥墩建设工程。
2013年5月14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成拉索挂设工作;7月5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西岸边跨与引桥的合龙工程;8月8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2]
2014年2月11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成路面沥青、桥体两侧部分人行通道护栏铺设工作;[3]7月24日,双碑嘉陵江大桥完成工程主体验收工作。[4]
2015年1月10日,双碑嘉陵江大桥通过全桥竣工验收工作;[5]2月13日,双碑嘉陵江大桥通车运营。
双碑嘉陵江大桥位于中国重庆市西北部,连接沙坪坝区与渝北区,南距下游高家花园嘉陵江大桥约5千米,北距上游马鞍石大桥约13千米;双碑嘉陵江大桥西起双碑西立交、上跨嘉陵江水道,东至大农立交,西经过双碑西立交后接平安大道、双碑隧道,东经大农立交后接宏帆路。双碑嘉陵江大桥位于中国重庆市西北部
双碑嘉陵江大桥分别由主桥、两座桥塔、斜拉索、引桥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双碑嘉陵江大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双碑嘉陵江大桥的桥塔采用高低塔,为独柱式直线造型,塔顶处理成曲线的切角,造型简洁、生动,形似两座双尖碑,寓意“双碑”,并与地形、地名相融合,以此体现重庆的山城特色。[6]
双碑嘉陵江大桥桥塔
双碑嘉陵江大桥采用高、低塔中央索面混凝土曲线斜拉桥结构。主梁采用混凝土加劲梁,为单箱三室截面,并增加外腹板向外的倾斜率, 减小主梁底板宽度,形成倒梯形截面。桥塔采用双塔独柱式,低塔边跨侧位于曲线上。上塔柱为单箱单室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50混凝土。下塔墩采用2个分离式塔墩,塔墩为单箱单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采用扇形中央平行索面,为高强低松弛镀锌钢绞线。双碑嘉陵江大桥采用斜拉桥方案
双碑嘉陵江大桥桥塔顶双碑嘉陵江大桥线路全长1928米,桥宽32.5米,主桥长645米,采用(75+145+330+95)米的跨径布置。主梁顶板宽32.5米,底板宽9.0米,梁高 3.6米,两侧悬臂板各长4.0米。高塔上塔柱高108.3米,截面外轮廓(7×4.5 )平方米至(8.795×5.0)平方米,低塔上塔柱高60.3米,截面外轮廓(6.5×4.5)平方米至(7.215×5.0)米。塔墩高63.9米,截面外轮廓顶部(9×8 .856)平方米,根部(13×10)平方米,低塔墩高58米,截面外轮廓顶部(9×7.262)平方米,根部为(13×8)平方米。斜拉索两索面横桥向间距1.8米,高塔每索面布置29对斜拉索,低塔每索面布置15对斜拉索;梁端索距一般为7米,低塔边跨曲线段为4 .15米,塔端索距约2米,全桥共176根斜拉索,其组成的钢绞线直径15.2毫米,抗拉强度为1860兆帕。
技术标准 | |
道路等级 | 城市快速路 |
设计速度 | 60千米/小时 |
车道设置 | 双向六车道 |
荷载标准 | 公路-Ⅰ级 |
航道等级 | Ⅲ级(内河) |
通航标准 | 净高:≥10米,净宽:≥95米(单孔)、≥270米 |
通航水位 | 最高:191.93米,最低:163.285米 |
抗震等级 | 按VII度设防 |
参考资料: |
技术标准 | |
道路等级 | 城市快速路 |
设计速度 | 60千米/小时 |
车道设置 | 双向六车道 |
荷载标准 | 公路-Ⅰ级 |
航道等级 | Ⅲ级(内河) |
通航标准 | 净高:≥10米,净宽:≥95米(单孔)、≥270米 |
通航水位 | 最高:191.93米,最低:163.285米 |
抗震等级 | 按VII度设防 |
参考资料: |
2018年1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取消征收主城区路桥通行费,双碑嘉陵江大桥包含其中。双碑嘉陵江大桥不收取过桥费用
双碑嘉陵江大桥侧瞰双碑嘉陵江大桥的建设难点主要为:
1、低塔曲线段主梁悬浇设计;
2、高塔挂篮过辅助墩设计;
3、中跨合拢设计;
4、高塔不对称悬浇设计;
5、低塔曲线段对主塔的受力影响。
双碑嘉陵江大桥为适应现场建设条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
1、采用刚构体系,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和主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度,减少了体系转换工序和运营期支座更换工序,是曲线斜拉桥的首选结构体系。
2、该桥桥宽32.5米,中央单索面体系,因此采用抗弯、抗扭性能高的倒梯形箱梁断面,斜腹板采用了斜率大于60度的倾角,减小了主梁底板宽度,减轻了结构自重,提高了抗风性能,且主梁看上去轻巧美观,各阶段梁体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133米/秒,远大于检验风速62.9米/秒,具有优良的抗风性能。
3、为减少了混凝土主梁收缩徐变、体系温度等荷载作用下的塔根弯矩,下塔墩采用双肢间距仅20厘米的新结构,抗推刚度减少一半,从而大大减小了基础规模,同时由于双肢间距仅20厘米,外观上不影响下塔墩的整体景观效果,且利于运营期下塔墩共同抵抗船撞。
4、低塔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较桩基方案节约百分之五十的基础工期和百分之六十经济投入。
5、为避免在水中设置高支架现浇高塔边跨侧混凝土主梁,采用了挂篮过辅助墩的方案。高塔两侧主梁20号至23号节段期间,先保持中跨领先边跨一个节段,待挂篮过辅助墩后,浇筑边跨滞后的主梁23号节段,后续对称施工直至边跨合拢。
6、低塔曲线段采用不对称悬浇施工,并将箱内永久配重作为悬臂阶段平衡重同步实施,节省了工期和造价。
7、主跨合拢前,合拢口顺桥向预顶1200吨力做为增加结构安全储备的工程措施。
8.、采用雨污水收集系统新技术,实现跨江桥面雨水和危化品液体不流入嘉陵江造成污染,致力做到绿色环保。[6]
技术名称 | 所获奖项 |
《提高P27塔墩爬模拼缝节点安装精度》 | 20150年全国工程建设QC成果一等奖 |
《超大吨位单索面前后支点组合式挂篮体系施工工法》 | 2013至2014年度国家级工法 |
《适应复杂环境多功能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 2014年重庆市市级工法 |
《单索面曲线宽箱梁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201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参考资料:[7][8][9][10] |
技术名称 | 所获奖项 |
《提高P27塔墩爬模拼缝节点安装精度》 | 20150年全国工程建设QC成果一等奖 |
《超大吨位单索面前后支点组合式挂篮体系施工工法》 | 2013至2014年度国家级工法 |
《适应复杂环境多功能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 2014年重庆市市级工法 |
《单索面曲线宽箱梁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201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参考资料:[7][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