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杉木

拉丁学名 CunninghamiaunicanaliculataD.Y.WangetH.L.Liu
植物界
杉科
分布区域 四川(德昌、米易、盐源)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拉丁名 Cunninghamia unicanaliculata D. Y. Wang et H. L. Liu   中文名 德昌杉木   拉丁科名 Taxodiaceae   中文科名 杉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四川(德昌、米易、盐源)   现状 濒危种。德昌杉木是新近发现的一新种,仅产四川西南部局部地区,现存数百株,材质优良,为当地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森林被乱砍滥伐,数量急剧减少,若不保护与种植,有灭绝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 1300   海拔上限(米) 28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50米,胸径可达3米,具轮生或不规则轮生的枝,枝端下垂;树皮暗灰色,深纵裂,片状剥落。叶螺旋状排列,辐射伸展,在侧枝上列成二列,线状披针形,质地较坚硬, 维管束下方有1个 树脂道,偶有1一2个边生树脂道,长0.8一3厘米,宽2-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而下延,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具之条窄气孔带,下面有两条宽白色气孔带。 雌雄同株; 雄球花约40簇生枝顶,圆柱状长圆形; 雌球花单个顶生,近球形;苞鳞大,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有3胚珠。 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一3.2厘米,直径2.5一3厘米,成熟前灰绿色,成熟时淡黄褐色;苞鳞革质,扁平,宽三角状卵形,先端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齿,被白粉,种子脱落后宿存; 种鳞小,种子卵圆形,扁,长5一6毫米,暗褐色,两侧具膜质翅。

特性

保护措施

  分布区位于四川 低纬度地区,河谷南北向;北有 小相岭、菩萨岗为屏障,南有干燥气流长驱 直人。因而气候暖和,冬春干旱,夏秋受季风影响湿度较大,降雨量多,形成明显的干湿交替气候。年平均温13--18℃,最冷月平均温约10℃,最热月平均温22℃左右;年降水量1 000--1 400毫米,多集中在6—10月,占全年90%以上,年 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达240--300天。土壤为山地红 棕壤或红壤, pH值5—5.5。德昌杉木喜生于阴坡或半阴坡,但也能在半阳坡或阳坡与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伴生,表现出对周期性干旱的适应性。德昌杉木生长快,林木4龄左右进入速生期,20龄前年平均高生长1米左右,以后较缓慢,50龄前年平均直径生长1厘米左右,最大年 生长量达3.5厘米,百龄大树仍生机旺盛。生理发育成熟期较迟,树龄20年前少有结实,结实大小年明显。芽2月下旬萌动,生长旺期6--9月,11月停止生长;花期2月中、下旬,球果11月中旬成熟。

栽培要点

  尚无保护措施,建议产地的林业部门停止采伐,选留母树木或建立 种子园,并大力进行育苗、造林,扩大种植面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