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耻冲村有水田174亩,水浇地450亩,旱地109亩。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成了其得天独厚的烤烟种植优势,成为了甸中镇的主烟区之一。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5859元,全村共种植烤烟463亩,交售烤烟55897.2公斤,其中上中等烟35823.2公斤,占64.09%;中等烟14059.7公斤,占25.15%,低次等烟6014.3公斤,仅占10.76%,实现交售金额64.9737万元,均价11.62元/公斤。2006年,全村烤烟育苗工作全部采用工厂化漂浮育苗,共有育苗中棚5个,小棚10个。觅耻冲村民小组93户烟农共交售烟叶47523.96公斤,平均售价为11.71元/公斤,最高售价达到了13.12元/公斤,烤烟给全组烟农带来了556505.52元的经济收入,小河村委会共有10个村民小组,仅觅耻冲组的交售量就占到了全村的22%,其中上等烟比率达66.08%,上等烟比率比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觅耻冲村是个掩藏在深山里的彝族村寨,但在滇中革命斗争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1948年,为适应斗争形势需要,中共滇中地委迁到觅耻冲村,一度在这里领导和指挥滇中地区军民同国民党残部展开最后的斗争。彝家儿女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在村民中代代相传。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遵循党的富民政策,全力投入到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中。群众生产生活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9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67元,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自1999年被列为县级文明村建设示范点以来,干群团结一心,充分发扬老区精神,发挥老区优势,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后荣获县级、市级和省级“文明村”光荣称号。过去,脏、乱、差一直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山区村寨就更显得突出。
近年来,“美化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成了觅耻冲村民共同的要求和迫切愿望。村里筹资1万多元,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将村内长800多米、宽4米的主要街道铺成水泥路面,彻底改变了“晴天走路一身灰,下雨出门一身泥”的状况。为长期保持清洁卫生,村民们疏通排水沟,填平了多年淤积的臭水塘,对厕所、畜厩和部分影响通行的建筑物进行了清理、拆除和搬迁,垃圾、柴禾实行定点堆放。通过一系列整治,村民们养成了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由于群众基础较好,觅耻冲被确定为全镇最早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村之一。村干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杜绝走过场和弄虚作假,激发了村民们参创参评的积极性。全村共评选出15户“十星户”、61户“九星户”。从1999年至今,村里坚持每年年中检查、年底复评,该摘星的摘星,该加星的加星。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到“创星”活动搞得好的通海东村学习取经,使“创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转变和村民素质的提高。为使先辈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在上级的帮助、支持下,共投入资金1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000多个,修复了原滇中地委办公旧址,并在党史部门的帮助下,制作了陈列展板,聘请一名退休教师担任解说员,将其建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统地向人们展示我党在滇中地区成长、壮大和领导滇中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据不完全统计,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省、市、县各级前来参观学习人员4万多人次。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村里筹集8万元资金,架设了能接收37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网,让世居深山的彝家人开阔了眼界,获得致富信息。觅耻冲还活跃着一支全部由村民组成的业余文艺队 ,自编自演,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有关法津法规和农村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编进花灯、歌舞等文艺节目里,平时定期组织活动,逢年过节,除为本村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还到四乡八邻巡回义务演出,大大丰富了周围村寨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