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19)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东安县。
晋太康三年(282)改名晋安县,属晋安郡。南朝梁改为梁安县。
天监(502—519)中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今泉州、厦门)、兰水(今莆田)、龙溪(今漳州北部),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
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五代曾改名晋平县、晋安县、梁安县),辖地包括今莆田、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
南安市地图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贞观元年(627)丰州并入泉州(州治今福州)。
贞观九年(635),再次并丰州入泉州(今福州)。
嗣圣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南安县城丰州为武荣州治(故南安又别称武荣)。
久视元年(700)迁治今泉州鲤城,丰州仍为南安县治。
五代后南安县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路、泉州府。
满清前期开始属于兴泉永道,(下辖泉州府、兴化府、永春州)。
中华民国时期短暂属于厦门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
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
1937年7月县治从丰州镇迁至溪美镇(另有一说:1936年县治迁往溪美镇)。
1949年8月14日解放,设南安县,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1949年9月3日,南安县全境解放,为巩固人民政权,在9月12日,成立县人民政府,把全县划分为11个区,辖30个乡镇。各区设置区公所。
1950年4月,中共金门县工委撤销,所属大嶝区划归南安县,全县增至12个行政区。
1951年10月,全县划分12个区,191个乡镇。
1952年8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在已完成土地改革地区,应酌量调整区、乡行政区划,缩小区、乡行政范围,以便于人民管理政权,密切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充分发挥人民政权基层组织的作用,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指示及省人民政府“关于缩小区、乡行政区划的决定”精神,全县共划为19个区、207个乡、镇。
1955年5月,省政府宣布成立金门县人民政府,大嶝区归金门县管辖。因金门还没解放,大嶝区仍由南安县代管。
1955年10月,为贯彻中央“关于精简机构、紧缩编制、厉行节约”的精神和加强对农业合作化的领导,全县重划为16个区,213个乡、6个镇。
南安(3)1956年6月,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速开展,全县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开展,社会治安日趋巩固,将原16个区、219个乡、镇,调整为9个区、95个乡镇,各区直接以区所在地命名、即英都区、美林区、诗山区、梅山区、洪濑区、丰州区、官桥区、石井区、大嶝区。
1958年2月开始,开展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全县进一步精简机构,即撤区并乡,除保留大嶝区外,其它8个区级机构全部取消,并将原有的95个乡镇,合并为36个乡,镇。即溪美镇、山头镇、码头镇、洪濑镇、丰州镇、官桥镇、水头镇、莲塘乡、南金乡、玉叶乡、大宇乡、榕桥乡、英都乡、东田乡、坪峰乡、翔云乡、烟山乡、蓬华乡、高盖乡、金淘乡、后坑乡、眉山乡、梅山乡、罗东乡、乐峰乡、九都乡、鹏山乡、八都乡、都心乡、康美镇、五都乡、幸福乡、黄山乡、大盈乡、成功乡、胜利乡。
1958年10月,随着人民公社化高潮的到来,在城关、英都、诗山、梅山、洪濑、丰州、官桥、石井等地分别成立卫星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五星人民公社、火箭人民公社、红色人民公社、灯塔人民公社、红专人民公社、成功人民公社。年底,又以各公社所在地命名,并从石井公社划出大嶝、小嶝、成立大嶝公社,共设222个生产大队,实现了政社合一。
1958年人民公社化期间,把本县原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烧厝、京塘,岐山点的新浦、黄龙、坂头、岐山、东边、黄石头、金浦、大锦田、华岩、浮桥街头划归泉州市管辖。
1959年6月,县整社工作开始。从英都人民公社分出东田人民公社,从诗山人民公社分出金淘人民公社和码头人民公社,从梅山人民公社分出九都人民公社,从洪濑人民公社分出康美人民公社。到1959年年底,全县共成立14个人民公社,286个生产队,3086个生产小队。
1961年8月,恢复区公所基层建制,全县把14个公社改为11个区公所。即城关区、东田区、英都区、金淘区、诗山区、梅山区、九都区、洪濑区、丰州区、官桥区、石井区。以及大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区公所下辖65个公社。
1965年5月,本县健全农村人民公社新体制,撤销区公所,全县又调整为18个公社,357个生产大队,4602个生产小队。18个公社即城关、美林、仑苍、东田、英都、金淘、诗山、码头、九都、罗东、梅山、洪濑、康美、丰州、官桥、水头、石井、大嶝。南安市行政区域图
1984年9月,把城关公社并入溪美镇。
根据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有关指示,1984年10月1日,实行政社公开,建立乡政府。将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或居委会,生产队改称为(居)民小组,全县共有22个乡镇。1984年10月,洪濑、诗山、石井改乡为镇,1985年2月,水头、官桥、丰州、梅山、仓苍改乡为镇,4月,英都乡改为英都镇,7月,码头乡改为码头镇。1988年9月,美林、金淘、康美、罗东改乡为镇。到1988年12月止,全县共有15个镇、7个乡、400个村(居)委会、5832个村(居)民小组。
1993年撤县设省辖县级市南安市,[17]由泉州市代管。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南安在其中。
截至2021年,南安市下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1个管委会。[18]
3个街道: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21个镇:省新镇、仑苍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
2个乡:眉山乡、向阳乡。
1个管委会:雪峰管委会。[18]
名称 | 直辖 |
街道 | 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
镇 | 官桥镇、省新镇、仑苍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水头镇、石井镇 |
乡 | 眉山乡、向阳乡 |
开发区 | 南安经济开发区、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 |
名称 | 直辖 |
街道 | 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 |
镇 | 官桥镇、省新镇、仑苍镇、东田镇、英都镇、翔云镇、金淘镇、诗山镇、蓬华镇、码头镇、九都镇、乐峰镇、罗东镇、梅山镇、洪濑镇、洪梅镇、康美镇、丰州镇、霞美镇、水头镇、石井镇 |
乡 | 眉山乡、向阳乡 |
开发区 | 南安经济开发区、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 |
南安(3)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30″-25°19′25″,东经118°08′30″-118°36′20″。东接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东南与晋江市毗邻,南部与厦门翔安区的大、小嶝岛及金门县隔海相望,西南与同安区交界,西通安溪县,北连永春县,东北与仙游县接壤。辖区最南为石井镇的大佰岛,最北为向阳乡的洋坪自然村,最东端是洪濑镇的大洋村,最西端是翔云乡的椒岭村,南北最大距离82千米,东西最大距离45千米,总面积2011平方千米。
南安县地处纬度较低,东南濒临海洋,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这种纬度位置,海洋位置和地形特点,使南安县气候具有:夏长无酷暑,冬短温暖而少雨,秋温高于春温;雨水充沛,春夏多,秋冬少。“四序花开常见雨,一冬无雪闻雷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安溪涧纵横,流向复杂,水系呈羽状。河流主要属晋江水系及沿海水系。水系的发育受到新华夏系两组活动断裂的控制,主要河流晋江及其干流东、西溪切过构造线,河流流向作北西往南东流经北部和中部,其支流呈北东或南西自四周流入东、西溪。东、西溪在丰州溪州村汇合成金溪,为晋江下游,向东南流经金鸡拦河桥闸于丰州出境,经鲤城区注入泉州湾。该县河道总长400千米,形成水源丰富的水系。水资源总量丰水年25.03亿立方米,枯水年9.7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平均15.4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在600~1200毫米,径流总趋势和降雨相适应,自西、西北向东南递减,沿海石井、水头为600~800毫米,西北山区的东田900~1200毫米,蓬华、诗山为900~1000毫米,径流主要集中在4月、5月、6月,丰水年这三个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0%左右,4~9月进入汛期,此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7%。
南安土地总面积3052869.9亩,现有耕地517410.1亩,园地311098.8亩,林地1325182.7亩,草地198.1亩,其它农用地122034亩,建设用地448482.9亩,未利用地328463.3亩。
南安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70.8万亩,林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6%,现有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的用材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木荷、相思、桉树等,还有南方红豆杉、樟树、福建柏、油杉、米槠、闽粤栲、格氏栲等珍稀树种。全市现已建设巨尾桉等速生丰产林基地4万亩,花卉基地面积1万亩,省级森林公园3个,县级森林公园2个。
南安海岸线长32.8千米,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5.6万亩,滩涂面积3.6万亩;大小溪流河道400千米,溪滩4.5万亩,可供养殖的水库、山围塘、池塘、井潭52729亩;可养鱼的稻田214425亩,可供热带鱼类越冬保种的温泉3处。水产资源较丰富,鱼、虾、贝、藻种类繁多,是我省坛紫菜主产区之一。
南安探明储量的矿藏有花冈岩、辉绿岩、陶瓷土、高岭土、铝土、绢云母、紫砂土、泥煤、钨、锰、铁、铅、锏、钼、水晶、锌、磷等28种。第一大非金属矿藏花岗岩,储量约30亿立方米,年开采量约1000万立方米。
林荣忠南安县人口,起源于古越族。据考古工作者对狮子山等处新石器时期遗址的考查鉴定,远古时期人类已在南安一带生息、活动。两晋时期,中原汉人为避战祸,纷纷南来,沿古南安江而居。土著古越族居民逐渐与汉人融合同化。唐初、唐末及两宋之交,中原板荡,北方大量民众南迁,其中一部分移居南安,促使南安人口增长发展。
自宋以后,南安人口发展出现三次高峰。一次在南宋;一次在清道光、咸丰、同治间,“人户丁口,备极蕃庶”(民国《南安县志》);第三次即在20世纪80年代末。
张桂森民国及民国以前,南安人口再生产,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贫困,以及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因素影响,妇幼保健条件的限制,虽然人口出生率高,但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也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加上人口大量外流出境、出国谋生,人口增长相对比较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物质生活条件、妇幼保健工作都有很大改善,加上一个时期人口政策的失误,虽然1963年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努力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但南安人口一直持续增长。
2021年末常住人口15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57‰,自然增长率为1.05‰。年末全市公安户籍共46.66万户,公安户籍人口166.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14403人,乡村人口751573人。[6]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林荣忠 |
市委副书记 | 张桂森、王连赞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张桂森 |
副市长 | 黄育奇、陈倩、周全、张汉沂、陈志慧、易辉泉、邱雪亮、侯强辉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黄景阳 |
副主任 | 王端峰、苏毅伟、傅漳龙、黄梓奇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庄国阳 |
副主席 | 叶维新、丁金火、洪琪瑜、黄清地 |
以上内容参考:南安市人民政府[19]、泉州网[20]、腾讯新闻[11]。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林荣忠 |
市委副书记 | 张桂森、王连赞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张桂森 |
副市长 | 黄育奇、陈倩、周全、张汉沂、陈志慧、易辉泉、邱雪亮、侯强辉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黄景阳 |
副主任 | 王端峰、苏毅伟、傅漳龙、黄梓奇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庄国阳 |
副主席 | 叶维新、丁金火、洪琪瑜、黄清地 |
黄景阳民国时期,南安生产水平低下,以农业为主体的单一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民国5年(1916),该县粮食总产量7万吨,民国25年发展至8.5万吨,20年间增长21.4%,平均每年递增0.95%。此后,该县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8.5万吨左右。民国34年后有所发展,但仍很缓慢,至民国38年只达到9.5万吨,12年间仅增长11.8%,平均每年递增0.9%。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生猪存栏数徘徊在5至6万头之间,肉猪出栏数每年只有3至4万头。渔业产量低,民国24年,该县水产品产量为482吨,民国25年下降为468吨,民国26年下降为448吨,民国27年下降为300吨,平均每年递减14.6%,至民国38年(1949)达到601吨,平均每年递增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安县通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该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四十年来,该县宏观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1988年同1949年比较,社会总产值增长14.2倍,平均年递增7.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7倍,平均年递增7.1%;国民收入增长10.5倍,平均年递增6.5%;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2.8倍,平均年递增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2.5倍,平均年递增8.4%;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18.2倍,平均年递增7.9%;城乡个人储蓄余额增长5959倍,平均年递增25.2%。
南安市新貌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6.36亿元,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19.15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583.77亿元,增长8.5%。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3%和33.8%,分别拉动GDP增长6.4和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2.2%,第二产业为59.8%,第三产业为38.0%。
2021年,年末市场主体总数18.79万家,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年末工商登记企业单位数6.83万家,增长15.2%;年末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数11.97万家,增长6.0%。[6]
南安历来是自然经济的农业县。据民国24年(1935)统计,农户占全县人口91%(包括农村侨户),农业生产以稻谷、小麦、甘薯、花生、甘蔗、黄麻为大宗。民国25年,该县粮食耕地面积为53万余亩,由于“人稠耕地狭”,且有“宅于田而亩于山”的陋习,加之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耕作技术落后,生产发展缓慢,粮食单产低,不敷自给。据1949年统计,全县农业耕地为57.26万亩,粮食总产量98995吨,平均亩产206.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生产不断发展。1956年以前,粮食平均年亩产376.0公斤,1965年475.0公斤,1970年518.0公斤,1980年提高到712.0公斤。嗣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241590吨,平均年亩产720.0公斤,至1988年,粮食总产量229432吨,平均年亩产695.0公斤,农业总产值发展到23223万元。人均收入640元,生活水准不断提高。
南安市会展中心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38.82万亩,减少1243亩,其中稻谷面积33.31万亩,减少2790亩。粮食总产量15.37万吨,比上年减少237吨,其中稻谷13.41万吨,减少847吨。油料种植面积4.99万亩,增加2116亩。蔬菜种植面积12.21万亩,增加8847亩。
2021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31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肉类总产量7.24万吨,增长5.1%;禽蛋1.84万吨,增长10.1%。全年生猪出栏数52.20万头,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数27.33万头,增长2.8%。
2021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75万吨,比上年增长0.2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33万吨,增长0.46%;海水产品产量5.42万吨,增长0.24%。全年累计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企业3家,产品4个。[6]
工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5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5.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552家,比上年增加4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79家,增加21家。分行业看,石材陶瓷业规上产值1123.33亿元,增长14.3%;水暖厨卫业规上产值219.30亿元,下降6.5%;机械装备业规上产值672.50亿元,增长15.3%;日用轻工业规上产值1052.44亿元,增长10.0%;电子信息业规上产值143.73亿元,增长35.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105.40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35.44亿元,现价增长9.5%。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8.87,比上年提高46.88个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0.83%,提高1.0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0.06%,下降5.8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6.07%,提高2.3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2.97万元/人,提高7.07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3.96次,上升0.27次;工业产品销售率96.00%,下降0.8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0.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工业用电量69.48亿千瓦时,增长18.2%。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4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9.49亿元,增长13.5%。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76.69万平方米,下降5.0%;房屋竣工面积181.94万平方米,下降25.8%。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及以上的企业21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5家。[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4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51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91.0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49.40亿元,增长11.5%。项目投资完成319.98亿元,增长18.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8%;建安投资完成306.28亿元,增长5.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7%;工业投资完成191.05亿元,增长18.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8%;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6.95亿元,增长9.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5%;民间投资完成356.09亿元,增长1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8%。
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5%,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100.26亿元,增长7.6%;办公楼投资6.32亿元,增长51.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69亿元,下降18.0%。商品房销售面积193.73万平方米,增长10.0%。商品房销售额157.95亿元,增长18.7%。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8.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1%;粮油和食品类增长63.7%;饮料类增长7.1%;烟酒类增长2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4.5%;汽车类增长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8%;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36.1%。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54个,比上年增加7个。投资总额24.60亿元,比上年下降4.7%。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4.59亿元,增长4.4%。外商实际到资验资口径完成4.54亿元,增长13.4%。货物进出口总额220.53亿元,增长33.5%,其中:出口142.53亿元,增长30.5%;进口78.00亿元,增长39.3%。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2亿元,增长10.5%;中央财政收入43.57亿元,增长16.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78亿元,增长16.0%(2020年决算数剔除权责发生制列支,同口径对比,下同),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6亿元,下降7.4%;教育支出23.02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2.33亿元,增长2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1亿元,增长15.0%;卫生健康支出9.53亿元,增长6.6%。税收收入94.39亿元,增长20.2%。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01.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20.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91.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0%,其中:住户短期贷款146.11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451.34亿元。[6]
南安风光(8)三国吴永安三年(260)至唐景云二年(711),南安丰州是郡、州、县治所,为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发达。唐宋时代,丰州金溪(鸡)港是泉州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至今丰州九日山尚保存宋代“祈风”石刻十多处。南安至安溪、永春的东西溪河道已通舟楫。嘉定年间,南安往南官道设康店驿(今水头镇蟠龙)经同安入广东潮州,往北官道设汰口驿(今码头镇土皮芸),经永春入南平北上进京。著名的金鸡大桥和安平大桥分别建于宋宣和年间和绍兴年间。石井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后为郑成功的治兵要地。明清两朝曾实行“禁海”,南安沿海港口对外贸易逐渐减少,但东西溪及各官道仍是泉州通永春、德化、同安、安溪等县的交通要道。
民国时期,南安始建公路。民国8年(1919)泉永德公路动工兴建,南安的诗山至码头段10千米,当年率先建成,是本县第一条公路。随后,相继开辟福厦线南安段、泉(州)溪(美)、金(淘)芸(美)等公路,至抗日战争前夕,全县有公路33条、452.1千米,有公路桥35座。东西溪航道及内河、外海码头经过整修,水路运输有所改善。抗日战争期间,奉令自毁公路,外海又被封锁,交通运输靠人、畜力及内河航运。抗战胜利后,公路修复缓慢,至1949年底,全县有福厦、晋永、泉溪3条公路117.5千米,其中仅福厦线(南安段)28千米能正常通车。当年陆上运输为货运量2.03万吨,周转量23.50万吨千米;客运量0.50万人次,周转量21.50万人千米,水上运输有内、外海木帆船529艘、280船吨位,货运量2.30万吨,周转量71.70万吨千米。
2021年,全市公路总长度为3997.43公里,其中:国道102.84公里,省道145.61公里,县道263.09公里,乡道1044.49公里,村道2441.39公里。高速公路171.46公里,铁路62.80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83.42万吨。
2021年,全社会货运量8059.25万吨,其中:水上运输货运量2799.58万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586.32亿吨公里,其中:水路货运周转量549.86亿吨公里;全社会道路客运量289.87万人;全社会道路客运周转量1.31亿人公里。[6]
2021年,全市拥有三星级以上酒店8家。全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610.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6]
民国时期,县城有一个小型的,专门供应县署之用,少数私人厂家也自用小型柴油机发电,大部分居民用煤油灯照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建发电厂,扩大供电范围,1958年新建“503”电厂,解决县直机关、行政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生活用电。大部分单位自备柴油机发电,供生活用电及工业用电,居民仍用煤油灯照明。1972年坂头水库竣工后,建四个梯级发电站,县城开始使用水电,此后,又用山美水库发电站、后桥水库发电站、石壁水库发电站等并网供电,至1988年,和省、市并网达11010.2万度,其中城区工业用电2730.93万度,农业用电457739万度,生活用电874.47万度。
资源丰富。境内有东,西溪两条主河流,小Ⅱ型以上水库199个。现已建成日产2万吨的市区第一水厂和石井、水头、官桥、丰州、洪濑、梅山、码头、金淘、英都等镇自来水厂,市区第二水厂(日产20万吨)首期工程和诗山、罗东、仑苍水厂正在建设,至2000年全市日供不能力达40万吨以上。 电力充裕。现已建成官桥220千伏输变电站和溪美、水头、洪濑、石井、美林等6个110千伏输变电站以及10个35千伏输变电站;小水电装机容量达3.2万千瓦,1995年全市电网总装机容量达43.9万千伏安,全市10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1600千米。“九五”计划新建龙凤、仑苍、梅山、丰州等4个110千伏输变电站以及小水电站6处,全省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站,已经选址定在我市官桥镇,将于1998年建成投产。
截至2006年底,南安市电力总公司拥有110KV变电站11座、35KV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91.945万千伏安。网供最高负荷达45.75万千瓦,供电量为31.3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南安市将全面推进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力争经济社会发展走前列,重新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一大批工业项目正陆续落地南安,电力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预计今后四年电量和负荷年均增长率均为17%,至2010年,网供最高负荷可达到91.5万千瓦,供电量将比2006年翻一番,达到60亿千瓦时。
南安一中南安历史悠久,建郡早,曾辖兴(化)、泉(州)、漳(州)三地。蔚成“文化发达,代出英才,人文荟萃”的诗礼之邦,得“海滨邹鲁”之称。唐代就有名人的读书处和书院的设立。已知书院有13处。宋靖康年间(1126~1127)创县学,为县一级最高学府。明清时代仅丰州桃源村就有馆学、塾学、读书室、书房等达37处。至清末,全县多数乡村设有义学、社学、私熟。
历代的南安名人、学士,对南安的文化教育起了推动作用。唐贞元八年(792),南安诗山人欧阳詹首登八闽甲第,得进士第二名。与韩愈、李观同科,时称“龙虎榜”。他的登科鼓舞和推动了福建的文化教育。晚唐时王审父子在南安设招贤院,一时名士云集。宋代朱熹在南安九日山书院讲学,影响尤著。南安先后登进士第共296人(文268人,武28人);明清两朝考中举人835人(文630人、武205人)。在乡试、会试和殿试时,中状元、会元、榜眼、探花、传胪、解元者比比皆是。入仕后封王封侯以及委以大学士、尚书、御史、翰林、巡按、布政使、府尹、县令者皆有。历史上南安教育昌盛繁荣,孕育出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及李贽等杰出人物。
民国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南安教育事业出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国18年至 21年(1929~1932)间,在军阀陈国辉统治时期,南安设立诗淘淘码鹏教育委员会,推行改造私塾办新学制小学;除了地方军阀摊派与募资相结合解决教育经费外,海外爱国华侨汇款在家乡办教育也蔚然成风。短短四年时间,全县小学猛增至205所,新建校舍90所。至民国27年(1938),全县小学增到260余所,其中大部分是私立的。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陷金属,沿海城市的学校纷纷内迁,有11所中学(含分校)在南安布局上课,南安的中等教育出现非常时期的繁荣,入学生数激增。由于抗日救亡情绪的高涨,战时艰苦生产的磨练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学校出色的工作,使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得到很好的教育、锻炼,成为此后几十年间的社会中坚力量。抗战胜利前后,内迁校复返,南安华侨和广大群众,在内迁校址集资创办新校,使中等教育保持稳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群众翻身成了主人,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和海外侨胞的热心支持,使南安的教育事业出现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经四十年的努力,实现了无文盲县,全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有6个乡镇普及初中义务教育。至1988年,全县有小学426所,为1949年203所的2倍多,而且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和学生人人有课桌椅。中学有完中15、初中31、职业高中9所,(包括普通中学兼设职教班6所)。幼儿园183所(县办实验幼儿园2所)。小学教职员工9833人,为1949年1267人的8倍。在校中、小学生数179196人,为1949年29321人的6倍多。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98人。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8年的11年间,考入大专院校4084人,中专4863人,共8947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量人才。
南安是著名侨乡,侨胞对家乡教育事业十分关注。从废科举兴新学开始,华侨倾注心力财力,在桑梓兴办学校,成为南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确贯彻华侨政策,提高华侨爱国爱乡积极性,全县80%的学校接受侨资捐助。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华侨捐资办学褒奖办法,截至1989年,南安获金质奖章80枚、银质奖章46枚、铜质奖章134枚。侨胞捐资办学进入一个全盛时代。
2021年,全市拥有幼儿园315所,在园幼儿67945人;普通小学287所,在校学生145353人;普通中学67所,在校学生79981人;职业中专5所,在校学生106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13人。2021年幼儿园新生8027人;小学新生27214人;初一新生20279人;高一新生8740人。[6]
2021年,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4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1件;现有1家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3家泉州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泉州级企业技术中心。
火力发电厂
2021年,九日山、安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完成溪美贵峰村和罗东潭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建设;开展多场次送戏下乡及传统布袋戏进校园公益演出活动。
2021年,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133个,病床数6911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614人,其中职业(助理)医师1412人。乡镇卫生院覆盖率为100%。
2021年,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各级别各类比赛中共获48枚金牌(冠军)、36枚银牌、48枚铜牌,其中:东京奥运会上,由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李发彬、黄东萍斩获2枚金牌。举办承办“海丝之旅匹克体育”杯全国中老年篮球邀请赛、2021年全国皮划艇激励回旋春季冠军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资格赛、福建南安“石利矿业杯”第三届汽车场地越野全国精英挑战赛等大型赛事。荣获全省首个奥运冠军之城、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称号。[6]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06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921元,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43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11元,增长10.8%。
2021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96万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1.4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88.0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71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65万人。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4.8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61%,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04%。
2021年,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11座,垃圾中转站33座。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92.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9.92%;森林覆盖率达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