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管鼻蝠

白腹管鼻蝠

动物界
中文学名 白腹管鼻蝠
蝙蝠科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编号: 237
拉丁目名: CHIROPTERA
中文目名: 翼手目
中文科名: 蝙蝠科
拉丁科名: Vespertilionidae
中文属名: 管鼻蝠属
拉丁属名: Murina
拉丁种名: leucogaster
定名人: Milne-Edwards
年代: 1872
中文名: 白腹管鼻蝠
原始文献: Rech. H.N. Mamm., 252, pl.37b, fig,1
模式产地: 四川宝兴 (Baoxing, Sichuan)

形态特征

外形 白腹管鼻蝠体型较小,前臂长40余mm,双翼展开250 mm左右,雄性略小于雌性。鼻孔四周延长,向左右两侧突出,略似一分叉的短管,两管左右孔之间距离为4 mm左右。耳长略大于耳宽,耳廓顶端钝圆;耳屏尖长而直,基部较宽,前缘平直,后缘呈波状。第5掌骨略长于第4掌骨,而指骨近等长。距和距缘膜细长。尾端突出股间膜部分约3 mm。全身被以细长浓密而柔软的毛,后背的毛可长达13 mm。肱股间膜、股间膜及足、趾背面均被有细而密的长毛。雄性的阴茎短粗而弯曲,长4~5 mm,直径1.5~2 mm。上腭有腭褶7条。

毛色 白腹管鼻蝠体为灰棕色,腹部色浅,吻鼻部、面颊和下颌为暗褐色。体毛呈波状,头、体背面的毛常结成毛栉;毛的下半部黑褐色,向外为淡棕色,端部为灰棕色。翼膜为浅灰褐色。

头骨 白腹管鼻蝠脑颅和吻部均较狭长,吻背中央具纵向深凹,眶间隔较宽,无眶后突,颧弓直而宽扁,矢状嵴与人字嵴发达。脑颅前半部高圆,后半部向后缓缓降低,后外侧部分急剧降低,使后半部的中央部分成三角形突起。

牙齿 白腹管鼻蝠的齿式为:2.1.2.3./3.1. 2.3.=34。上颌门齿的内面另具1小尖;2门齿长短相近,内门齿略短于外门齿,外门齿略细于内门齿。犬齿不太发达,其齿冠与第2前臼齿几近等高。第l前臼齿高于臼齿,其高度相当于第2前臼齿齿高之半。第1、2臼齿正常。第3臼齿前后窄、左右宽,呈片状,仅具2个明显的尖,大小只为前枚臼齿的1/3。下颌正中2枚门齿并列,外侧门齿齿冠一部分入内侧门齿之后。第1枚前臼齿稍高于犬齿之半,低于臼齿。第2前臼齿与第1臼齿等高。最后1枚臼齿后外尖退化,其大小仅为第2臼齿的1/2。

生活习性

白腹管鼻蝠栖居于山洞内,夜晚飞出捕食昆虫。但在北京地区夏季未见,入冬来到本地,冬眠时进入较大山洞,在距洞口10米左右深处,洞内温度为5℃~8.5℃;有的单只以后肢的钩爪悬挂于洞顶岩石上,双前臂在两侧抱住头,尾向后腹面包卷着,整个身体呈毛绒球状;有的单只头朝外向下伏在小岩坑内;也有3~5只挤在一起倒挂在岩壁上;亦有20余只、50余只、100余只以覆瓦状倒挂叠在一起或挂于高处洞顶;体表温度与洞内温度一致,在洞内温度为5℃时,白腹管鼻蝠的体表温度也为5℃,当洞内温度为8.8℃时,白腹管鼻蝠群体内温度也为8.8℃;在温度为12℃的洞深处没有冬眠的白腹管鼻蝠。白腹管鼻蝠在冬眠时处于麻痹状态,但被捉到时可活动,温度在8℃以上时可发出吱吱叫声。

分布地区

国内分布: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四川, 福建, 西藏

鉴别特征

白腹管鼻蝠体型较小,前臂长40余mm,鼻孔四周延长呈短管状,背毛细软而长,体背面灰棕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