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村为清水镇辖村,位于镇西南通往百花山的路边,属清水河上游南侧支流的区域。金代时形成村落,原名“南峪”。然而,清末的一场大火,使村舍付之一炬。后来,村民们迁到现在这里重建家园。现在的村名是因为在村西原有七层白塔一座,此塔临河,所以得名“塔河”。
塔河村北接梁家铺,西连龙王,南黄塔,东侧与黄安隔河相望,村域面1186.41公顷,村庄面积8.76公顷。
塔河村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000多米,均为山地。这里是一个山清水秀十分优美的山村,五一以后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如同一个花的世界,河道里的山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息,村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是旅游休闲最美的地方。
水库位于塔河村的上村头,有2860米的水面,水库里的鱼鲜嫩可口,味道鲜美,没有任何污染。水库四面各种果木树绿色成荫,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如核桃、大红杏、李子、大枣各种果品应有尽有,游客可以尽情的采摘。塔河村是一个大山会说话,大树会招手、水会唱歌的美丽小山村。
塔河村属低山河谷地貌,海拔630-840米,气温偏低,农田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植被为荆条、酸枣、黄栌、灌丛。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经济以农林业为主,果园三百多亩,人工林三百多亩。
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塔河村挺进军司令部与马栏村的挺进军司令部有着直接的关联。1940年,马栏挺进军司令部被日军轰炸,挺进军司令部和军政委员会迁至塔河村。
司令部旧址位于塔河村94号,是一个二进不规则四合院,坐西朝东,前院为三合院,后院为四合院。建筑均为硬山调大脊,板瓦合瓦,有勾头滴水,正房门心板饰以雕花,墙腿石饰以雕刻精美花卉。
冀热察军政委员会旧址[1]
1939年1月下旬,由萧克、宋时轮、邓华、伍晋南、马辉之组建成了冀热察军政委员会,萧克任主席,统一指挥并领导冀热察党政军工作。
军政委员会旧址是塔河村最精美的清代建筑。大门开在北侧,内部为三个互通又相对独立的院落,分为北院、南院和西院,所有建筑均为硬山式,板瓦,方砖铺地。北院大门在东北角,西房面阔三间,三级踏步,东房形同西房,南北厢房各两间。南院与北院平行,西房三间,三级踏步。东房形同西房,南北厢房各两间,北房门窗已改造。西院在南院西侧,院门在北侧,东房与西房相同,南北房各两间。老宅依然保存得比较完整。
1996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冀热察军政委员会旧址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塔河村近几年经济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纵观近五年的数据,塔河村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自2004年至2008年的5年间,塔河村第一产业经济收入呈发展萎缩趋势,从2004年的63.2万元减少至2008年的60.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增长迅猛,从2004年的186.1万元增加至到2008年的305.3万元。在第三产业收入中,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业、商饮业发展平稳,以2008年为例,第三产业中服务业收入为164万元,商饮业62.2万元,交通运输业79.1万元。
2008年塔河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收入为60.3万元,占总收入的14.8%。第二产业总收入为42.4元,占总收入的10.4%。第三产业总收入为305.3万元,占总收入的74.8%。塔河村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8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