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Auxis tapeionosoma Bleeker
英文名: round mackerel
俗名: 黑洋包、炸弹鱼
纲目: 金枪鱼科
编号: | 8217 |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鲈形目 |
中文科名: | 金枪鱼科 |
拉丁科名: | Thunnidae |
中文亚科: | 舵鲣亚科 |
拉丁亚科: | Auxidinae |
中文属名: | 舵鲣属 |
拉丁属名: | Auxis |
拉丁种名: | rochei |
定名人: | (Risso) |
年代: | 1810 |
中文名: | 圆舵鲣 |
ogenus: | Scomber |
原始文献: | Ichthyologie de Nice, ou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du departement des Alpes Maritimes.:165 |
模式产地: | 法国尼斯 |
俗名: | 圆花鲣,棱氏舵鲣 |
国内分布: | 台湾基隆,苏澳近海 |
资料来源: | 台湾鱼类志:555 |
编号: | 8217 |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鲈形目 |
中文科名: | 金枪鱼科 |
拉丁科名: | Thunnidae |
中文亚科: | 舵鲣亚科 |
拉丁亚科: | Auxidinae |
中文属名: | 舵鲣属 |
拉丁属名: | Auxis |
拉丁种名: | rochei |
定名人: | (Risso) |
年代: | 1810 |
中文名: | 圆舵鲣 |
ogenus: | Scomber |
原始文献: | Ichthyologie de Nice, ou 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du departement des Alpes Maritimes.:165 |
模式产地: | 法国尼斯 |
俗名: | 圆花鲣,棱氏舵鲣 |
国内分布: | 台湾基隆,苏澳近海 |
资料来源: | 台湾鱼类志:555 |
本鱼体呈纺锤型,横切面近圆形,两背鳍相距甚远,第一背鳍以第一鳍棘最长,越往后越短。在第二背鳍后面有离鳍7至9枚,臀鳍后则有7枚。体背部黑棕色,腹部为浅灰色。最明显的特征乃在其胸甲向后延伸到接近侧线的终点,而在胸鳍后上方的胸甲上侧有一淡色区,上有许多虫形深色斑纹,背鳍硬棘9至12枚;背鳍软条10至13枚;臀鳍硬棘0枚;臀鳍软条12至14枚,体长可达50厘米。
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也是游钓鱼,因生食有中毒的危险,故需煮熟再食用,可做姜丝清汤或盐烧。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在热带和温带海域的沿岸及外海洄游,追吃鲐鱼和沙丁鱼。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及南海。海南岛沿岸产量较多。渔汛旺季为每年的2~7月份。
水深3至60米。
本鱼属于沿岸表层性的洄游性鱼类,常一大群出现,属于肉食性,以小鱼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