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讲师的彭晓辉,开出一门专业选修课《性生物学》,主讲课程为《人体组织解剖学》《动物及人体生理学》等。
彭晓辉(2)从1995年起,华中师范大学发展第一批素质教育选修课,彭晓辉把《性生物学》加入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的内容而扩展为《性科学概论》,面向全校非生物专业学生开放。
2000年,经华师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彭晓辉获得了性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资格。
2002年3月参加中国和瑞典合作的“中瑞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高级培训班”学习,取得瑞典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协会和北京大学分别颁发的结业证(中外通行)。
2002年11月应邀,代表中国性学会作为团长率领8人代表团到瑞典作学习和学术交流访问,获得瑞典性教育协会性教育熟练证书(欧美通行)
2007年,《性科学概论》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
2011年,由于其人类性学研究生彭露露求职中遇到困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性教育中专业教师的问题。
彭晓辉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香港注册)副秘书长、协会期刊《华人性研究》(美国注册)主编;亚洲大洋州性学联合会(香港注册)会员;
中国性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事、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会期刊《中国性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心理与性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生育调节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性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理事;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卫生学及性学评议专家;全国应用心理学(医学)专业教学与参考资料系列丛书审定委员会委员。
德国洪堡大学赫西菲尔德性学资料库(13个语言版本中)担任中本版指导和主译。
在性学研究领域完成了学术著作18部,其中独著、主编和副主编的著作是9部;翻译世界最大的人类性学网站“赫西菲尔德性学资料库”(德国洪堡大学)网络性学教程和文献资料达120多万字,并任该网站的中文版负责人;发表涉及性哲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生物学、性伦理学、性教育学等涵盖文理两个学科范畴的论文有50余篇,有的获得了中国性学会优秀论文奖。
彭晓辉《3D肉蒲团》看看也无妨
2011年4月22日,在彭晓辉的《人类性学》课程上,一个女生问:“彭老师,你会去看香港上映的《3D肉蒲团》吗?”彭晓辉回答:“从学术的角度,看看无妨。”并且接着阐释,“古代性小说其实也是性学的研究范围,而拍成电影的《3D肉蒲团》则纯粹属于性消费。底层大众在生活资料的获得方面处于弱势,在性资源的获得上也会因为贫富差距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那么,“挂眼科”消费这种虚拟的性资源是一个弥补,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归根结底,“性”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问题。”
遭遇性侵犯女性应主动递上避孕套
2011年5月10日晚,彭晓辉在《性与人际交往》的讲座上回答一个女生关于“男性处女情结”时,他说:“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面临性侵犯的时候,能及时递上避孕套,那是保护女性免受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最后一道屏障。”引起讲座现场和网络媒体的口诛笔伐,唇枪舌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