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原料为山间常见的一种鼠麴草,于春初农历二三月间长出嫩芽。当地人民俗称毛香,常三五成群出外采摘新长出来的嫩芽回来食用。用毛香嫩茎叶,米粉或面粉以及腊肉,做成墨绿色的毛香粑,口感咸香软糯,风味独特。
经查证,实为 鼠麴草(又称鼠曲),在安庆地区细叶的称为水曲,宽叶的称为毛香
1、新采的新鲜毛香,洗净。
2、将洗净后的毛香,通过绞碎机碾磨成稠糊状,也可以用布包好,用捶打的方式,制成稠糊状;直接揉碎也可。
3、将捶打好的毛香,和炒熟的碎腊肉一起入米粉或面粉和匀。粉菜比例可视个人喜好而定。
4、直接从面团上掐下适当大小的小面团,可做成各种不同形状,也可以加馅料制成类似包子之类的食物,上蒸笼或烤箱皆可。
5、大火蒸上半个小时即可。
毛香粑 ,口感独特,味鲜色美,为皖南(安庆、黄山、六安)地区特产。每年农历三月三,相传是三巴节。唐人 李白《宣城见牡丹花》诗中尚有“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日忆三巴。”之说。但年深日久,节日习俗也逐渐没落。其他与三巴节相关的事情也已经湮没不闻,而今只剩下吃毛香粑这一个习俗。
直到今日,在皖南大别山区(发音似:麻香粑)三月三毛香粑的习俗还一直被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