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中文名 太子太师
简介 中国封建时期官职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官名。西晋始置。汉、魏东宫师保,只置太子太傅、少傅。晋武帝咸宁中,备六傅之职,加置太师、少师、太保、少保。因避司马师讳,太师缺笔作太帅。南朝不置,北魏复置,以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为东宫三太,正二品。北齐沿置,称三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隋、唐沿置,隋为正二品,唐为从一品,宋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作为加官,只授给宰相相官未至仆射者与致仕的枢密使,实非东宫官。辽南面朝官,金海陵王天德四年(1152)起,都有太子三师、太少。元不常置。明初以朝臣兼东宫师傅。成祖后,太子三师、三少只用为兼官、加官、赠官。清同明制。

相关区别

少傅

官名。古代帝王的辅佐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从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辅导太子的宫官。春秋时齐国设置。齐灵公以高厚为太子牙的“傅”,夙沙卫为“少傅”。见《左传·襄公十九年》。西汉时宫官设太子大傅、太子少傅。

太傅

中国古代职官。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傅,朝鲜王朝改称大傅

太保

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史载殷王太甲以伊尹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为太保。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少保

官名。(1)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宫官。西晋后,历代多沿置。(2)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从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少师  

周代置,为三公的辅官,后逐渐成为虚衔,用于加封重臣。从一品官。

著名太师

姜太公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太公是齐国的创建者,周文王图商、武王克殷的主谋、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齐文化的奠基者,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均尊崇其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认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董卓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割据西凉,后兵占京都。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司徒王允设离间计,使董卓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

庞籍

庞籍(988年—1063年4月7日),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田园贫宰相 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 。 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李时

李时(公元1471—1538年),字宗易,号序庵。鄚州南关人。生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人邑庠生。

八年(公元1495年)中举人,十五年(公元1502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为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  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历任侍读,右谕德。正德十六年春,皇帝朱厚照崩。因其无嗣,在讨论由谁继位时,李时首倡“兄终弟继之议”,被孝慈皇太后及大学士杨迁和采纳,决定由兴献王长子朱厚聪继承皇位,继位后改年号为嘉靖。他的继位,李时有拥戴之功。

嘉靖帝登基后,对李时“甚嘉之”,立即提升他为讲官,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又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晋升礼部尚书。嘉靖皇帝不满于前朝旧的典礼制度,想裁定修改,所建立的各种典礼制度,多出李时之手。嘉靖皇帝喜欢李时的谦虚、谨慎、恭顺,赐给他一枚银章,上镌“忠敏安慎”四字,让他用来密封重要的奏疏。近臣们见到盖有这种印章的奏疏必须随时呈报,不得耽搁。

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五月到十年(公元1531年)三月,李时受命主持分别在北京的南、北、东、西四郊建天、地、日、月四坛。四座郊坛建成后,皇帝对李时进行封赏,授予他太子太保的职衔。嘉靖十年八月,主管议礼的阁臣桂萼病卒。九月,皇帝命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成为内阁重臣。当时阁臣只有翟銮和李时。李时入阁虽晚,但由于他有太子太保的尊衔,地位反而高于翟銮。不过翟銮处事谨慎,与世无争,二人相处较好。此后,皇帝经常召见李时,咨询或谋划政务。

嘉靖十二年(公元1753年),阁臣中只剩下李时一人。他素来宽平,此时更加安静。皇帝经常在便殿召李时咨询,虽无大的匡扶朝廷论策,但他的议论忠厚,朝廷众臣均称其贤。一次,李时陪同嘉靖帝去(昌平)拜谒皇陵,途经沙河暂住,李时与皇帝在御帐中彻夜长谈,议论历朝训录。谈话中皇帝再三对他鼓励慰劳,并说:“卿侍从颇劳,后有语可立对。”到陵寝、见周围百姓很少,箫条冷落。嘉靖皇帝悲怆地说:“七陵在此,宜加守护。”李时对答:“若于昌平增一总兵,可南卫京师,北护陵寝。”回朝后,皇帝让大臣讨论李时建议。最后决定在沙河筑巩华城,派兵驻守。李时虽总揽朝纲,但他处世宽平仁厚,凡事以安定为本,对己严而对人宽,使朝廷众臣相互团结、尽心效力。嘉靖帝对他也愈加信赖,凡有所请,如祭祀圣祠、确定储位(立太子)等事关国体的大事,都予依从。李时因而也一次次得到升迁。先加少傅衔,又晋封太子太师,兼任吏部尚书,最后升华盖殿大学士。

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李时奉命回籍探望,了解民情,做了几件有益于地方的事:

第一件是督促新任知县王齐修篡了任丘历史上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县志。

第二件是鼓励知县王齐开挖镜河,并捐重资帮助施工。完工后,李时很高兴,写《镜河记》一篇以记此事。

第三件事是修建“珍谟书院”和“珍谟亭”。李时回乡探亲,在县城内买了一块地,利用皇帝历年所赐银两,自行投资建造一所书院,内建一亭,收藏嘉靖皇帝历年赐给他的书信和墨宝。他还上书皇帝,请求为亭、院赐名。珍谟书院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八月动工修建,十四年九月落成,院址在城西北角的“书院街”,占地20余亩。珍谟书院不仅为任丘培养了众多人才,也是当时任丘的著名景观。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二月,李时病逝,年六十七岁。朝廷追赠为太傅,谥号文康。谕祭九坛,赐葬礼。葬于孝义山莹。

严嵩

严嵩(1480-1565)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官职终结

雍正到了清代雍正朝目睹了康熙废立太子和诸皇子争储斗争的雍正,深知建储一事如不妥善解决,清朝政权将永无宁日。因此,他在登基不久的雍正元年(1723年)便创建了"秘密建储"制度。方法是:由皇帝宣布太子人选已定,但不公开其名,只将其名写于密诏;密诏一式两份,一份带在身边,一份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间宝座上方的"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顾命大臣会同廷臣核看两份密诏,并拥戴密诏内所定皇子为皇帝。"秘密建储"是皇位继承制度上的一个有特色的突破,它否定了两千多年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扩大了选任范围,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争权过程中的骨肉相残,有利于皇族内部的稳定,以更好地管理家天下。这种立储方式被清朝统治者奉为"建储家法"。乾隆、嘉庆、道光三帝皆因循其则。但是咸丰皇帝死的时候,其子尚幼,故仍然采取了"临终托孤"的办法;载淳(同治)、载湉(光绪)二帝均无子嗣,无储可立;溥仪(宣统)也是慈禧临终指定的。未及亲政,清朝就覆亡了,因此,从咸丰起,"秘密建储"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由此可知,清朝秘密立太子的制度,让太子太师等职位无用武之地,渐渐的从实职转变为对去世重臣的一种追赠手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