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罗衣一点也不素,从她的文字,我们看到她的明媚鲜妍。
她有一颗诗意的心,加上扎实的古典诗词功底,让她的文字,随处可见诗词般优美的意境。她写老街“傍晚的时候,老街漏风的嘴边,衔着一枚落日,像只刚刚烤熟的蛋黄。在这里,连黄昏也是倾斜的,夕阳踩在屋顶上,脚步歪歪扭扭”。几句话就勾勒出一幅乡村黄昏图。她写牛像清晨草尖的露珠一样鲜活:“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踮着脚尖在水面打旋儿,牛儿们便被白鹭唤醒了。醒来的牛群,一耸鼻子,就闻见了太阳岛上送过来的青草味,一蓬一蓬的。”甚至写外婆梳头,也是那么诗意:“她坐在早上初升的阳光里,脖子完成一个好看的锐角,脚边有大黑狗在懒洋洋地打瞌睡,树上有鸟儿啾啾地叫着,叫声不大不小,刚好可以唤醒春天。她匀速地梳着那头纷披的长发,像燕子在梳理田边一棵临水照影的柳树。”
她的语言精准、生动,句句传神,显示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语言控制力。她写雨“每一根线条都是直的,钢绳一样,齐刷刷扎到地里去。地的那一头仿佛无数人在与天空拔河,咬牙切齿地拽着,扯着,要把天空拉下来”。一边是“扎”,一边是“拔”,两个字就让人如置身于暴雨如泄的天地间。她写一个女人腰身“比风中的丝瓜藤还活泼”,一句话就把这个爱美、爱现的女人活灵活现地送到读者的眼前。
素罗衣通过自己的笔,营建了一个现实生活之上的、独立而自足的精神世界。她的散文里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生动的感知、思考和热爱。丰沛的情感和真实细节的交融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2]
素罗衣,女,蜀人,生于七十年代,喜欢文字,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文艺报》《长城》《芳草》等。
第一辑 芳菲令
初识一瓣香
这是玉兰,这是悲欢
春深似海
桃花如诉
紫荆花,你站在我的虚构里
春山如笑
四月并不残忍
梨花无言
你的命运不是风
樱花女子
念亲恩
大众情人栀子花
断墙春色
第二辑 调笑令
沿着雨水抵达城市的内心
一次小声的辩驳
关不上的窗
像狗一样爱你
朋友,距离
说夜来香,或朋友
蛐蛐,蛐蛐
文章的化妆术
因情造文,以气驭文
相鼠
只要爱
见不得天
女人的长发与性象征
……
第三辑 倾杯令
第四辑 关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