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专家赵温才,加权国际创始人兼总裁,《中国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精品课程开创者,国际劳工组认证创新创业培训师,武汉市创业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 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大学期间发明的“自来水瞬时加热技术”获14万元专利转让费,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代表作“指纹式司机酒后禁驾系统”获2000万元巨额投资;大学期间先后有9项国家专利,被媒体尊称为“发明疯子”;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大学生创业典范”。其本人有十年专利项目产业化研究与运营经验,擅长创新方法研究与培训、专利项目诊断与改良策划、专利项目商业模式策划、热心辅导初创企业或大学生创业团队。
《创新荟萃》、《中国创新教育第一品牌创业史》、《优秀专利创业项目精选》、《谈金点子的产生技法》、《论专利如何转化为财富》、《以真实案例解析大学生创业方法》等。
曾多次受武汉人民广播电台邀请,通过电波为创业青年分享创业与创新经验。他的创新创业事迹入选《团中央《身影》栏目》、《大学生创业案例》、《创业训练营》等书籍。并担任洪山区创业办特聘创业导师、武汉市政府创业天使导师团创业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毕节市驻武汉招商局副局长、贵州省仁怀团市委驻汉团工委书记等。
曾受邀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一中等50多所高校和中学为学生讲授创新方法和创业知识、举办讲座近500场,辅导创业团队多达150支。
曾参与捐款为贵州贫困山区修路,被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教育厅等5家厅级单位联合评为“优秀春晖使者”。
“瓜果自动去皮装置”、“矿物快速检测仪”、”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能测试瓦斯浓度的矿井用安全帽”等。
赵温才,出生于贵州一个农村家庭。小学时他就喜欢用泥巴做一些玩具车、坦克等模型;到了中学,这种“嗜好”便转移到电器上,家里的收录机、电视机被他拆了装、装了又拆,因此他被家人视为“败家子”。2003年,赵温才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虽然没能读上第一志愿“机电专业”,但他没放弃自己的兴趣。
宿舍成了他的发明“实验室”,一间约50平方米的房间里,两张书桌上摆满了焊丝、芯片、电钻等各种实验器材和科研书籍,墙壁四周则贴满了最新的专利发明信息。
大一时,赵温才发明了一个可自动加热的节水龙头,并获得国家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4年下来,他相继发明“瓜果自动去皮装置”、“矿物快速检测仪”、“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能测试瓦斯浓度的矿井用安全帽”等,获得9项国家专利。
谈到这些专利发明的灵感来源,赵温才说,一切源于生活。他有个和大多数男生不同的爱好——逛商场。“最喜欢到电器专柜观察那些新科技产品”。
大二暑假时,他曾目睹一起车祸。一名妇女过马路时,由于发短信入迷而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小汽车当场撞死。站在惨祸现场,他突然想到:“如果有一种带语音提示功能的交通灯,这场车祸也许就能避免。”为此,他多次访问交管部门、司机及路人,得到充分肯定后,他便一头扎进了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的研制工作,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成了常事。灯盘模型的研制费用最低需要1000多元,他掏光当月的生活费,之后半个月全靠馒头充饥。
2005年12月,这项研究获得国家专利。专家点评,这种交通灯对于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科学实用价值。 一些看来不可思议的想法,常常成为赵温才研究的课题,好多同学笑他是个“疯子”。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赵温才在学校经常帮助那些喜爱创新的低年级同学。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因为不了解知识产权或缺少必要条件,有创意的想法往往无法转化为专利产品;或者因为找不到可靠的平台,专利永远都是一纸证书,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创办一家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呢?”还在上大二的赵温才第一次有了创业的想法。既然是搞创新,那就要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在一个博士生朋友的帮助下,赵温才自学了《专利法》等相关知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创业,需要学会如何适应未来商业社会的各种游戏规则、如何适应团队合作的运行方式、如何解决市场开发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进入大四,大多数同学都忙着准备考研或找工作。赵温才学的资源勘查工程是紧缺专业,原本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他放弃了直接就业和保研的机会,和张善明、李州木等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筹办公司的事上。
恰好赵温才的一项专利发明“液态水瞬时加热技术”,以14万元的高价转让给商家。人生的第一桶金,为创办公司奠定了资金基础。临近毕业,赵温才与合伙人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武汉加权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服务范围为创意指导、科技发明优化设计、专利代理及转化经纪。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几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毅力。目前,公司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已指导在校大学生成功申报国家专利156项,其中有数项专利正在跟开发商洽谈转化事宜;开展讲座培训上万人次,在武汉高校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
灵感使赵温才成为一个专利发明大户,而专利发明又促使他成功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当今高校,一个学生拥有一到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已不新鲜,而这其中社会效益较大的专利往往成为学生创业的重要出路;第一,他们出让专利获得可观的转让费,另辟创业之路;第二,他们以专利为核心技术,构建团队自主创业或以专利入股的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进行创业,赵温才属于前一种。(摘自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23日 第8版)
相关荣誉及报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