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人工晶体》创刊。
1989年第二期起,该刊更名为《人工晶体学报》。
2002年,该刊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13年,该刊变更为月刊。[2]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人工晶体学报》主要报道中国在人工合成晶体材料、低维晶态材料、人工微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结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合成与生长、结构与性能表征、器件组装及合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开发成果,同时介绍中国国内外相关方向的发展动态和学术交流活动等。[1]
《人工晶体学报》设综合评述、信息、快报、技术交流、新消息、研究快报、科技信息、问题讨论等栏目。[4]
据2019年9月《人工晶体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人工晶体学报》编委会有顾问委员17人、编委39人、青年编委48人。[3]
顾问委员 | 吴以成 | 洪茂椿 | 屠海令 | 郝跃 | 田永君 | 韩杰才 |
杨德仁 | 王占国 | 王静康 | 李龙土 | 胡少勤 | 罗豪甦 | |
王国富 | 殷绍唐 | 张伟儒 | 黄存新 | 李云飞 | ---- | |
编委 | 陈建荣 | 陈红兵 | 陈洪建 | 陈小龙 | 陈延峰 | 陈振强 |
丁雨憧 | 杭寅 | 孔勇发 | 刘冰冰 | 李成明 | 李国强 | |
李强 | 李如康 | 林哲帅 | 龙西法 | 牛智川 | 齐红基 | |
秦来顺 | 任国浩 | 隋展 | 孙军 | 王皓 | 王继扬 | |
徐家跃 | 徐军 | 徐科 | 徐现刚 | 徐永宽 | 薛冬峰 | |
杨春晖 | 杨宇 | 于浩海 | 张保平 | 张庆礼 | 章健 | |
郑丽丽 | 钟玖平 | 朱嘉琦 | ---- | ---- | ---- | |
青年编委 | 陈俊锋 | 陈昆峰 | 程红娟 | 丁栋舟 | 丁守军 | 窦仁勤 |
何超 | 贾志泰 | 康彬 | 李江 | 梁风 | 刘波 | |
刘金龙 | 刘军 | 刘学超 | 刘阳 | 芦红 | 潘明艳 | |
彭同华 | 任国强 | 宋波 | 孙丛婷 | 孙剑锋 | 王海丽 | |
王蕾 | 王善朋 | 王涛 | 王燕 | 魏钦华 | 吴亮 | |
吴云涛 | 徐民 | 徐晓东 | 徐亚东 | 徐应强 | 阎文博 | |
姚明光 | 杨金凤 | 杨帆 | 杨志华 | 俞洪伟 | 张兵 | |
张方方 | 张沛雄 | 张星 | 张育新 | 赵刚 | 郑丽和 |
顾问委员 | 吴以成 | 洪茂椿 | 屠海令 | 郝跃 | 田永君 | 韩杰才 |
杨德仁 | 王占国 | 王静康 | 李龙土 | 胡少勤 | 罗豪甦 | |
王国富 | 殷绍唐 | 张伟儒 | 黄存新 | 李云飞 | ---- | |
编委 | 陈建荣 | 陈红兵 | 陈洪建 | 陈小龙 | 陈延峰 | 陈振强 |
丁雨憧 | 杭寅 | 孔勇发 | 刘冰冰 | 李成明 | 李国强 | |
李强 | 李如康 | 林哲帅 | 龙西法 | 牛智川 | 齐红基 | |
秦来顺 | 任国浩 | 隋展 | 孙军 | 王皓 | 王继扬 | |
徐家跃 | 徐军 | 徐科 | 徐现刚 | 徐永宽 | 薛冬峰 | |
杨春晖 | 杨宇 | 于浩海 | 张保平 | 张庆礼 | 章健 | |
郑丽丽 | 钟玖平 | 朱嘉琦 | ---- | ---- | ---- | |
青年编委 | 陈俊锋 | 陈昆峰 | 程红娟 | 丁栋舟 | 丁守军 | 窦仁勤 |
何超 | 贾志泰 | 康彬 | 李江 | 梁风 | 刘波 | |
刘金龙 | 刘军 | 刘学超 | 刘阳 | 芦红 | 潘明艳 | |
彭同华 | 任国强 | 宋波 | 孙丛婷 | 孙剑锋 | 王海丽 | |
王蕾 | 王善朋 | 王涛 | 王燕 | 魏钦华 | 吴亮 | |
吴云涛 | 徐民 | 徐晓东 | 徐亚东 | 徐应强 | 阎文博 | |
姚明光 | 杨金凤 | 杨帆 | 杨志华 | 俞洪伟 | 张兵 | |
张方方 | 张沛雄 | 张星 | 张育新 | 赵刚 | 郑丽和 |
据2019年9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人工晶体学报》共出版文献10778篇。[2]
据2019年9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人工晶体学报》载文量为8124篇。[4]
据2019年9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人工晶体学报》总被下载1527646次、总被引37710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09、(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4。。[2]
据2019年9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人工晶体学报》载文量为8124篇、被引量为29900次、下载量为 305215次、基金论文量为5521篇;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人工晶体学报》影响因子为0.5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570名。[4]
《人工晶体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化学类),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1][2]
《人工晶体学报》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2)等奖,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1][2]
《人工晶体学报》始终坚持“让中国晶体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中国晶体”为己任,坚持“学术立刊、品牌强刊”的发展方针,积极参与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展示人工晶体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和发现人才,推动中国人工晶体材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