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精装: 3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7497677, 780749767X
条形码: 9787807497677
尺寸: 28 x 20.4 x 0.6 cm
重量: 181 g
米海鹏,1977年生,陕西成阳人。东京中国书画院暨在日中国书画篆刻家联盟常务理事,在日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西中山书画院特聘画家。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国画系,2001年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学历,2007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现代艺术。
《学国画(菊花)》内容简介:菊为花中隐逸之士,向来寄托了传统文人士大夫清高冷峻、脱尘绝俗的理想。自古文人就将“松”、“竹”、“兰”等植物写入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以喻其心志,表其意趣。宋欧阳修赞其“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隐居之处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人之境。 历代画菊大师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蒲华、齐白石、潘天寿等,画风各异,格调之高古,无不生动之至,感情至深,赏读他们的作品能清心意、养性情,更能振奋精神。这正是中国画魅力所在,我们一定要努力继承,不断实践进而发扬光大。
前言
花的基本画法
花的基本结构
双钩法画花
写意法画花
花蕊的画法
花蒂的画法
黄色菊花的画法
红色菊花的画法
花的各种姿态
叶的画法
花叶的画法
叶的着色要点
《学国画:菊花》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插图:
菊为花中隐逸之士,向来寄托了传统文人士大夫清高冷峻、脱尘绝俗的理想。自古文人就将“松”、“竹”、“兰”等植物写入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以喻其心志,表其意趣。宋欧阳修赞其“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隐居之处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人之境。
中国画崇尚的是写意精神,就是写胸中之意,把自己的感悟付之于笔端。历代大师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必须继承才能发扬。多看名家精品有利于眼界之提升,多画则熟能生巧,所以要画好就必须下一番临摹工夫,掌握其要领;其次应以自然为师,取法写生,寻其变化;而后以心灵为师,可随心所欲,任意创作。此三者缺一不可。先以名家之精作进行一番认真仔细的临摹,掌握其笔墨、造型、构图等要素。起先可取其局部作临摹,以解决笔墨之需,进而由局部扩展至全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琢磨其精华所在,若能得其法则,认识理解掌握之,其能力定当有所大进,并成效可见。临摹对于学习中国画非常必要,但是临摹只是手段之一,不能看成目的,而最终将以所学之笔墨有效运用到其创作之中,其间应结合写生,了解掌握物象之生长规律及特征,自然界范本之广,内容之丰富,可任由你生发之,于写生中求其变化,使物象夸张、变形,即艺术加工,使之得以提升更有美感。要尽取舍之能,以描写物象表达画者心声,发挥其超脱之想象空间为要,达其性情,以表其意,先工而后写,先形而后神。凡画先求其共性,而后求其个性。先有规矩再破其规矩,即有法之极归于无法。
历代画菊大师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蒲华、齐白石、潘天寿等,画风各异,格调之高古,无不生动之至,感情至深,赏读他们的作品能清心意、养性情,更能振奋精神。这正是中国画魅力所在,我们一定要努力继承,不断实践进而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