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富,山东龙口人。195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留系任教,从事元史研究。1980年,调安徽大学历史系任教,从事徽学研究。1993年,创办安徽大学徽州学研究所,任所长。现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顾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徽学学会顾问。
赵华富教授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从事元史研究。1980年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任教。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1993年赵华富教授创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所(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前身),并任所长。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不计名利,勤于钻研,默默奉献,在徽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早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时,赵华富教授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元代的经济。众所周知,经济的连续性很强,必须上溯宋,下联明。因此,很早就对徽商的辉煌成就有所了解。来到安大后,198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约瑟夫·莫克德谟特来安大从事学术活动,历史系领导指派赵华富教授为指导老师,陪同莫克德谟特先生先后来到安徽省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搜集徽学资料,并赴徽州开展学术调查,使赵华富教授对于徽学不但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兴趣越来越浓。
徽学内容十分丰富,研究什么比较好呢?学术研究选准方向十分重要,既不能全面开花,又不能东打一枪西打一枪。经过十年探索,他清楚认识到,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宗族社会。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风俗等都与宗族有内在联系。徽州世家大族是徽州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土壤。宗族研究是阐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关键。因此,他将宗族研究作为徽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从事学术研究,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奋力攀登学术高峰,力争撰写学术精品,立志成为第一流学术研究工作者。1981年,赵华富教授开始涉足徽学研究,并于1991年发表第一篇徽学论文——《论明清徽州社会的繁荣》(《东南文化》1991年第二期)。这篇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华文摘》(1991年第12期全文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学术园地”摘要刊登,并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5年,《从徽州宗族资料看宗族的基本特征》在《谱牒学研究》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发表。这篇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应。《新华文摘》1995年第12期转载,许多学术专著列为参考书目,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9年,《两驿集》由黄山书社出版,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2004年,《徽州宗族研究》作为安徽大学出版社重点图书出版。为了使这部专著达到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观点新,资料丰富、严谨扎实、体系科学,赵华富教授整整花了十三个春秋,约50万字的著作,校对工作就用了两年。这部专著在学术界反响很大。《博览群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十多个刊物和网站作了评论和介绍。在《徽州宗族研究》专家座谈会上,大家对此书作了充分肯定。专家们说,《徽州宗族研究》是“开山之作”、“集大成、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是“开创性”、原创性”、“腹地开掘”、“系统全面”、“资料详细”、“颇多新见”的专著,具有“广、深、细”三大特点。对徽学和明清史“都是一大贡献”,不仅“填补了自身研究的空白”,而且是打开了徽学研究的一把钥匙”。这部专著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徽州宗族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且现在还有一些遗存。因此,研究徽州宗族不但要使用历史学研究法,而且还必须采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法。赵华富教授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结合六步走”。所谓“三结合六步走”,就是历史文献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第一步,阅读文献资料,特别是谱牒资料。从1990年起,他先后跑了20多家图书馆和博物馆,如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北京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阅读文献数百部,摘录资料数百万字。第二步,社会调查。从1990年起,赵华富教授每年都到徽州农村住一二个月,十几年时间,足迹遍布原徽州一府六县,采访了数以百计的老人,搜集到大量珍贵谱牒、文书、文物和口碑资料,为徽州宗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个案研究。从1990年起,他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八个世家大族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发表了八篇宗族调查研究报告,使徽州宗族研究能够建立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之上。第四步,整体研究。研究徽学宗族不能只研究个案,那样必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行而上学的观点。因此,除了个案研究以外还必须进行整体宏观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徽州宗族的整体面貌,揭示徽州宗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发展规律。第五步,专题研究。为了使徽州宗族研究有一定深度,不停留于一般化,进行专题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从1990年起,他对徽州宗族的来源、形成、繁荣、发展、特征;对惠州宗族谱牒、祠堂、族产、族规家法;对徽州宗族教育、文化、风俗等,进行专题研究,搞清了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第六步,综合研究。2004年,赵华富教授编纂的《徽州宗族研究》出版。这部专著就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综合研究是阐明徽州宗族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建立书稿科学体系,加深研究力度,提高书稿水平,打造学术精品的重要一环。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劳动。仅仅选准方向、明确研究目标、选对研究方法,如果没有毅力,不肯下苦功,研究目标绝对不会达到的。徽州宗族研究工作之苦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坐冷板凳之苦。学术研究,无论是撰写论文,还是撰写专著,都不能求快,快是不会出精品的。因为,浩如烟海的徽学资料,要一句一句的看,一个一个字的抄。为了撰写〈〈徽州宗族研究〉〉,赵华富教授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坐了十几年冷板凳。二,农村调查之苦。赵华富教授曾对同行讲,在徽州农村进行宗族调查,年纪大的人干不了,年纪小的人不愿意干,非他莫属。因为这项工作很苦。徽州农村交通不便,从这个村到那个村,往往要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徽州农村风俗,多数家庭早餐不吃干粮只喝粥,在农民家里住和吃,接近中午往往饿得心发慌。三,经费不足之苦。20世纪末,安大科研经费非常少,徽学研究所成立,学校只给了800元经费。为了节省科研经费,必须把一元钱当作二元钱来用。赵华富教授去北京查阅徽学资料,虽然已年过花甲,但经常乘火车坐硬座往返。1991年在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因经费太少,只能住地下防空洞招待所,空气污浊,潮湿难忍。每天住宿费4元5角,住了两个多月,只花了二百多元。
创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所和徽学研究基地,是创业。创业必须不怕艰苦,奋力拼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或许就是赵华富教授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之中逐步迈向高峰的决定性因素吧。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赵华富教授的科研之路正是这句古诗的真实写照。
1、1993年全国徽学学术研讨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
2、1994年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
3、1995年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
4、1998年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
1、《两驿集》,黄山书社1999年版。
2、《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
3、《’95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8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关于元朝从事农业耕作的“驱口”之身份问题》,《史学月刊》1957年第8期。
2、《元代的“不兰奚”》,《文史哲》1958年第1期。
3、《为正确阐明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而斗争》,《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4、《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战争不具有反封建性质的同志提八个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
5、《解放台湾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文史哲》1958年第11期。
6、《论十三世纪初蒙古的社会性质》,《山东大学学报》1961年第2期。
7、《论忽必烈“行汉法”的原因》,《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8、《忽必烈以农为本的经济方针》,《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王祯和〈农书〉》,安徽《社联通讯》,1982年第23期。
10、《关于宋代客户和佃农的数量问题》,《安徽史学》1984年第5期。
11、《论明清徽州社会的繁荣》,《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12、《论徐福的籍贯和出海问题》,《中日关系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3、《论徽州宗族繁荣的原因》,《民俗研究》1993年第1期。
14、《歙县棠樾鲍氏宗族个案报告》,《江淮论坛》1993第2期。
15、《从徽州宗族资料看宗族的基本特征》,《谱牒学研究》第4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黟县南屏叶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徽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7、《徽州西递胡氏的繁盛》,《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
18、《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徽学研究论文集》(一),《徽州社会科学》增刊,非正式出版物。
19、《民国时期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调查报告》,《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0、《朱熹徽州行考辨》,《徽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1、《徽州文化的崛起和繁荣昌盛》,《长江文化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2、《释“台戏”》,《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23、《论徽州宗族祠堂》,《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4、《徽州宗族族规家法》,《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
25、《歙县呈坎前后罗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
26、《朱熹先世歙县故里考》,《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
27《宋元时期徽州族谱研究》,《元史论丛》第7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新安名族志〉编纂的背景和宗旨》,《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9、《徽州宗族祠堂的几个问题》,《’95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徽州宗族祠堂三论》,《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31、《徽州族谱数量大和善本多的原因》,《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2、《元代的新安理学家》,《学术界》1999年第3期。
33、《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诘问忽必烈“遵用汉法”时间考》,《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
34、《论元朝复合型的上层建筑》,《两驿集》,黄山书社1999年版。
35、《明代中期徽州宗族统治的强化》,《’98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徐福现象》,《徐福文化的思索》,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版。
37、《徽州谱牒在明代中期的发展变化》,《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8、《元代新安理学家弘扬朱子学的学术活动》,《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9、《祁门县渚口、伊坑、滩下、花城里倪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1、《关于徽州宗族制度的三个问题》,《安徽史学》2003年第2期。
42、《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3、《婺源县游山董氏宗族研究》,《徽学》第二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论大蒙古国对外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安大史学》第一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论当代徽学》,《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