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脚

李三脚

中文名 李小龙
职业 功夫
逝世日期 1973年7月20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李三脚

“李三脚”本来含有贬义,电影《唐山大兄》里,李小龙功夫精湛,武艺超群,在和对手搏斗时李小龙连续三次以闪电般的踢出了三脚,把对手踢翻在地,其踢腿姿势威猛,洒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香港媒体以“李三脚”对李小龙追踪报道,伴随着《唐山大兄》的上映,李小龙的荧幕镜头征服了观众,“李三脚”因此得名。和导演无关。李小龙的李三脚称号,不过是我们背对他的昵称。原因是小龙虽武功底子相当不错,拳出得又快又劲,而踢腿更称一绝,不但踢得够狠够劲,踢的姿势还相当有型有款,他的三脚的确教人看得目瞪口呆。只不过,他对于拍戏的招式却一窍不通,他耍的,来来去去也总是他那套“杀死人”的劲拳劲腿,三扒两拨要把人家打个落花流水然后收场!故此,我们在背地里说起他时,总是“谑”称他“李三脚”,因为他就只有那三脚令我们欣赏佩服而已。”

此事邹文怀亦证实了,不过更作补充:

① 《唐山大兄》这部戏由吴家骧做导演,他本来是演员,是演技派,其实不适合拍武术片,他不熟悉李小龙,他的脾气好美式,自己对电影又有一套看法。开拍第一天,已经有拗撬,本来拍小龙同三个坏蛋打,他一脚踢第一个,一脚踢第二个,然后转身飞脚踢第三个。他叫CUT,导演都觉得好好,要再拍,叫三个坏蛋起身再打,小龙不再拍,觉得已经打低他们,不用再打,大家吵起来,导演等人就觉得他只有三脚,三脚猫功夫,好渣,还起了浑号“李三脚”,当时我立即要去泰国现场,小龙说他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最后打大坏蛋,如果三个小喽啰都要打餐死(狠狠地打),岂不是有排打(要打很久)?我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同何冠昌商量,换了罗维做导演,可能吴家骧做梦都想不到,他可以红遍全世界!

② 邹文怀是记者出身,在邵氏时期全权负责宣传推广工作,于是他将“李三脚”变成口号,说成是李小龙功夫了得,打人只需三脚。

从此,“李三脚”等如李小龙,扬名天下!

③ 至于“李三脚”,并非说他一脚就可以由低处踢到高处,连发三脚,把对方打倒,而是说他有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连续三次转身,对方如果不是精于腾挪躲闪的话,实在不易招架。在这种情形下。两三个人围攻李小龙,都会给他击倒,当然是意料中事。有趣的是,成龙与甄子丹在银幕上都曾连踢出三脚,隐约间记得成龙在《城市猎人》中某个对打的场面中最后即将落地的瞬间踢出了漂亮的第三脚,而电视版《精武门》中的甄子丹在同时面对三个(以上)对手时,常常借力发力踢出凌空三脚,最后落地,以一个漂亮的弓步POSE结束战斗

寸拳

中国传统咏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在咏春门中,咏春高手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至简至灵至猛的李小龙无敌寸拳,就是从咏春“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杀手锏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45公斤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  

双节棍

李小龙旅居美期间,曾向亦师、亦友、亦徒的美籍菲律宾双节棍和短棍名家——丹·伊鲁山度(Dan Inosanto)学习了双节棍与菲宾律短棍,在其指导下学会了双节棍和短棍,并成为一位用棍的专家。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节棍。双节棍为两节圆形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美国一本武术专著曾如此介绍:“挥舞着的双节棍的一端,其落点可产生1600磅的力,而人骨头只需八磅半的力就可击碎。并且,一旦连接双节棍的铁链或皮条缠绕到对方的脖子上,只需轻轻一拉,便足以将人绞死。”生活中的李小龙常携带双节棍防身。现在,美国的不少州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节棍。原因是有些美国青年看过李小龙的功夫片,或耳闻双节棍的威力,也玩弄起双节棍来,结果酿成人命,遭公众舆论的谴责。《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节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节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勾漏手

咏春拳技法,李小龙成名绝技之一

勾漏手可以攻击任何目标,可以用任何用法。勾漏手符合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极手,听劲,直觉功夫等高深控制性技巧,使截拳道的梧合攻击手法更为高效实用,更符合实战的需要,并能藉此自如地控制肢体,破坏对方出招,从面保证了截拳道习者能在多种距离,位置和角度上任意发勾漏手技法。而对方心里和技术上的防线在这种攻击压迫下一旦崩溃,必然难逃被重创的厄运。

勾漏手在用实战中,要做到守中用中,攻守合一。 这种技击模式要求在进攻的同时也必须有防守动作,在防守的同时也必须有进攻动作。勾漏手在实战中不论是影动进攻还是被动进攻,都通过灵活迅速的身法与手法,以及力量的刚柔变化,控制住对方双臂或进攻笔臂,使其处于身绳缚的地步,任我所出。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勾楼缠和极手听劲的功夫,利用攻击角度和路线,双手近似粘贴的手法一边控制对手的前手或防护手,一边漏手攻击。 在截拳道看来,先发后发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关键的力量要抢在对方前面,使彼不得劲,我得劲,从而控制对方的力量。使对手落于近不能发拳,退难以逃脱处境。

截拳道打求“守中用中”,守中就双手无论怎样变化,都应有一手防守中线;而用就向对方中线进攻。中线是人体的要害之处,向中线进攻,必与双手手臂相接,一接手可运用手法技能控制\其手臂,使对方无法反击。

二、勾漏手的应用原则

要完全发挥攻击威力,在实战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一)沉着冷静,神形合一

在整个搏击过程中,必须沉着冷静,身体协调放松,始终保持必的信心和旺盛的攻击念,做到神形一,反应和判断敏捷,动作威猛凌厉。一旦进攻,则要保持猛虎下山,撕躔一切的“兽性”般的心态,下手要狠。李小龙之所以每战皆胜,其秘诀之一就能够在心理上所向无敌。也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因素,也在历次拳斗中,身心升化到尽,武技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取胜夺魁水到渠成。要做到这一切,在平时训练时,必须把必胜的信念贯注于脑中。发动攻击时注意把握攻击时机和距离。实战中,对方的空当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必须抓住时间差适时发动攻击。而攻击距离的调整关系到时机的把握和攻击的效果。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步法,不断调整距离麻痹敌人,并保证自己在攻击时,及时地进入最佳打击距离。如若不善于掌握攻防距离,即便有绝抬使出,也难以奏效。

(二)扭腰调髋,全身发力

在运用勾漏手技法时,借助扭腰调髋可使发出的拳法有猛烈的拧挫劲和螺旋。在拳法中,腰髋是发力的根本。在外,以腰髋部为弹簧般的快速扭转将下肢动力集合传递,节节催动,最后内外合一爆发一拳面; 在内,流动的能量由丹田发出,发气催力流向劲点。在动作结束瞬间,以意念控制肌肉快速收缩,配合吐气发声,意到气到劲到,造成内劲爆发,从而使落点之处达到鞭击的效果。

三、勾漏手的应用

根据李小龙的灵活运用,勾漏手可分为两种形式:(1)诱击法--用假动作迷惑、扰乱、欺骗敌人,诱使敌人暴露空当为我所击;(2)以逸待劳法--当对手抢先攻击时,可先用一手格当其攻击,然后用一手或两手连续反击。

(一)诱击法

诱击法一般有两种形式:(1)先施假动作迷惑,佯攻敌人,使其不解其意,在防守中露出空为我所击;(2)故意暴露自己的空当引诱敌人进攻,暗中做好戒备的防守,并及时抓住时机攻击敌人。 成功的动作应迫使对方调整原来的防守姿势,以暴露出他的空当。即使是一个有经验的拳手,对假动作也难分真假。 引诱的动作常包含着策略与方法的运用。此时,由于对手 注意力与身体动作均专注于攻击而非防御,所以此时运用勾漏手能为自己创造许多绝佳的机会,即在对手立足稳之际,立即予以反击。因此即使采用强制手段,也要诱迫对手先行出招。 1、敌我对峙,我试图用左直拳攻敌胸部,被敌半消截,我随即将左手巧妙地绕到对手的右手外侧并 将其右手下压,迫使其面部空门大开,此时我抓住时机,以左手猛力下拽敌右手,同时用右直拳猛击敌面,使左猝不及防而受重创。乘敌中招迟滞时,再用右手抓握(勾手)其右臂,迅速挥动左手以反背拳猛力弹击敌太阳空或面部,重创敌人。〖要求〗左手必须圆转灵巧,敏锐地控制敌人的腕部。通过此动作既可增强自我安全性,又可有效地控制敌人。它也可作为反击和闪避时的准备,一旦被对手挣脱,我方便应抢先发起攻击以防不测。在反背拳攻击中,要做到快、准、狠意念劲力将敌人头部击碎。

2敌我对峙,我以左直拳 佯攻敌人,被敌人用左手压了下来;随即我左臂快速按顺时方向划向一小圈,灵巧地摆脱敌人的控制,同时用力扭住敌 手,使敌无法发拳进攻;紧接着我用右直拳猛击敌人面部;最后可再右手格挡开对手左臂,同时以一记快猛凶狠的左直拳重 创对手面享,使左倒也。〖要求〗佯攻要自然逼真,随时注意应变,左直拳要快、准、狠,充分利用进身的惯性力量和腰部力量全力攻击,意念劲力将敌头击碎。整个动作要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连贯协调,使敌人难以喘息和反击。

(二)以静制动法

以静制动法是待对手发出进攻动作后,在防守过程中反击对方。对方进攻需改变原有姿势,身体的同部位必定会产生防守空隙和薄弱环节。如能在防守 的同时进行反击,容易成功。防守者主动运用以静制动法是有思想准备的,这是比较容易成功运用反击的因素之一。1、敌我对峙,我以逸待劳,当敌以右拳向我面部攻来时,我立即用外侧高位格挡法(即漏手)格开其右手,同时用左拳迅速直击敌面;上动不停,我又在左手格 挡开对手手臂的同时用右直拳猛击敌面。趁敌中招,意念动力击碎敌头,使其应声而倒。〖要 求〗此种技法衫衫 实用性极强,成功率较高,进攻连续性好,对付进攻较猛的对手最为适用。因为此对手向我进攻,在我攻击范围内,我不必向对手移动即可攻击对手。此种技法比起其他格挡法来,具有更大的突发性和实用性。但中近距离为危险区,切记攻守合一,不可脱节。

2、敌我对峙,我以静制动,当对手以左拳攻击我面部时,我可先用右手侧高位格挡法(即漏手)格挡开来拳,并使其拳偏离进攻轨道,随即我迅速滑进半步,同时打出左直拳攻击敌头。上动不停,我又在左手格挡对手左臂的同时,用右直拳攻击敌面;乘敌中招迟滞,我又在右臂压下敌人双臂的同时,用左拳重 创敌人,将其击倒。〖要求〗本招中,用手格档或挂防手臂,要以“不动肘”为原则。“不动肘”就是在防守时以肘为圆心,用手和前臂的动作来完成。这是因为如果动作幅度过大,就会暴露空门为敌击,顾此失彼。防守幅度小,既能保护自身,又利于反击。我方采取的反击要迅猛,有极强的摧毁力。

四、勾漏手的训练

(一)臂腕劲力练习

力量强大是实施勾漏手技法的必要条件。练好臂腕力量,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手腕部的生理功能,提高动力技艺,充分施展自己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臂腕劲力练习常用俯卧撑、直臂掰腕角力、转棒功。这里重点介绍转棒功。棒的规格长约30厘米,粗细与腕部近似,以木质为佳。棒身要圆、滑。经常训练,可增强两手的抓握、打翻力量。1、俯 拧:两臂前伸,两手正撑木棒两头,分别向里外翻拧而棒不动。对拧时要拿出自己的最大力量。2、翻手:手心向上握棒于胸前,两手翻拧推伸,两臂成交叉,然后复原。如此反复。3、立转:两手心对压棒两梢,一手前、下、后、上划圆;一手下、后、上、前划圆。平转:两手心垂直对压棒两梢,上、下手做平面旋转。

(二)推手训练

此种练习法可培养练习者的敏锐性和手法的应变能力,训练听物、懂劲的方法。动作是双人相对站立,两手伸出,双方双手互相接触在一起,各自的一只手在对方的内侧,另一手在外侧,两臂前后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练习时向对方手臂施加压力,迫使对方离开原来的位置。为了增强对 抗能力,不被推离原来位置,可膝部微屈,降低重心,肘部靠紧身体。发力要用身体带动肢体运动,接触点要紧,身上要松,保持自己的中线不被对方侵犯,同时以自身的柔化之力控制对方中线。在练习时,还应该注意运用内力(即丹田之力),这是由丹田发出,而不是用肩产生的。具体作法是,假设力是由丹田送出并且假想两手臂是两个水管,想象内气在水管中流动。

(三)控棒击袋练习

陪练者站在沙袋后面,手持木棍(棍梢可缠上海绵等软物)不断点打习者。习者不断运用勾、抓、拿等手法控制木棍,然后击打沙袋。

(四)木人桩练习

木人桩练习是截拳道独特而高效的练习法,是提高截拳道习者实战能力的重要的途径。木人桩训练可组合搂手、刁抓、勾漏连打等控制技巧练习,学会从各个角度、距离进行手法配合攻击.。进行木检桩练习不能随便击击打打,而是以假当真,锻炼出攻无不克的进攻意识,这样才能很快与实战贴近。

(五)试招练习

试招练习也就是截拳道中“讲手”练力,而不是真打。练习时两人各自随意选择手法及勾、抓、住、拿等控制技巧练习。两人在训练中,可互相拆解对手 的招法,也可回击后再拆解。在训练中可配合各种战术。这种训练通常是不用力的,只是分析、研究和熟悉攻防技术结构,培养攻防节奏及战术运用力。

(六)对抗练习

即 双人模仿实战不限招术的对练,在对中须全力以赴,通过练习可培养习者的斗志、反应及临阵应变能力。对练时必须带护具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练习2-5分钟为一组,重复练习3-5组。

勾漏手技法介绍:勾漏手是截拳道的高级攻防技法,突出了截拳道的以封手攻击为基础攻中有防,防中有攻,连打带消的理念,它是咏春拳黏手的过度。勾漏手分为:勾手和漏手。勾手分为:内勾手和外勾手,漏手分为:内漏手和外漏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