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乡

德泽乡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德泽乡德泽乡位于沾益县驻地西北部70公里处,东邻宣威市热水镇,西连会泽县田坝乡,南接沾益县菱角乡,北交会泽县上村乡。德泽乡辖富冲、德泽、热水、小柳树、米支嘎、炭山等11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最高点牛角山海拔2528米,最低点小江江面海拔1637米,牛栏江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境内山地占87%,河谷13%,年均气温20℃,无霜期大于240天,年均降雨量100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178.2小时。河谷槽区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宜种植烤烟、西瓜、柑蔗、人参果等经济作物。耕地总面积14900.29亩。人均占有耕地0.82亩。境内有丰富的磷矿和铁矿资源,磷矿资源总储量5.7亿吨。2006年末总户数为4816户,总人口1910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其中,农业人18427德泽乡地图人,占总人口的96.1%;非农业人口677人,占总人口3.9%;有彝、苗、回、白、壮、满、布依、傈傈族8种少数民族,人口为1050人;占总人口的5.5%。人口密度为127.9人/平方千米。

  2007年德泽乡经济总收入达80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2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400亩,总产784.9万千克。人均有粮413千克。经济作物种植28000亩。拥有森林面积156206亩,森林覆盖率为41.6%。畜牧业总产值2800万元。设有科委、农科站、农机站、畜牧站等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单位。德泽乡共有238个企业,从业人员635人,营业收入7520万元。农户人均20.55平方米。德泽乡公路总长254.7千米。其中县乡油路19.5千米;乡村公路46千米;村级公路226千米。德泽乡拥有各类机动车辆1250辆,其中:客运车辆45辆、轿车7辆、小型汽车124辆。德泽乡有1所初中、11所小学和1所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普及率100%;有1所乡卫生院、11所村级卫生所、1所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敬老院。

  

基础设施

  德泽乡桥2007年,德泽乡投资235.1万元,共建设3249个小水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投200万余元,建设好全长14公里的小川公路;争取113.75万元扶贫资金,完成了452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比计划任务127户;争取60万元扶贫资金对老关营村委会进行重点建设;投资40万元建成了德泽磷矿过磅房;投资40万余元硬化了德泽温泉至山口子路段;争取60万元资金对炭山小学危房进行改造;争取近10万元资金实施小梁子地质灾害搬迁工作;争取近10万元资金对山口子至德泽中学路段山体滑坡进行治理;争取30百万元资金进行小河流域综合治理。

  争取了225万元项目资金,完成了热水,棠梨树两个村的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5.72平方公里。二是投资10万元支砌了热水村三面光渠道1100立方米,改造灌溉面积达300余亩。三是投资3万元对德泽水厂供水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四是加强对防洪渡汛工作的领导和水利设施的管理,强化了各项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水池、水窖和坝塘蓄水33000立方米。五是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贫政策”,采用直兑方式,落实了乡五户五人人均1.2万元的政策补助资金。

  2007年,不断加大对山、水、田、林、路等方面的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使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1、水利设施条件较大改善。2007年德泽乡争取资金建设村委会的基本烟农田建设工程,改善灌溉面积;

  2、农村用电条件极大改善。2007年投资实施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3、乡村、村村公路的维修建设力度加大。2007年,德泽乡投资投劳,维修乡村、村村公路,修复危桥;

  4、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加大。2007年,严格管护森林,实施天保封山育林,完成速生丰产林及退耕地的补植补造工作,完成节柴改灶、沼气池的工作,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办证率达100%;

  5、农村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德泽乡电视覆盖率达100%,电信、移动通信覆盖德泽乡。

  6、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特色产品

  德泽乡德泽土鸡选自当地优良农家土鸡经多年精心培育而成,具有优良的地方品种基因,采用各家各户式的纯天然分散式放养,纯吃一些天然食物绝不喂养任何饲料,无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以保证土鸡的营养含量全面均衡,因此产出的土鸡蛋中,无激素,无药残,天然、无公害。土鸡蛋的蛋个头比较小,产蛋量少,养分积累周期长,土鸡蛋的优势是其中所含的胆固醇低15%,维生素E和欧咪伽—3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一些,这几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血管非常有好处。德泽土鸡蛋中含大量优质蛋白质及卵磷脂,蛋白浓稠,蛋黄大而饱满,口感良好,无腥味。铁、钙、镁、锌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都要比洋鸡蛋高。适合各种方法烹饪食用,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德泽有水田1900亩,由于天然气候原因,非常水稻生长。引进了滇粳优5号、滇粳优8号、楚粳27等优质早稻品种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早稻米质优良,淀粉含量比优质稻高80%左右,比普通籼稻高50%左右,而且口感好,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喜爱。早稻全生育期106~120天,是全县最早收获的水稻,提前50—60天收割。我乡早稻感温性较强,秧龄弹性小,秧龄25~28天,叶龄3~4叶移栽,苗期耐寒性较强。每亩大田用种5—6公斤。每亩插4—7万丛,每丛4~5苗,每亩基本苗10~12万。早稻品种耐肥力中等偏强,要求以有机肥为主,重视前期追肥,促早生快发,重施磷钾肥,少施氮肥。4月上旬播种,选择向阳、肥沃的土壤作秧田,用腐熟的猪牛肥作基肥,增施磷肥。每亩施2500公斤农家肥作基肥,达到需要穗数的80%时,结合露田亩施15公斤氯化钾控制分蘖,幼穗分化达0.5厘米时酌施保花肥。注意防治纹枯病,孕穗期一定要防治一次。做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不宜脱水过早。病虫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适时适量施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重点防治纹枯病、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孕穗后禁止使用剧毒农药。

  

自然资源

  在德泽乡境内,磷矿资源较为丰富,德泽磷矿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含硅高、开采简单和运输方便等特点。德泽温泉开发潜力巨大,是度假、旅游、会议的地方。德泽牛栏水资源丰富,能用于水电开发,并已开始实施,德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泽乡最高点牛角山海拔2528米,最低点小江江面海拔1637米,牛栏江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境内山地占87%,河谷13%,年均气温20℃,无霜期大于240天,年均降雨量100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178.2小时。河谷槽区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宜种植烤烟、西瓜、柑蔗、人参果、葡萄等经济作物。

  德泽的土鸡、土鸡蛋、黑山羊和黄山羊也都相当有名,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商品畅销省内外。

  

人文古迹

  七孔桥牛栏江大桥又名小江桥、七孔桥、车洪江桥,位于沾益县德泽乡人民政府驻地南200米处牛栏江上。桥全长95米,桥孔有七,每孔孔距宽10.4米。该桥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是沾益连接会泽、寻甸等地的重要桥梁,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1999年沾益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2003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以桥主体外延10米为界,南北以桥主体为界。

  牛栏江大桥又名小江桥、七孔桥、车洪江桥,位于沾益县德泽乡人民政府驻地南200米处牛栏江上。桥全长95米,桥孔有七,每孔孔距宽10.4米。该桥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是沾益连接会泽、寻甸等地的重要桥梁,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1999年沾益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2003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以桥主体外延10米为界,南北以桥主体为界。德泽乡境内的牛栏江,七彩谷,仙人石,七孔古桥等具有悠久的历史。气候温暖,风景迷人。

  

文化卫生

  学校德泽乡有文化室8个、文化教育活动中心5个、业余文艺宣传队2支。有农村文化大户6户。乡内有网吧、音响制品零售、出版零售、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等。各村、学校有篮球场、门球场等。极大地丰富了德泽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德泽乡共有学校共13所(包括幼儿园)。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在校学生3115人,其中,中学生1176人,小学生1939人,中小学教职工共164人。中学升学率52%,小学升学率100%。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30人,教职工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7%,普及率97.3%,毕业率100%。科技人员共164人。负责做好德泽乡科技推广应用及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工作,做到一村有一个科技带头人,一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拥有文化站1个,活动室2个,藏书3127册。有线电视用户2500户,电视覆盖率100%。

  德泽乡辖富冲、德泽、热水、小柳树、米支嘎、炭山、小米嘎、左水冲、老关云、后山、棠梨树11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228个自然村。位于沾益县驻地西北部70公里处。东邻宣威市热水镇,西连会泽县田坝乡,南接沾益县菱角乡,北交会泽县上村乡。2007年末总户数为5103户,总人口189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其中,农业人口18290人,占总人口的96.1%;非农业人口677人,占总人口的3.9%;有彝、苗、回、白、壮、满、布依、傈傈族8种少数民族,人口为1050人;占总人口的5.5%。人口密度为127.9人/平方千米。有1所乡卫生院、11所村级卫生所、1所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敬老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