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

华应龙

中文名 华应龙
教学职称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籍贯 江苏南通
研究领域 数学
民族
出生日期 1966年6月
国籍 中国
最高学位 硕士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华应龙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1989年)。 1984 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在职自学取得中文大专(1989年)、本科文凭(1994年),后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1997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中文名: 华应龙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
出生日期: 1966年6月
职业: 特级教师
主要成就: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1994年 破格晋升为南通市最年轻的 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 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由江苏调至北京工作,现正参加国家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 北京教育学院兼职  

人物评价

中文名: 华应龙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
出生日期: 1966年6月
职业: 特级教师
主要成就: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1994年 破格晋升为南通市最年轻的 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 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由江苏调至北京工作,现正参加国家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 北京教育学院兼职  

主要经历

出生日期: 1966年6月
职业: 特级教师
主要成就: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获奖状况

 

华应龙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 “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有《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个性化备课经验》等著作!

20多年来,他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新课程的春风吹绿了他的课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代表课有:《年、月、日》、《百分数的意义》、《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我会用计算器吗?”》、《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角的度量》、《审题》、《圆的认识》、《游戏公平》等,代表作有《教是因为需要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篮球——我的导师》。

人物特色

华应龙1984 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在职自学取得中文大专(1989年)、本科文凭(1994年),后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1997年),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4年破格晋升为南通市最年轻的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2年由江苏调至北京工作,现正参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系“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 “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1984年8月,分配到乡村工作,先后任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中心初中副校长、乡镇教育助理等职,1995年11月,调至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任副校长,2002年3月,调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学处主任、党总支委员。

人物观点

  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2001年,指导青年教师贲友林获第五届全国优秀课评选一等奖第三名;2003年,辅导黄利华老师参加全国《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 先后被评为江苏

华应龙

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 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第一、二、三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后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的编写(第八册主编)和实验指导工作(东北三省、内蒙片的负责人)。

词条图册

20多年来,他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新课程的春风吹绿了他的课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代表课有:《年、月、日》、《百分数的意义》、《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我会用计算器吗?”》、《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角的度量》、《审题》、《圆的认识》、《游戏公平》等,代表作有《教是因为需要教》、《课堂因差

华应龙

错而精彩》、《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篮球——我的导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