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什·雅克什(Milous Jakes,1922年8月12日——)
前捷克斯洛伐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政治家、党和国务活动家。 米洛什·雅克什
1922年8月12日生于捷斯克·克鲁姆洛夫县的捷斯克·哈卢皮,捷克族。出身小农家庭。中学毕业后,1937——1950年先后在兹林(今哥特瓦尔德夫)拔佳鞋厂当学徒、电工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后在哥特瓦尔德夫精密机械厂当装配工。1938——1944年在哥特瓦尔德夫电工技术工业学院学习。
1945年6月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不久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47——1955年任捷克斯洛伐克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委员。1948——1955年任捷青年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1950——1952年任哥特瓦尔德夫县人民委员会主席。1952——1955年任捷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书记。1953——1955年被选为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会委员。1955——1958年在莫斯科苏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58——1961年任捷共中央人民委员会处长。1961——1963年任捷共中央人民委员会事务管理局局长。1963——1966年任中央发展地方经济管理局第一副局长。1966——1968年任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内务部副部长。1966年起任捷共中央检查和监察委员会委员。1968年3月——1977年12月任捷共中央检查和监察委员会主席。
1971年11月起当选为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1977年12月被选为捷共中央委员,1977年12月——1981年4月任捷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和书记处成员。1977年12月——1981年6月任捷共中央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主席。1981年起为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1981年6月任捷共中央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1981年起任联邦议会主席团委员。1987年12月17日当选为捷共中央总书记。
![]() |
![]() |
![]() |
![]() |
1987年12月17日捷共中央召开七中全会,雅克什接替胡萨克,任捷共中央总书记,成为捷新一届最高领导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苏联和戈尔巴乔夫对胡萨克迟迟不采取改革步骤感到“不悦” 的结果。雅克什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雅克什于5月23日—27日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1988年5月25日上午, 邓小平会见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米洛什·雅克什。
邓小平向雅克什谈到干部年轻化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要真正建立党和 国家干部的 退休制度,使比较年轻的人担任领导职务,不仅中央是如此,各级也是如此。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逐步年轻化,能使党和国家充满活力。年轻人经验不够,但精力充沛,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 知识水平也比较高。
在谈到中捷两党关系时,邓小平说,我们两党恢复关系以来,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发展是好的。旧帐都不算了,没有味道,让我们在新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
米·雅克什总书记首先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的领导,对邓小平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对邓小平同志的整个工作和全部活动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我们两国在地理上虽然相距遥远,但我们的任务和碰到的问题几乎是共同的。我们在进行 经济机制改革,这同中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是相类似的。我们还要努力实现民主化,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决策,改变中央机关的工作方针。在干部政策上,我们也在逐步实现年轻化。
在向雅克什谈到国内正在进行的改革时,邓小平说,我们的方针是正确的,我们上下对于改革开放的认识是一致的,没有什么 保守派。这一点要归功于“文革”十年。“文革”十年灾难性的教训对我们是太深刻了,大家都要求改革,所以我们的改革是顺利的。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
邓小平还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 摆脱贫困。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而是富裕,这种富裕是 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