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称:“巨人之路”及其海岸(Giant's Causeway and Causeway Coast)
入选时间:1986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i)(viii)
地理位置:N55 15 00 W6 29 07
遗产编号:369
“巨人之路”及其海岸,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玄武岩石柱组成一条绵延8公里的海岸,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贾恩茨考斯韦海岸被认为是6000万年前太古时代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1986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vii)(viii),“巨人之路”及其海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准则(viii):“巨人之路”及其海岸的熔岩流和玄武岩间地层的序列清楚地说明了第三纪的地质活动。对演替的解释使得人们可以对北大西洋第三纪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极规则的柱状节理拉斑玄武岩是一个壮观的特征,在巨人堤道上以典型的方式展示出来。堤道本身是一个独特的地层,是通过柱状玄武岩熔岩的最高水平剖面。[2]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安特令平原边沿,沿着海岸坐落在玄武岩悬崖的山脚下,由大约40 000个黑色玄武岩巨型石柱组成,这些石柱一直延伸到大海。这个令人称奇的景观使人们联想出巨人跨过海峡到达苏格兰的传说。300年来,地质学家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纪(大约5000-6000万年前)时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成的。这个状观景点同时大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2][3]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4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被称为“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它包括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高地,峭壁平均高度为100米。[4]
这道通向大海的巨大天然阶梯之谜,被地质学家们揭开了谜底,原来它是由火山熔岩的多次溢出结晶而成,独特的玄武岩石柱之间有极细小的裂缝,地质学家称之为“节理”,熔岩爆裂时所产生的节理一般具有垂直延伸的特点,在沿节理流动的水流的作用下,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聚集在一起的多边形石柱群,加上海浪冲蚀,将之在不同高度处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横截面宽度在37~51厘米之间,典型宽度约为0.45米,延续约8千米长。这些石柱构成一条有石阶的石道,宽处又像密密的石林。这些柱子大都是六边形的,其中也不乏有四边形、五边形、七边形和八边形的柱子,岬角最宽处宽约12米,最窄处仅有3、4米,这也是石柱最高的地方。在这里,有的石柱高出海面6米以上,最高者可达12米左右,上面凝固的熔岩大约有28厘米厚。也有的石柱隐没于水下或与海面一般高。站在一些比较矮小的石块上,可以看到它们的截面都是很规则的正多边形。不同石柱的形状具有形象化的名称,如“烟囱管帽”、“大酒钵”和“夫人的扇子”等。这些石柱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延伸向大海,宛若鬼斧神工的仙境。这种地形在全球许多地方也有呈现,比如苏格兰、冰岛南部、中国江苏六合县的柱子山,但都抵不过这里的气势壮观,画面完整美妙。[3]
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仅是峻峭的自然景观,也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巨人之路”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天然的玄武岩。白垩纪末,雏形期的北大西洋开始持续地分裂和扩张,大西洋中脊就是分裂和扩张的中心,也是分离的板块边界。上地幔的岩浆从中脊的裂谷中上涌,覆盖着大片地域,熔岩层层相叠。当时,北大西洋的主体位置已定,但它的边界则处在形成和变化阶段。北美大陆与亚欧大陆虽已分离,但现已分离的北美大陆和欧洲之间新形成的海道依然处在发展之中。大约八千多万年前,格陵兰的西海岸与加拿大分离,但东南海岸仍与对面的不列颠群岛西北的海岸紧紧相连。大约两千多万年后,这些海岸开始分离。这一系列的地质变迁,导致大西洋两岸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现在的斯凯岛、拉姆岛、马尔岛和阿伦岛上,以及在苏格兰本岛的阿德纳默亨角和南部的爱尔兰的斯利夫·加利翁、克利夫登和莫恩均有大的火山。这些古老的火山在其初期时景色一定十分壮观,但有关当时的情况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记录就是洪水、高原和玄武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