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默尔斯贝格矿和戈斯拉尔古城

拉默尔斯贝格矿和戈斯拉尔古城

建立时间 中世纪
中文名称 拉默尔斯贝格矿和戈斯拉尔古城
人口数量 5万人
目录导航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拉默尔斯堡矿山,戈斯拉尔古城和上哈茨的水动力采矿系统

Mines ofRammelsberg, Historic Town of Goslar and

Upper Harz WaterManagement System

入选时间:1992年(拉默尔斯堡矿山,戈斯拉尔古城)

2010年(上哈茨的水动力采矿系统)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v)

地理位置:N51 53 24 E10 2514.016(拉默尔斯堡矿山,戈斯拉尔古城)

N51 49 12 E10 20 24 (上哈茨的水动力采矿系统)

遗产编号:623

遗产描述

拉默尔斯堡矿山和戈斯拉尔古城建立于公元922年,位于德国中北部下萨克森州境内,汉诺威东南70公里哈尔兹山区,距离拉默尔斯堡1公里。拉默尔斯堡-戈斯拉尔历史上曾是皇家都城,为采矿、行政、贸易中心。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v),拉默尔斯堡矿山和戈斯拉尔古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扩展区域,上哈茨的水动力采矿系统也被列入。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戈斯拉尔城位于拉默尔斯堡矿山附近,由于拥有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戈斯拉尔城在汉撒同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10世纪到12世纪,这里一直是日尔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城市之一。该遗址中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历史建筑,其中约1500处半木结构的房屋,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至19世纪。[1]

简介

时间直到1253年,戈斯拉尔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居民中心。今天的戈斯拉市主要是座旅游城市,有47座教堂和修道院,除著名的皇帝行宫外,还有古城墙、城门、塔楼、市政府等古迹。

举目可见半砖木结构的百年老房,古朴而玲珑, 15到16世纪形成的城市整体布局完好保留至今,大部分街巷仍然同中世纪时一样铺着鹅卵石。狭窄的街道和林荫路组成了中世纪风格布局。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都能看到,戈斯拉尔小城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皇帝行宫

行宫是1040年至1050年期间由皇帝亨利三世下令建造的,是德国现存宫殿式建筑物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19世纪时行宫被重建。在行宫门口有威廉大帝和腓特烈大帝巴萨罗(Friederich Barbarossa)的青铜像。二层有帝国之厅和表现德国历史巨幅壁画。3点以后会有专人讲解精美的壁画和历史。在地下有圣乌尔里希礼拜堂(St.Ulrich Kapelle), 在那里收藏着亨利三世的墓碑。

集市广场

在集市广场的周围有灰色的石板房屋、中世纪行会会馆、哥特式的市政厅等建筑。在广场的中央有一座喷泉。这个喷泉的位置就是小城的中心位置,而上方矗立的帝国之鹰(Reichsadler)也是戈斯拉尔的象征。广场上以喷泉为中心放射状铺满了石板。

拉默尔斯贝格矿山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小镇戈斯拉尔的西南郊外。从10世纪开始,拉默尔斯贝格矿山开始进行银、铜、铅矿的开采,这使戈斯拉尔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矿藏枯竭,拉默尔斯贝格矿场的矿井终于在1988年6月30日这一天走到尽头。这里总共开采了2千7百万吨银矿、金矿、铅矿、锌矿及铜矿。拉默尔斯贝格博物馆现在是一座国际级的新型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德国采矿业中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矿井。

巫婆之城

戈斯拉尔有一座巫婆博物馆。这里除了展出巫婆的各种造型、使用工具外,还有很多巫婆的历史传说资料,且每周定时进行巫婆剧表演。戈斯拉尔还举行过一届“世界巫婆大会”,来自全球各地的巫婆代表在此集会。

在欧洲,5月1日曾被视为夏天的开端。而夏日前的那个夜晚,即4月30日之夜,按哈茨山区的传说, 是巫婆聚集的日子。这天晚上,当地居民和游客穿上奇装异服,戴上巫婆面具,骑着扫帚从四面八方走上戈斯拉尔的大街。除了扮演巫婆外,还有骗子、乐手、龙、独角兽和人狼等角色。他们游行前往荒芜的布罗肯山,这是传说中巫婆的“据点”。

随着午夜的焰火,众巫婆开始踏上归途。人们还把十字架和木柴捆系在门上,抽响鞭子,教堂鸣响钟声。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抗拒巫术。歌德在《浮士德》中曾这样描述道:“巫婆们赶往布罗肯山,麦穗儿绿,麦茬儿黄。”

从19世纪末开始,戈斯拉尔便在4月30日巫婆节期间组织巫婆游行仪式。现在,这已逐渐发展成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这里观光的游客每年达到20多万。而在城内也随处可见的神态各异又滑稽可笑的巫婆玩偶,约几欧元一个。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