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口相声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过去只叫“三人活”。“群口相声”、“多人相声”都是解放后出现的名称。从前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为说,二人为逗,仨人为凑,四人为哄,五个人就乱了。”群口相声从左往右依次名称是:逗哏(使活的)、腻缝儿的、捧哏(量活的)。[1]
《扒马褂》《金刚腿》《找五子》《四字联音》《训徒》《翻四辈》《四管四辖》《酒令》《卖马》《法门寺》。马季老师的《五官争功》和其子马东的《五官新说》就很有代表性,有讽刺意味。
一种是文字语言游戏性质的,如:《切糕架子》《八大吉祥》《江河湖海洞涧洲池》《一物一像一升一降》《四字联音》《金刚腿》《抢三本》《垛字儿》《三字同头三字同旁》等。这类段子虽然没有什么高深学问,可是对于没有文化的穷苦艺人来说,也是一大难关。因为三人相声并不是每天都说的,一般来说见的机会不多,学的条件差。这类相声要求演员不但要识字,而且要通晓所说的那些字,这样说起来才有味道。这个困难是可以想见的。这类段子由三个人说恰到好处,所以老艺人说:“四人为哄,五人就乱了”。
另一种是有故事性的,如《扒马褂》《训徒》《四辈儿》《武训徒》。这类段子象是小喜剧,三个演员实际上是各演一个角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