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石

宁夏贺兰石

中文名 宁夏贺兰石
用途 雕刻、艺术创作
目录导航

简介

宁夏贺兰石,又称吉祥石、碧紫石,为宁夏五宝之首。被誉为宁夏的“蓝宝”。贺兰石产于宁夏贺兰山2600米左右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练而形成的。贺兰石形成于十三亿年前,因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形成,属于水成岩;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 它呈天然深紫和豆绿两色(俗称俏彩),有的还有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形状,是一种雕刻石砚材料。

组成成分

矿石岩性为粉砂质(砂质)泥质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绢云母和绿泥石;其次为矿质成分,多为石英、硅质碎屑、铁质尘粒细粒等,含量变化较大,分布不均;矿石色调以紫色为基本色,其中嵌以不规则的灰绿色团块、斑点、条纹和夹层;矿石具不完全节理。

矿石主要成分为粘土质矿物、绢云母和绿泥石含量;次要矿物分为石英、硅质碎屑、铁质尘粒细粒等,呈次棱角状一次圆状,分布不甚均匀,砂质矿物总含量低于30%,其中,粒径在0.004-0.06mm之前的粉砂级石英含量多低于25%;含量一般在10%-20%;粒径在0.06-0.25mm间的细砂级石英含量低于10%;砂质矿物粒度大于0.25mm的矿物含量小于3%。

结构构造

调查区矿石结构较为简单,不同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的矿石在结构上没有明显变化,矿石主要成分为绢云母、粘土矿物和绿泥石,呈细鳞片状,占矿石矿物成分的65%以上,最高达98%,受变质作用影响,呈定向排列。次要矿物石英、赤铁矿呈微细颗粒分布于绢云母、粘土矿物和绿泥石中,矿石结构为变余泥质结构、变余砂质泥质结构,呈板状构造。

雕刻

宁夏贺兰石可制作砚台、屏风、章料、插屏台灯、鼻烟壶、镇纸等。用它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不干不臭等优点,它不仅是“文房四宝”的实用品,而且是工艺收藏品。贺兰石砚工艺历史悠久,艺人们因石制宜,雕出各种工艺品。贺兰石还被用来刻制成印章、镇纸、笔架等文房用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