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之所以顽固不愈、反复发作,多是患者认识不到位或治疗不当所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约有七成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将其与感冒混淆,服错药物并延误正确诊断治疗。
二、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
三、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
四、不少患者采用微波、激光、冷冻、射频等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这些治疗方式在医学上称之为物理疗法,原理是通过烧灼、冷冻等物理作用,使鼻黏膜形成瘢痕,降低鼻黏膜的敏感度,使鼻甲变小,从而改善通气和症状,使病情在相对时间段得到控制。但是,由于人体鼻黏膜不断代谢,往往会自行恢复。所以,大多数患者只能获得短期效果,部分人可能会长一些,但也不能“治好”。
1、尽可能避免接触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
2、必要时可做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性激发试验等。
3、药物治疗。
4、脱敏疗法。
5、局部治疗可用微波、激光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部分有效。
6、可施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但手术比较痛苦。
脱敏疗法desensitization又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或减敏疗法(hyposensitization)。1997年WHO根据多年来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的了解和临床疗效,提出了新的术语即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pecific allergy vaccination ,SAV)。SAV是在临床上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后,将该变应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制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经反复注射或通过其它给药途径与患者反复接触,剂量由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
注射脱敏治疗
过敏原注射脱敏治疗是指用过敏原提取物进行皮内注射。脱敏注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注射脱敏治疗一般至少需要2~3 年,长期的注射会带来一定痛苦。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舌下脱敏, 舌下脱敏治疗是利用过敏原的提取物滴入舌下,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不足之处只针对尘螨过敏有效。
纳米脱敏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大部分过敏性疾病是上呼吸道黏膜对吸入粉尘、虫卵、屋尘及冷空气等过敏原产生的I型变态反应。
纳米脱敏治疗,改变给药途径,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穴位贴剂脱敏贴在包载的多种过敏原干粉中,并加入Tio2(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并配以远红外垫圈。Tio2(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在光和远红外线的催化下,能有效分解过敏原干粉中的有机物,产生游离小分子抗原;同时,Tio2(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在光催化下又能分解发皮肤角质层蛋白,使上皮组织间隙增大,有利于促进小分子抗原连续不断并最大程度渗透皮肤进入人体。机体在这些抗原的长期连续刺激下逐渐产生免疫耐受,对再接触过敏原不产生反应,达到机体完全脱敏的目的。
激活免疫疗法VS传统疗法
1、传统的低温消融术相当于蒙着眼睛找病变部位,而激活免疫疗法则是采用德国wolf鼻内窥镜进行细致观察,病变部位清晰呈现一目了然,避免了对病情的误诊误治,方便操作。
2、和传统的低温消融相比,“激活免疫疗法”运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进行筛前神经阻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修复受损的鼻腔黏膜和基因,激活后天的免疫系统,消除降低过敏体对敏感原的敏感点,杜绝复发的可能性。也是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最佳方法。
此技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风险小;不破坏鼻腔粘膜,保证了鼻腔功能,健康新生粘膜具有正常的防御和屏障功能;整个操作过程中出血极少、病人痛苦小、反应轻;不开刀、术后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验证,疗效显著
德国医学实力最强的海德堡大学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华医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一致认为“激活免疫疗法”在临床运用中,是完全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抑制组织胺、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德国wolf鼻内窥镜、康复以及精神治疗多管齐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