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瓷器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此外,在五行学中,朱是代表南方的颜色,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分别指的就是南北东西。因为朱元璋在南方发迹,所以红色对他来说很吉利,自己又姓朱,所以他对釉里红非常重视,釉里红的生产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到了宣德时期,釉里红瓷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了,它彻底摆脱了元末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色调。而且,宣德时期对铜红釉的烧造技术掌握得较好,纹饰清晰,色泽鲜艳,被称为“宝石红”。宣德釉里红传世极少,其胎体细腻,釉面洁白,再与明艳的釉里红相配合,达到了釉里红工艺上升至较为高雅的境界,这也为后世的豇豆红、郎窑红等色釉瓷器的发明创造开创了科学利用金属元素的先河。下面介绍两件明早期的釉里红瓷器,以飨读者:

  图1.釉里红卷草纹瓜棱执壶:通高17厘米,盘口径4.3厘米,上升流口部弯曲,与盘口齐高,玉带式扁曲鋬,细颈有旋纹束,八棱壶身,覆莲瓣外撇裙足,底径6厘米;器身绘上下结构的忍冬卷草纹,颈肩部为抽象动物纹,执壶釉里红发色娇艳深沉,浓艳处泛铜绿苔点,釉面白中泛青,整器线条流畅,小巧玲珑,是永宣景德镇民窑釉里红的酒器之一。

釉里红瓷器浅谈

  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釉里红瓷是瓷器中的一种釉下彩形式的产品,即为釉下的红色。其工艺为用氧化铜在瓷器的胎体上绘制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还原烧制而成。

  一般认为,釉里红瓷成熟于明代,而到了清代之后,也有所发展。烧制釉里红瓷器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因此烧制成功并不容易,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珍贵性。纵观元代釉里红瓷器,胎体一般呈白灰色,釉面则是青白色,而烧制的器具表面往往有接痕或者削过的痕迹,底足露胎处多呈暗红色,大多器物内壁不施釉。

  截至目前为止拍卖所收录的釉里瓷器拍品的总拍量为5328件,总成交额为172322万元。有关资料介绍,釉里红”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釉里红瓷器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

  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元釉里红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