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丛书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平装: 55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5881259, 7505881256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内容简介:书稿的撰写,以普遍得到改善的竹简图像,尤其是多批红外影像为基础,吸纳海内外学者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并融入课题组成员各自探究和相互切磋的心得,在十四种简册资料的文本复原和内涵揭示方面,取得了大量、重要的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恪守学术规范,遵循古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规律;审慎对待原整理者在简号、简序、分篇方面的处理意见,比较好地保持了新、旧整理本之间的连贯性;在简册图像处理上,首次大量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和数码图像技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开发的“楚简字形、辞例数据库”也得到充分运用。
成果提供了经过重大改进的楚地出土战国简册文本和注释,相信会得到海内外中国古文字、古文献、古代史、思想史、法律史、经济史和科技史学界的重视和利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陈伟,男,汉族,湖北黄梅人,1955年出生。1982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997年任教授。现任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院长,为《简帛》集刊、“简帛网”主编,“中国筒帛学国际论坛”中方发起人。兼任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韩国木简学会海外理事,2007年3-6月为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
研究领域为先秦、秦汉文献与历史,侧重于简牍资料。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舆研究”[03JZD0010)、“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08JZD0036)首席专家。专著《包山楚简初探》、《郭店竹书别释》曾获第二、第四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 包山2号墓简册(附签牌)
(一)文书
(二)卜筮祷祠记录
(三)遣策赠书
(四)签牌
二 郭店1号墓简册
(一)老子
(二)太一生水
(三)缁衣
(四)鲁穆公问子思
(五)穷达以时
(六)五行
(七)唐虞之道
(八)忠信之道
(九)成之闻之
(十)尊德义
(十一)性自命出
(十二)六德
(十三)语丛一
(十四)语丛二
(十五>语丛三
(十六)语丛四
(十七)竹简残片
三 望山1号墓简册(附签牌)
(一)卜筮祷祠记录
(二)签牌
四 望山2号墓简册
五 九店56号墓简册
(一)售、梅等数量
(二)建除
(三)丛辰
(四)成曰、吉曰和不吉日宜忌
(五)五子、五卯和五亥曰禁忌
(六)告武夷
(七)相宅
(八)占出入盗疾
(九)太岁
(十)十二月宿位
(十一)往亡
(十二)移徙
(十三)裁衣
(十四)生、亡曰
(十五)竹简残片
六 九店621号墓简册
七 曹家岗5号墓简册
八 曾侯乙墓简册
(一)入车
(二)甲冑
(三)乘马
(四)币马及其它
(五)签牌
九 长台关1号墓简册
(一)竹书
(二)遣策
(三)签牌
十 葛陵1号墓简册
(一)卜筮祭祷
(二)簿书
(三)未归类简
十一 五里牌406号墓简册
十二 仰天湖25号墓简册
十三 杨家湾6号墓简册
十四 夕阳坡2号墓简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献给: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2003年5月,李守奎教授在他那部著名的《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补记”开头写道:“这是一部十分难做的书。”在这本《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杀青之时,我与守奎学兄有着一次跨越时空而又刻骨铭心的共鸣。
从2003年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立项至今,已经过去五整年。五年中,我和我们课题组同仁为践履投标评审书中的设计目标,尽最大努力做好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的艰辛,不亲身经历,难有真切体会。
在人文学科中设置大型、集体项目的必要性,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以我个人的体验,对于简牍资料综合整理与研究这类课题,如果没有一个成规模而又能够有效合作的学术团队,完全无法想象。此时此刻,我首先想到的是,五年中与我共同奋斗的课题组同事。他们是彭浩教授、李天虹教授、刘国胜博士、萧圣中博士、许道胜教授、李家浩教授、白于蓝教授、陈松长教授、胡雅丽研究员、贾连敏研究员、刘祖信研究员、龙永芳研究员(以上主要负责综合整理工作)、工藤元男教授、陈伟武教授、虞万里研究员、晏昌贵教授、丁四新教授、吴良宝博士、萧毅博士、曹建国博士、陈仁仁博士、宋华强博士、李明晓博士、范常喜博士、榻健聪博士(以上主要负责专题研究工作)。
本项目顺利完成,高度依赖于竹简数据的有效获取。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的领导,同时担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红星先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新民所长和张志清副所长、湖南省博物馆陈建明馆长、荆门市博物馆刘祖信副馆长和龙永芳主任,在原有照片、底片的搜取和红外影像拍摄方面,给予了关键性支持。已故湖北省博物馆前馆长舒之梅先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陈振裕先生和该所的杨定爱先生、文物出版社的蔡敏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前主任李健民先生,荆州博物馆老领导滕壬生先生,也都给过重要帮助。湖北省博物馆的郝勤建先生,在照片拍摄上出力尤多。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滋养;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不能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强大和支撑。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等重要思想论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了新世纪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