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普通话

塑料普通话

中文名 塑料普通话
使用地区 长沙
目录导航

SuLiaoPuTongHua不标准的普通话

【例】他一口的那号塑料普通话,还霸蛮熬起咯号腔。这是一部长沙方言辞典上的解释(其实你可能连例句都看不懂)。长沙人一般谦称自己的普通话为“长沙塑料普通话”,“塑料”在这里大概是假冒伪劣的意思。其实也并非不标准的普通话都叫塑料普通话,像四川人管他们不标准的普通话好像就叫“椒盐普通话”,所以必须在前面加上长沙,方能代表是长沙的不标准特色。

从学术的角度讲,长沙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湘语的代表。湘语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者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比例少于北方语、吴语,与粤语相当,多于其它三大方言(闽语、客家话、赣语)。

下面是总结的几条长沙话特征:

1、长沙话的用字基本等同于普通话,在字典上找不到的用字可以忽略不计;

2、长沙话发音与普通话大致相通,但存在大量的汉语拼音常见错误,如:象赣语一样,zh、ch、sh与j、q、x不分,往往把猪(zhu1)读作ju1,把处(chu4)读作(qu4),把书(shu1)读作xu1;象客家话一样,把f与h混同,把大斧(fu3)的斧与老虎(hu3)的虎、开方(fang1)与开荒(huang1)、公费(fei4)与工会(hui4)都读成一种音;另外,还有分不清是否有后鼻音、分不清清浊辅音、分不清你里(n、l)的毛病,这恐怕是整个南方方言的通病了。

3、有些字的发音还保持着古汉语的发音,最常见的如:吃读qia、qi,乐读luo,下读ha,蚊读meng,浮读bao;甫读bu,夜读ya等等。

4、长沙话用词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文言文用法,最常见的口头语如:何解(为什么),何事(什么事,怎么啦),该(这),巨(非常),齿(理会、重视),咒(骂),也罢(算啦),匀静(慢吞吞的样子),作孽(可怜,造孽),了难(解决难题)等等。

5、还有在南方方言普遍存在的一些用法,如:冒(没有),莫(别),恩啦(是,对)等等。

6、长沙话用“子”音代替北方话的“儿”音,而且用得比北方话更普遍,如:桌子、椅子、杯子、被子、页子(钞票)、凌棍子(冰锥儿)、麻雀子、蚂蚁子、婆婆子(老太太)、老倌子(老头儿)、警调子(警察)、解粒子(解放军)等等。

7、用“哒”表完成态,不用“了”,也不用“啦”。如:吃哒(吃啦)、走哒(走啦)、好哒(好了)等等。

9、用“咯luo”做疑问助词,少用“吗”,如:好不咯?要不咯?

10、大量采用“匝”作为通用量词,一匝猫记(猫咪)、两匝土狗、三匝杀人犯、四匝汽车,都可以。和该(gai2)连用,即“该匝”,表示“这个”也很普遍。

11、大量采用动词作为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表示“很、非常”的意思,这是长沙话的一个重要特色,如:刮白的,弄绿的,通红的,漂(pia)淡的,浸咸(han2)的,沁甜的,冰(bing4)冷的,烧热(o4)的,喷臭的,喷香的,绷硬的,蜡软的,等等。

12、长沙话的语调非常平缓,缺乏抑扬顿挫。如果外地人要最快地学会讲长沙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每句话的每个字都读成轻声(不标声调的那个),再加上三两个语气助词,就能模仿个六七成象了。

由于长沙是湖南的省会,象所有其它的省会城市一样,人们受普通话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即便有以上这么多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大多数长沙人在正式场合,即使不用普通话,也知道如何将用词用字调整成为最接近普通话的状态,从而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容易被别人听懂,这样就造就了最具长沙特色的“长沙塑料普通话”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