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蛇龙

彩蛇龙

拉丁学名 kakuru
脊索动物门
中文学名 彩蛇龙
拟鸟龙科
蜥形纲
分布区域 澳大利亚
目录导航

发现过程与推测

彩蛇龙(学名Kakuru)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澳大利亚。它的名字是来自澳大利亚原住民神话中的彩虹蛇。 

彩蛇龙的化石发现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安达摩卡,是一根胫骨,经过了很稀有的化石化过程而成为蛋白石。在1973年,一间宝石店收购这根蛋白石胫骨与一根足部趾爪,这个足部趾爪被推测来自于同一个体。 

彩蛇龙被认为是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约2.4米。它似乎有着修长的后肢,与其他兽脚亚目相比,彩蛇龙的后肢较高、较窄。彩蛇龙是于1980年被正式命名的。 

化石时期: 下白垩纪阿普第阶 PreЄЄOSDCPTJKPgN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chinese )→ 彩蛇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 kakuru

发音( pronounced )→ kak-oo-roo

含义( meaning )→ 彩虹, 五彩缤纷的大毒蛇

时代( period )→ 晚白垩纪早期 aptian

分布( found in )→ 澳大利亚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1.5-2.5米  

发现者( discoverer )→ molnar & pledge, 1980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molnar & pledge, 1980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下目: 偷蛋龙下目 Oviraptorosauria

属: 彩蛇龙属 Kakuru (Molnar & Pledge, 1980)

种:彩蛇龙 K. kujani    Molnar & Pledge, 1980 (模式种)

</!--GOOGLE_AD_SECTION_END-->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