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黄河大桥滨州黄河大桥是我国跨度最大的公路桥梁,黄河西游记宫以大桥为依托,是集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城市近郊公园。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凌架于滔滔黄河之上,使黄河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桥全长2817.46米, 主桥长682米,结构为新型钢箱斜拉索桥,主跨288米,塔顶标高78.6米。1987年10月1日建成通车。获中国建筑业联合会颁发的“鲁班奖”。
滨州黄河大桥滨州黄河大桥位于滨州市区南部,原名“北镇黄河公路大桥”,1985年改称今名。桥于1972年元旦动工修建同年国庆节建成通车,为当时修建黄河桥中是最好的公路桥。1984年春至1987年9月对大桥进行了改建。桥总长为293.5米。桥面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宽1.5米,桥下为四级航道。桥身共12个孔,125个墩台。大桥分主桥、引桥两部分。南北接线共长4.8公里。北引桥端的交通环岛中,矗有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领导农民起义的滨州女英雄唐赛儿的铜塑像。塑像高40米,女英雄跃马挥剑。南引桥端的交通环岛上建有大理石镶面的对三角菱形桥标一座,高44米,内设旋转式楼梯,登临顶端,黄河之水、平原景色和大桥全景可尽收眼底。大桥北部与蒲园、蒲湖园林风景区融为一体,构成了滨州市的特有景致并形成旅游长廊。
滨州黄河大桥2013年12月31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收费26年的郑州黄河大桥实现免费了,收费27年的滨州黄河大桥还要让人们等多久?”
其实这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明白了,作为山东省滨州市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黄河大桥,从1986年开始收费,如今已经27年了。而国家规定,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25年。最关键的是,大桥收费站的公示栏显示,这过路费还得再收4年,一直到2017年。 [1]
滨博高速滨州 黄河公路大桥是 205国道 山东段的一项重要枢纽工程,北岸为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杜店镇,南岸是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 赵店镇。2001年5月开工建设,2004年7月建成通车。
该大桥是山东省加强同京津冀地区、华东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联系的一项关键工程。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南依黄河,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基础。位居鲁中的淄博,交通发达,物流活跃,是山东省各类资源组合的重要节点,所属高青县北依黄河,南仰泰岱,为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区之一。这座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滨博高速公路得以全线贯通,为鲁北、鲁中地区接受苏杭经济辐射、沟通京津联系架起了一座金桥,也为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交互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
大桥全长1698.4m,宽30.7m。主桥长768m,行车时速120km/h,工程总投资7.35亿元。该桥是万里黄河上的第一座三塔斜拉桥,其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在我国建桥史上都很具特色。
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山东省交通厅承建,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管理。大桥设计运用年限为50年,总投资6.96亿元。大桥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按Ⅶ度设防。防洪标准为设计洪水流量11000m3/s,2050年设计水位25.961m。
大桥主桥布置为2×42m+2×300m+2×42m,主跨为300m。左岸引桥6孔,跨度为42m;右岸引桥16孔,跨度42m。桥轴线法线与河道水流的夹角为10°~10.5°。该桥主桥为PC三塔斜拉索桥,下部为群桩承台塔柱。引桥上部为42mPC连续箱梁,下部为钻孔灌注桩群桩灌顶承台,花瓶型实体桥墩。大桥与黄河大堤采用平面交叉形式。由于该桥系高速公路大桥,交通上不允许平面交叉,在大桥两端的背河侧分别修建了黄河大堤的绕行线路。
大桥所处河段主河槽宽度530m,滩宽1168m,河床平均纵比降为0.1‰,属弯曲型窄河道。河道右岸为翟里孙控导工程,左岸为自然滩岸,中水河槽相对稳定。大桥两岸背河地面低于2004年汛前河底平均高程3.9~4.4m,属“地上悬河”。
自2017年11月16日零时起,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相关收费站终止收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