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惺公

朱惺公

中文名 朱惺公
职业 上海《大美晚报》主编副刊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00年
目录导航

简介

朱惺公(1900~1939),字松庐, 丹阳 吕城镇人。出身 中医家庭,父母早亡,只读了七年书就被迫辍学,此后当店员谋生,但业余自学写作。朱惺公任《浙江商报》副刊编辑, 1932年赴 上海为 中国化学工业社设计广告,一度兼任《 时代日报》特约编辑。 1937年 淞沪会战后,化学工业社裁员,朱惺公失业,经营机杼出版社又告失败。 1938年2月, 上海 美商《 大美晚报》( 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中文版 发行人 张似旭聘任朱惺公为副刊 《夜光》编辑。因宣传抗日,首创“沪西歹土”四字称号,又连载《民族正气——中华民族英雄专辑》和《汉奸史话》,又以“陈 剑魂”笔名将 汪精卫当年行刺清朝 摄政王 载沣未遂于狱中所写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改为“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讥讽 汪精卫卖国。 1939年 6月15日,朱惺公收到极司非尔路76号以“ 中国国民党铲共救国特工总指挥部”的名义送去的恐吓信,声称如不改变抗日态度,即缺席判处死刑。他不为所动,反而在 6月20日的副刊上发表《将被国法宣判死刑者之自供》,表示 死而无憾。又写成自挽联“懦夫畏死终须死;志士求仁几得仁?”。 8月30日下午4时30分,朱惺公从北 河南路94号寓所步行去报馆时,在 上海北河南路与天潼路口被极司非尔路76号特务 吴四宝、茅子明和 张国震用 无声手枪弹中 太阳穴而死。 1939年9月1日,在胶州路万园 殡仪馆举行 追悼会。民国34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受到明令表彰。民国37年, 上海一些人士集资为他修建坟墓,并树碑勒石,以为永久纪念。

生平

朱惺公又名朱松庐,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硬汉。他战前为 《 浙江日报》副刊主编。 上海沦陷后,他应聘《 大美晚报》主编副刊。朱惺公入《 大美晚报》即在副刊设计“ 菊花专辑”以菊花喻抗战。他写道:“我以为菊花生来是一个战士,它挺起了孤傲的的干枝,和西风战,和严霜战,和深秋时的细雨战,更和初冬时的冷雪战。抗战时期的国民,皆宜效法。”翌年,朱惺公又在 《夜光》上辟“民族英雄专辑”和“ 汉奸 史话”,忠奸对比,古今相映,爱憎分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久,副刊又刊署名陈剑魂的《改 汪精卫诗》,对汪精卫的卖国进行鞭挞。 汪精卫 原诗是他早年作为革命党在清末赴 北京行刺 摄政王未遂被捕后,于狱中写成:“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如今 汪精卫已成为一个可耻的 卖国贼,故而陈剑魂改诗为:“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将被国法宣判死刑者之自供

爱国同胞将其编辑的 《夜光》副刊视作黑夜中的一颗 明星。然而,日伪则视其为眼中钉,必欲去之而后快。不久,他收到了一封具名“ 中国国民党铲共救国特工总指挥部”的恐吓信,威胁说:“如再恶意漫骂,将被国法宣判死刑。”惺公不但毫不畏惧,而且针锋相对,在《夜光》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将被国法宣判死刑者之自供》。大略如下:“余对于死,乃绝无所畏。二年来之寄生孤岛,早如待死之囚,所以不死者,乃刑之尚未遍及无辜。余乃 叨天之幸,直至今日,仍得以 不死之身,借文字与孤岛人士相见,今贵部将判余死刑矣!此诚 余之宠幸也!盖以如此死法,死为烈士矣。烈士,死之最光荣者也,余一介 寒士, 庸懦无能,安足当此!余自信不能为烈士,余友皆谓余未必能为烈士,今贵部乃欲以此嘉名宠赐于余,是则安得不令余自抚昂藏,频摸头颅,亦如 汪精卫当年‘慷慨歌燕市,不负少年头’所发之豪语。 余之头颅能得为无情之枪弹所贯,头颅乃不得谓为无价,头颅有价,死何憾乎!虽然,死则死耳,死必死得清白,而不作糊涂之鬼。兹当贵部尚在容忍之日,余不能无一词以辩,是以在将死未死之前,披肝沥胆而自为之供,所以答贵部者,亦即所以告社会人士知余死之而不冤也。”又:“ 秦桧,误国之大奸也,究无通敌作伥之史证。而今日之 汪精卫则不然,居然将欲欣膺伪命,袍笏登场矣。是则 汪精卫已由 秦桧而进一步作 刘豫受金主齐王之封矣。以奸恶如刘豫者,而欲国人不反对,是则除非将 中国人皆杀尽,方可安享其永久之禄位。否则, 中国如尚有一人,必将誓死以反对。余固 中国之一人耳,贵部即能杀余一人,其如中国尚有四万五千万人何!”又:“ 嗟夫!余今既不能逃避,又不能屈服,惟有作待死之囚矣!余知余如果因此而死,余兄在远闻耗,必曰:‘佳哉吾弟!复何怨?朱子之死得其所也。’余妻亦必忍泪强笑而告诫 余之幼子曰:‘汝父因不愿作 亡国奴死,汝如长大,必当复此不共戴天之仇!’余子虽幼,将亦雀跃而舍余妻曰:‘阿父虽死,犹是 中国鬼也!中国不亡,魂其 歆格,尚飨。’至是 余之英灵,必将 彪炳于云霄之上,而 与日月争光,照遍全 中国任何黑暗阴霾之面,而追寻文文山, 李若水之魂,相与共话亡国之痛矣! 言尽于此,即此可代遗嘱,如天道不灭,正气犹存, 彼苍者天,其必佑我。……余生作庸人,死作鬼雄,死于此时此地,诚 甘之如饴者矣。”

被暴徒狙击

这篇洋溢着 民族气节,对汪伪极尽讽刺之能事的文章发表后, 1939年秋的一个下午,朱惺公从盘汤弄(今 山西路 南京东路)寓所步行去报馆时,突然被暴徒狙击,弹中 太阳穴而死。他的遗体,后来葬于沪西 虹桥烈士丛墓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