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社会学侧重于探究灾害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特点和规律,可从两个层次分析。一是灾害与人的关系。人是灾害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的直接承担者。二是灾害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由人群(集合体)构成的,它有自身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及运行规律。在分析人与灾害关系之后,更要着重分析灾害与社会的关系,也要从灾害对社会发展(人和社会)的影响(正面和反面的)及社会发展对灾害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气象社会学和地震灾害社会学这两种灾害社会学就是依上述路线进行的(克里普斯,周运清,2004)。
(1)灾害与人的关系:是指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灾害影响着人,人也影响着灾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灾害对人的影响,会对人造成灾害,也能客观上锻炼人,使人在灾害面前成熟起来。在消极影响方面:灾害最直接的社会后果是对人的伤害。历史上对灾害的记载多限于灾害发生的时间、波及区域范围及伤亡人数,当今同样将伤亡作为灾情的基本事实。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发现灾害对人的伤害是多重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应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思想因素构成,这3种都可能受到灾害的伤害。人的生理包括感觉、运动和联络器官,反映了人的生物性。生理伤害包括①灾害本身所带有的实体性物件或环境气象因素直接对人体所伤、洪水、地震、雪灾等;②灾害不能直接作用于人而是通过中介物对人造成伤害。如地震致房屋倒塌压伤亡死;③由两种情况交叉作用对人产生伤害,在同一种灾害中既有直接又有间接伤害,火灾直接致人死伤,也能因火引起房屋倒塌致人伤亡。
心理伤害:人的心理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很少直接被灾害中的实体物件所伤害。但是,人在灾害中受到生理伤害或某种威胁时,危及生命或身体健康时,心理伤害就会产生。地震对心理伤害的表现有极度的痛苦感,强烈的情绪变异(悲痛、恐惧、愤恨、心慌意乱、发火生怒、痛不欲生等)和心理行为严重失常。
思想伤害:思想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件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是人的意识中较稳定的部分。灾害一般不会伤及人的思想。但是,当灾害特别严重,巨死巨伤,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遭受毁灭性破坏,加上救灾不及时等,人的思想也会受到伤害,如活不下去,悲观失望,这就是灾害对人的思想和意志的伤害。
分析认为,灾害伤人,也锻炼了人,更加成熟起来,其主要表现是①在灾害打击中,人对灾害的认识加深,观念成熟,历史上的盲目迷信,认为是上帝的惩罚。随着社会发达进步,人对灾害的形成、造成的后果的认识更加科学,为人类防御灾害提供了科学指导;②在灾害的打击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从消极心理建立了信心和勇气,正视灾害的客观必然性,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地与灾害展开斗争。
人对灾害的影响:就人对灾害的影响方面,由于人自身的需要和短见加剧灾害的发生和影响,无节制的开发和掠夺,破坏了大自然内部、人与自然原有的平衡状态,不断产生新的灾害,导致灾害越演越烈的趋势。人在灾害的关系中,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想方设法减轻灾害,进行灾前预防,发生时进行救援和自救,发生后人们努力消除灾害后果,尽快恢复重建。
(2)在灾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有积极和消极方面。一方面灾害破坏了社会结构和功能,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磨炼了社会,促其成熟。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会就是遭受灾害打击之后顽强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从而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包括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忍耐能力等。中国历史是一部人民与灾害抗御和克服困难的历史。
社会发展对灾害的影响方面,一方面社会发展程度的日益提高,客观上加剧了灾害带来的后果(生命线大工程破坏后果),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又能提高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重新构建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状态。
(3)防御灾害的社会对策:防灾减灾对策是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防灾减灾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成就,提高防抗救减灾害的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防灾减灾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防灾阶段包括监测预报和防御。监测灾害的意义在于掌握灾害的形成与发展的演变动向,为预报提供可能。灾害的预报即对即将发生的灾害,通过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和社会提出预报,告之灾害即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等级大小,及可能的破坏范围和强弱,其意义在于,提醒和要求政府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备灾活动。防灾指灾前的备灾和应急准备。3个阶段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结果和目的,监测预报的最终目的是做好防御工作。第二阶段是抗灾救灾,尽可能保护生命和财产,减少损失,体现了人与灾害进行的直接、面对面的斗争。消除灾害后果和重建阶段,其目的在于保证灾区人们继续的生存,给予物质、人力资金、精神的支援,以谋求新的发展。
国家灾害防御对策,包括多方面内容的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防灾减灾计划纳入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这是制定和实施灾害综合防御战略的基础。从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和整个国民素质等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的能力,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从被动承受灾害和主要依靠灾后救援的时期,逐渐进入了主动防灾减灾的时期。从防灾救灾的组织上看,综合防御战略是全面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从其手段上看,综合防御战略提倡全面使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体制手段。从防灾减灾目标实现方式上看,综合战略不仅重视灾时灾后的防抗救工作,而且重视灾前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灾害、对待灾害和防范灾害的发生和扩散。因此,我国的综合防灾减灾战略,体现了全面、综合、整体的理论观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防抗救减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