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恒

毛大恒

中文名 毛大恒
教学职称 教授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中南矿冶学院
目录导航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名称 1.材料成形理论与工艺 2.摩擦润滑理论与润滑剂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的意义

连续铸轧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短流程工艺。它具有投资省、髙节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铝热带坯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21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尝试将连续铸轧技术引入到镁合金板带制备中,并获得初步成功。电磁铸轧和快速铸轧是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针对普通连续铸轧存在的不足而开创的新技术,其成功研究将为提高铝、镁合金带坯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强化运行对润滑剂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我国在高性能润滑剂的研制和生产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高性能的润滑剂基本上被国外产品所垄断。课题组对金属塑性加工和设备高速、高温、重载运行下的摩擦润滑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高性能润滑剂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发了系列金属塑性加工多功能助剂和高性能二硫化钨润滑脂,其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到欧、美各国。该研究对打破国外垄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

1、通过在常规铸轧环境中输入多频组合电磁场能量,揭示铝、镁熔体[铸—轧]流变行为中由此出现的新机制和规律,完善和发展铝、镁合金连续铸轧理论。

2、突破传统铸轧的工艺规律,实现高效制备铝、镁合金带坯的技术突破。

3、对亚微米WS2在高温润滑剂中的分布状态、抗氧化性、以及抗摩、减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新一代高效润滑剂。

研究内容

(1)研究铝、镁合金在电磁场作用下的三维流场、温度场、流变场以及热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

(2)研究铝、镁合金在铸轧过程中施加特殊组合磁场后的形核、晶核增殖、晶核长大机制和杂质迁移规律;

(3)研究特殊组合磁场对铝、镁合金在近终成形中表面膜的形成和各种宏观缺陷(表面裂纹、氧化膜折裂、热带、气道等)的影响规律;

(4)研究工艺参数与电磁场形态、场强参数在不同匹配状态下对铝、镁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获得理想宏微观组织结构的工艺规范;

(5)电磁场铸轧和快速铸轧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6)润滑膜动态结构及摩擦表面物理化学行为;

(7)研究不同极性基团、不同分子链结构油性添加剂的复合润滑功效及其机理;

(8)研究纳米二硫化钨与基础油、油性剂、极压剂分子间的耦合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项目

科研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费(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镁合金薄带电磁场铸轧 国家973计划子项内容(2007CB613706) 2007∼2013 40 课题组长

先进连铸轧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8∼2011 110 课题组长

铝带坯电磁场铸轧装备与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厂校协作 2006∼2008 120 课题组长

大铸锭能量传输与微观缺陷的产生 国家973计划 2005∼2010 162 主要研究人员

高性能润滑脂研制 厂校协作 2006∼2009 5 课题组长

荣誉记录

科研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等级 获奖时间 级别 排名铝带坯电磁场铸轧装备与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2 国家级 2单辊驱动理论与技术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6 国家级 8电磁场铸轧设备与工艺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1 省部级 2金属塑性加工润滑机理研究及系列润滑剂开发与推广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 省部级 3 铝板带箔轧制及铜管棒拉伸系列高效润滑剂研制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省部级 3铝合金超常铸轧技术与设备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省部级 5巨型 精密模锻 水压机高技术化与功能升级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省部级 11铝合金快速铸轧新技术与设备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省部级 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