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醋酸梭菌

目录导航

菌落形态

热醋酸梭菌是由Fontaine等首先分离出来的,它的特征描述如下:

产 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严格厌氧。营养细胞培养72h达0.4μm。芽孢圆形,生于尖端,产芽孢时菌体稍膨胀。琼脂上菌落圆形、光滑、不透明。液体培养基中未见运动。用Grag鞭毛染色法显示周生鞭毛。在有氧琼脂上不能发育,穿刺培养时只在深部生长,不液化 明胶,凝聚蛋清蛋白,还原 硝酸盐成 亚硝酸盐,但不能进一步还原成氨 [1]

生物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55~60℃,最高约65℃,最低约45℃。耐热性试验证明,100℃8h或120℃15min处理后仍能存活;但100℃17h或120℃30min处理后致死。

能利用 葡萄糖、 果糖、 木糖和 半乳糖,微利用 D-阿拉伯糖和 甘露糖,不利用 棉子糖、 L-阿拉伯糖、 鼠李糖、 菊粉、 糊精、 糖原、 淀粉、 纤维素、 半乳糖醇、 甘露醇、 甘油和 L-乳酸。

代谢特点

热醋酸杆菌进行厌氧发酵,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将1 mol 己糖(六碳糖)转化成3 mol的醋酸,而酵母和醋酸杆菌只能转化成2 mol;在厌氧条件下(不通风搅拌)由己糖转化成醋酸一步完成,不需经过乙醇发酵;耐高温;也可以利用戊糖。热醋酸梭菌在发酵糖类时,可以将C0 2还原成醋酸,该菌没有 氢化酶活性,不能利用氢气。CO 2是通过甲酰四氢叶酸(THF),和类咕啉蛋白形成醋酸的 [2] 。其发酵可用下列简式表示 [3]

C 6H 12O 6+2H 2O→2CH 3COOH+2CO 2+8H + +8e -

2CO 2+8H + +8e -→CH 3COOH+2H 2O

总反应C 6H 12O 6→3CH 3COOH

如果以戊糖为原料,则反应式为:2C 5H 10O 5→5CH 3COOH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