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诗学》从“小说的哲学分析”入手,将小说这个门类放在一种审美文化的大视野中,通过对小说本体论的重新认识,对小说的艺术进行诗学意义上的分析。与一般的小说论不同,《故事的诗学》强调“超越知识论、解构理论主义”的立场,倡导“回归生活世界、尊重艺术体验”的思想,对小说的诗学构成和内在价值重新予以考虑。为此,虽然《故事的诗学》在小说本体论方面作了多维度的考察,但在具体的理论阐释时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重点聚焦于小说民族志、小说历史学和小说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写作上,《故事的诗学》也尽可能让理论融通于具体作品的分析之中。
通过“故事的哲学”、“故事的经验”、“故事的品质”、“故事的本色”、“故事的伦理”等五个章节,对小说的艺术、小说本体论、小说历史学、小说民族志、小说伦理学等有关小说作品的新命题,结合大量的具体小说文本展开研究,进一步探讨小说艺术的诗性奥秘。关于小说的理论著作虽说有不少,但本书别开生面。主要有两点:1,从哲学到历史到伦理学等方面,展开“小说诗学的研究”,这在国内尚无有过。2,以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为主,使学术著作生动化、可读性强。
徐岱,男,1957年10月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县。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曾任原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0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多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斯沃斯莫学院,俄国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澳胡斯大学,日本神乃川大学,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中山纪念馆等,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自1981年起,已陆续出版了《艺术文化论》、《艺术的精神》、《美学新概念》、《艺术新概念》、《基础诗学》、《批评美学》、《小说叙事学》、《小说形态学》、《边缘叙事》、《体验自由》、《感悟存在》、《什么是好艺术》、《侠士道》、《审美正义论》等个人研究著作十余部。并在相关学术领域发表了两百多篇研究论文
第一章:故事的哲学——小说艺术论
第一节从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第二节信息时代的文化嬗变
第三节叙事实践的哲学分析
第四节关于故事的小说诗学
第二章:故事的经验——小说本体论
第一节后形而上学小说观
第二节从愿景说到语言论
第三节从幽默说到悲伤论
第四节从人学说到故事论
第三章:故事的品质——小说历史学
第一节小说与历史之间
第二节具有历史感的小说
第三节具有小说性的历史
第四章:故事的传承——小说民族志
第一节《石头记》与小说中国
第二节《西游记》与小说中国
第三节《金锁记》与小说中国
第四节《鹿鼎记》与小说中国
第五章:故事的德性——小说伦理学
第一节小说与乡情
第二节小说与友情
第三节小说与爱情
第四节小说与亲情
第五节小说与纯情
索引
后记感想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