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脚镇

屯脚镇

车牌代码 贵E
所属地区 贵州省兴仁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 屯脚镇
机场 兴义万峰林机场
政府驻地 屯脚镇大寨居委会
邮政区码 562307
面积 127.6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屯脚镇国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173个村民组,7120户,2006年人口31300人,其中农业人口27588人,非农人口3712人,集镇人口7348人。2006年全镇人均占有粮58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增长5.9%。农作物产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高粱等。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回、黎、彝、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3% ,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田14569亩,地12331亩,荒山12.5万亩,荒水1600亩,平坝面积12000亩。林地6800亩,草地(含田地草场)11万亩,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苡仁米、油菜、花生、西瓜、蔬菜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建成屯脚坝子、双龙坝子、鲤鱼坝子、喳啦坝子、长青坝子、塘湾坝子、马路河坝子、补齐坝子、纳英坝子、蚌街坝子等十大产粮区荒山宜种楸杉、泡桐、松柏、美国黑李之类经济果子等。广阔的草地荒坡适宜发展畜牧业,配合冷冻精液配种的畜牧品改,发展畜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矿产品资源

镇境内有矿床8个,其中金矿床3个,煤矿床3个,硅矿床2个,镇内有优质的煤炭资源,尤以马路河煤矿突出,其煤埋藏浅、煤层厚,探明储量达28亿吨,已建成原煤矿井3个,机械炼焦厂5个和洗煤场1个。

水利资源

鲤鱼龙潭水,水质清纯,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已投入使用的日供水100吨的鲤鱼龙潭水厂一个,并引入镇区,辐射率达97% 。

旅游资源

在集镇往东3公里的鲤鱼坝度假村和三角坝水库,民族风情浓郁,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市政府、屯脚镇党委政府曾依托该处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成功举办了兴仁市第一、二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贵州·兴仁市·鲤鱼“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兴仁市屯脚布依铜鼓文化节暨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拨赛兴仁海选赛屯脚分区赛、“四月八”苗族板凳舞大赛等节日。苗族拿绣领带堪称“中华一绝”,手工艺品制作精细,玲珑别致,是游客的首选商品。从鲤鱼坝往南1公里有水河寨天然溶洞群奇观;东南方6公里有马路河峡谷风景区和古战场遗址,有长青“小桥流水”布依风情园及大桥河田园风光;往西有古驿道和出土西汉文物遗址。屯脚镇境内现今保存下来的铜鼓有28面,2006年6月,省、州布依学会将屯脚镇命名为“布依铜鼓之乡”,“布依铜鼓舞”、苗族板凳舞、感恩舞、布依竹杆舞曾代表州市参加多次演出,得到了省、州、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地方特产

盛产优质米,俗称“屯脚米”,色、香、味俱佳,“屯脚耳块粑”远销贵阳、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独具特色、药食兼用的“双龙珍珠苡仁米”植株分蘖力强,结籽密集,产量高,亩产达1200斤以上。地方特产荸荠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清代曾为贡品。现已建成兴仁市野生荸荠有限责任公司;名特产蜂密坝壁梨,具有梨果大皮薄,肉质晶莹透亮,食之香甜可口,用刀去皮后24小时不变色等特点,食之胜蜜,清代曾作为贡品上贡,故有“坝壁贡梨”之美誉。享誉八方的苗族拿绣领带,工艺独特精美,拿绣领带作为“中华一绝”,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此外,还可以绣成背心、背包、马甲、手饰带等供应游客,既可收藏,又可以使用作装饰。

社会事业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8所;镇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9人,设置有规范的门诊部、住院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21个村安通闭路电视,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全镇,全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有农技站和农机站,有科技服务人员16人;有福利院一栋,进院老人3名;中小学均有专职体育教师和体育场所。

乡镇企业

屯脚集镇是黔西南州较大的集镇之一,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06年底,集镇内有私营企业近300家,其中酒厂8家,面粉加工厂40家,农机修理厂3家,汽车修理部16家,木材加工厂4家,农机具加工厂8家,砖厂1家,苡仁米加工厂186家,荸荠粉加工厂33家。有个体工商户200余户,有交易场所综合市场3个,年交易额达7.3 亿元左右。交通运输业发达,有大小车辆3000余辆,其中二轮摩托车1500余辆,三轮摩托车100多辆,四轮车(包括盘拖、小货、改型、大货、中大巴及加重六轮货车等)约2000辆,驾驶员约3200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粮食增长的前提下,优化作物布局,以经果林、烤烟、西瓜、荸荠、苡仁米为龙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和开发矿产品资源,抓住“结构调优”、“质量调高”的两个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根据各地的特点,实施各具特色的产业带:

中部产业带以蚌街、塘湾、九头、大坪地、马路河几个村为重点,建设经果林基地和西瓜基地。在塘湾马鞍山附近实施了5000亩经果林种植,品种主要有美国布朗黑李、金秋梨、黄花梨、枇杷、皇后桃、花椒等。2006年,西瓜种植已扩展到1200余亩,若保持市场环境价格不变,西部产业带以双龙、大寨、场坝3个村为主,发展苡仁米、荸荠种植加工业和运输业。双龙一带每年的苡仁米加工量都在1万吨以上,创利达200多万元,荸荠加工量每年在30吨左右,可创利10多万元。2006年发展苡仁米种植5500亩,发展荸荠1200亩,后受市场影响,荸荠仅发展600多亩。

南部产业带以新山、瓦厂两村为主,已实施退耕还林1441亩,发展养牛、猪等养殖业已达60多户,发展烤烟种植1600余亩。

东部产业带以坪寨、补齐、纳英3个村为主,依托煤焦资源发展采矿业,并组织劳务输出。2003至2005年共引进5个投资均在300万元以上的机械炼焦厂和一介洗煤场,。

北部产业带以鲤鱼、喳啦、大树、坝桥、青丰、光明、坡脚、屯上8个村为主,建设优质米生产基地,并发展旅游业。这一带山清水秀,无工矿企业污染,是屯脚优质稻米的生产地,同时,风光秀美的鲤鱼湖和浓郁的布依族、苗族风情,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

民风民俗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

屯脚镇屯脚镇兴仁市屯脚镇是一个多民族的故乡,距市区15公里,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9.3%,其中,苗族人口约占全镇总人口的36%。苗族同胞在这块肥沃的田土上世代劳作和生育繁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苗族婚俗、苗族拿绣、苗族手工艺品、苗族板凳舞为代表的苗族文化,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更是丰富多彩。

“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苗族同胞传统的“偿新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苗族同胞们都会把自家丰收的粮食、鸡、鸭、粑粑等拿到一个宽敞的地方,寨子老幼、亲朋好友集聚一堂,举杯同庆,载歌载舞,谈古论今,互祝五谷丰登、万事顺意。一齐来吃团圆饭,共同来“偿新”,分享丰收的喜悦。从2003年以来,屯脚镇党委、政府就充分认识到: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的少数民族地区,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既是发展区域文化、实现文化强镇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举措。

为把“八月八”这个苗族同胞的传统文化节日继承和发扬光大,从2004年4月开始,镇党委、政府就始终把举办好“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重点挖掘屯脚悠久、古朴的民族文化。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38余万元建成鲤鱼民族广场、鲤鱼寨门、拿绣领带厂、鲤鱼大道、观光小道、风雨亭、仙人桥、水车等;二是加大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组建鲤鱼村苗族文化发展协会,着力挖掘、整理、丰富苗族文化;三是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4户农家乐。向外界推介苗家饮食文化,同时增加了农户收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四是举全镇之力,成功连续举办了三届贵州?兴仁?鲤鱼“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向外界推介了苗族同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领导分工

胡光帅: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杨昌益:镇党委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主席,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分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付光翔: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社会事务、财政、统计、国土、安全生产、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李方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协助书记分管党建工作、主持纪委工作。分管党政办、组织人事、机关事务、工会、共青团、妇联、宣传、统战、老龄委、关工委、民族宗教、计划生育等工作

陈 凤: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分管政法、综治、信访、城填建设、整脏治乱、“一事一议”等工作

岑立阳: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协助书记分管武装、安全生产、工业、交通、通讯、和谐矿区建设等方面工作

张洪贵: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