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淀乡(Dalangdian Xiang)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南部,南皮县县境北部,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畔,东南与山东省相邻,境内建有大浪淀水库。大浪淀乡距首都北京234公里,天津148公里,天津新港185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95公里,距沧州市区20千米,紧邻京沪铁路,邯黄铁路,104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代码130927200:~201 叶三拨村 ~202 沙家坟村 ~203 朝阳村 ~204 旁立庄村 ~205 白塔寺村 ~206 祁家洼村 ~207 贾九拨村 ~208 五拨台村 ~209 陈六拨村 ~210 三合村 ~211 于十拨村 ~212 白小庄村 ~213 白吉屯村 ~214 马四拨村 ~215 段六拨村 ~216 叶辛庄村 ~217 杨庄子村 ~218 王环五拨村 ~219 后辛庄村 ~220 肖九拨村 ~221 何七拨村 ~222 年涝洼村 ~223 肖十拨村 ~224 刘八拨村 ~225 玉皇村 ~226丁庄子村~227 大七拨村 ~228 后屯村
1958年属店子公社,1961年建叶三拨公社,1984年改叶三拨乡,1995年更名大浪淀乡。
1997年,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万。
大浪淀乡下辖叶三拨、沙家坟、朝阳村、旁立庄、白塔寺、祁家洼、贾九拨、五拨台、陈六拨、三合村、于十拨、白小庄、白吉屯、马四拨、段六拨、叶辛庄、杨庄子、王环五拨、后辛庄、肖九拨、何七拨、年涝洼、肖十拨、刘八拨、玉皇村、丁庄子村、大七拨、后屯28个行政村。
大浪淀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远学寿光,近学青县,大干三年,建成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的农业布局。到目前,全乡共发展蔬菜面积12000亩,其中棚室6000亩,年创收额达2100万元,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特色乡”。以棚室为主的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并成为该乡一个强乡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淀乡得天独厚的农业灌溉条件和生态条件,孕育了品质优良的蔬菜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观光旅游和主导产业蔬菜生产于一体的蔬菜之乡。年供应商品鲜菜5000万公斤,食用菌2000吨,黄瓜、茄子、番茄为全乡的主导品种,商品量达到2300万公斤、1100万公斤和800万公斤,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大浪淀牌”蔬菜商标,以其质优、价廉的良好信誉,销往京津等各大城市和鲁北地区,受到蔬菜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南皮县大浪淀乡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400亩。地膜瓜菜4000亩,年产量l5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西芹、茄子、西瓜、葡萄等。基地环境经省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认证.产品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大浪淀”商标.并连续两年被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评为名优农产品。产品直销北京、天津等大型农贸市场及周边各县市。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投资5100万元。占地300亩的大浪淀蔬菜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蔬菜集散地。[1]
每年7、8月份,大棚蔬菜逐渐退市了,但在南皮县大浪淀乡大棚蔬菜基地之一的叶三拨村,记者看到,塑料大棚内一米多高的粗藤上挂满了红红绿绿的西红柿,身着碧绿外衣的大棚黄瓜长势喜人。
近年来,大浪淀乡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全乡已发展蔬菜1.4万亩,其中棚室菜8000亩,形成了一个环绕大浪淀水库的绿色屏风。目前,全乡年可供商品蔬菜10.5万吨,产值达7000万元,菜农年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大浪淀是个传统的农业乡镇,由于缺乏优势产业的支持,农民增收成为一大难题。“那时已经可以听到‘发展大棚蔬菜’的声音,但资金又成了无法克服的瓶颈。”大浪淀乡党委书记滕国强告诉记者。
1996年,大浪淀水库的修建,让大浪淀乡有了实现“蔬菜产业发展”梦想的起步资金。乡里为发展蔬菜的菜农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富裕村对种棚户采取定额补贴的办法一亩地给1000至2000元的补贴;差村对种棚户采取免收3至5年土地承包费的办法,甚至有的村菜农只要种棚长期不收承包费;乡里对新建棚室的农民,每个大棚补助300元。
棚建好了,乡里又从山东寿光、河北青县和县农业局请来了技术专家,长住在村里,从建棚到种植全程指导。
叶三拨村党支部书记叶丙军介绍,
村里第一茬蔬菜上市后,效益不错,一茬下来,一个占地1亩的标准棚净赚了7000多元。当年,叶三拨就发展种植户100来户。那几年,连在外打工的人也回来种菜了,木工、瓦工都转行了,村里也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全村近一半人都种上了大棚蔬菜。
全乡的大棚蔬菜产业也逐渐成形,已占到大浪淀乡农业收入三分之一,成为部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蔬菜产业容易受到气候、市场的影响,风险性很大,因此,政府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滕国强告诉记者。1998年至2003年间,蔬菜价格不断下滑,大浪淀的大棚蔬菜大量上市没有销路,当年成熟的黄瓜,靠乡政府机关干部出钱购买,才避免了灭顶之灾。
“那时候,乡干部全部成了‘菜贩子’,从老百姓手里5毛钱一斤买黄瓜,再3毛钱一斤往外卖。”滕国强给记者讲述着令人伤心的“笑话”。
为了提升竞争力,大浪淀乡开始在蔬菜无公害上做文章,建起了集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普示范园,高薪聘请专家驻乡技术指导,制定严格的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提升蔬菜质量。同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大浪淀”牌商标,成为“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被认定为第六、七届中国(廊坊)农产品及优种交易会名优农产品。
目前,全乡拥有8000多亩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区域达16个行政村,“大浪淀”蔬菜和北京四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场地挂钩协议,取得了进京通行证。
大浪淀的蔬菜出了名,销售渠道有了新的变化。“以前都是自己送到市场去卖,对于我们妇女也是个难题。现在菜商都跑上了门,在大棚里直接交易,我们都不用出棚了。”叶三拨村民叶祖云笑着对记者说。
到了蔬菜成熟期,每到早上和傍晚,在大浪淀乡的蔬菜大棚外都会停满了大大小小上门“求”菜的农用运输车。这些运输车把大浪淀蔬菜运往附近城乡百姓的餐桌。“大浪淀的菜就是好卖,就拿这黄瓜来说,一斤就能比平常的多卖1毛钱。这一批是我前几个月就预定好的。”一位泊头的菜商告诉记者。
多年来,全乡靠种植大棚蔬菜,让群众走上了发展绿色农业的致富之路。“种大棚都盖上了新瓦房,生活明显富裕了。赶上‘家电下乡’,这些大棚户又开始置办空调、冰箱了。”白塔寺村党支部书记杨学生说。
如今的大浪淀乡围绕大浪淀水库形成“千亩成方、万亩连片”的种植格局。并把销售网点辐射到京、津、鲁、辽等地,初步形成国内市场拉动本地市场、本地市场牵手千家万户的销售格局。大浪淀乡又计划把蔬菜产业作为优质资源对外开展招商引资,依托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技术发展本地蔬菜精深加工业。“目前,我们已与净菜加工企业达成共识,计划上马净菜深加工、鲜储项目。”滕国强告诉记者。 (郭 彬 刘 浩)
大浪淀水库位于大浪淀乡境内。大浪淀乡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南部,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畔,东南与山东省相邻。大浪淀乡距首都北京234公里,天津148公里,天津新港185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95公里,距沧州市区20千米,紧邻京沪铁路,邯黄铁路,104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大浪淀水库1997年1月建成蓄水后,从1997年至2007年十年间已累计向市区供水2.9亿立方米。
大浪淀水库水源为“引黄济冀”的黄河水,每年11—12月份由山东位山三干渠提水,经清凉江、南运河、代庄引水渠等进入大浪淀;补充水源为“王—大”引水工程的保定王快水库水;远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江水。“王—大”引水工程通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使水源保障率大大提高。保证良好的水质是水库管理工作重中之重。为有效控制水库来水水质,保证水库水不受污染和发生富营养化,保障向市区安全供水,供排水集团源水公司采取了多项得力的措施。库区安全按规定划定了保护区。2003年,水库管理处拆除了原来通向大坝的8座桥梁,封堵了3个路口,同时绕水库拉起围网,改变了以往人员、车辆在大堤上往来不断的局面,为封闭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在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一切影响大坝安全的活动,严禁一切破坏水环境的活动,严禁一切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几年间,通过加大库区巡逻管理力度,杜绝了无关人员在库区的活动,防止了工程设施和水质可能出现的人为破坏问题的发生,封闭后未发生一起涉水死亡事故。为了保证大坝安全,源水公司对水库大坝实行责任制管理,干部职工每人都有140米的责任段。要求责任段内无杂草、无浪窝、无积水、无垃圾,环境整洁。为了管护好大坝,广大干部职工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有的甚至放弃节假日休息,巍巍大坝留下了水库职工们辛勤工作的心血和汗水。绿化库区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工程安全,而且对库内水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自2003年开始,水库实施了库区全面绿化规划。几年来,通过发动职工植树、绿化开发等途径,共植树约20万株。库区内树木葱茏,满目苍翠,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对保证水库安全、水质安全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在水库内投放适宜鱼类使其自然生长,抑制水体内浮游生物过量繁衍,减少藻类发生,从而使水体保持良好水质,这一做法也收到预期效果。在城市地上水源地保护方面,这些年水库管理者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由于各方面的措施的到位,库内水质各项指标不断得到改善,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以上水质标准,优于饮用水水源地的III类水质要求。大浪淀水库已经成为我们的母亲湖,水质可以放心饮用,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的需求,为沧州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