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中文名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外文名 AdamZagajewski
逝世日期 2021年3月21日
代表作品 《公报》、《肉铺》、《画布》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1945年6月21日,扎加耶夫斯基出生于波兰东方名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雅尔塔会议后,利沃夫被割让给苏联,出世刚满的四个月扎加耶夫斯基随全家迁居西里西亚省的格里威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1]

中学毕业后,扎加耶夫斯基进入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

大学毕业后,扎加耶夫斯基开始写诗,成为波兰1970年代上半叶出现的非官方文学运动“新浪潮派”的代表人物。此外,他先是在一个冶金学院任教,后到一家文学刊物做编辑,直到因参与政治抗议活动被除名。[2]

1972年至1978年,扎加耶夫斯基先后出版诗集《公报》、《肉店》、《信》。并于1975年在日内瓦获科希切尔斯基基金会国际文学奖。

1979年,扎加耶夫斯基赴德短暂居留并从事写作。

1982年,因团结工会争取权利引发的“工潮”,波兰当局发布戒严令,作为异议诗人,扎加耶夫斯基虽未受到监禁,但仍因“个人原因”,被迫离开“营房般阴沉”的波兰,移居巴黎。在法国,他迅速加入到波兰移民知识分子的圈子,参与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同年出版诗集《多重性颂》。[2]

1983年起,扎加耶夫斯基便往来于法国和美国之间,靠在美国大学教授诗歌课程和写作收入生活。[3]

1985年,出版诗集《去利沃夫》、《震惊》。

1988年,扎加耶夫斯基获纽约绿色回声奖。

1990年至1997年,先后出版诗集《画布》、《火地岛》、《神秘学入门》和散文随笔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并分别于1995年获纽约古根海姆奖学金,1996年获斯洛文尼亚瓦伦西亚国际文学奖。

2000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另一种美》。同年在瑞典韦斯特罗斯获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奖。

2002年,扎加耶夫斯基回到波兰,定居古城克拉科夫,同年获得慕尼黑霍斯特·边克奖。[2][4]

2004年,获得由美国《今日世界文学》颁发的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2010年,扎加耶夫斯基在意大利特雷维索获欧洲诗人奖。次年出版诗集《无形之手》。

2014年,扎加耶夫斯基获得中国《诗歌与人》杂志主办的第九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4]

个人生活

扎加耶夫斯基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曾是中学校长,父亲是工程师、教授,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有成为诗人的理想、文学修养极好。[2]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出版时间
《公报》 诗集 1972
《肉店》 诗集 1975
《信》 诗集 1978
《多重性颂》 诗集 1982
《去利沃夫》 诗集 1985
《震惊》 诗集 1985
《画布》 诗集 1990
《火地岛》 诗集 1994
《神秘学入门》 诗集 1997
《无止境》 诗集 2002
《永恒的敌人》 诗集 2008
《无形之手》 诗集 2011
《团结,孤独》 散文、随笔集 1990
《两座城市》 散文、随笔集 1995
《另一种美》 散文、随笔集 2000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诗歌 2001

(以上参考[4]

创作特点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出版时间
《公报》 诗集 1972
《肉店》 诗集 1975
《信》 诗集 1978
《多重性颂》 诗集 1982
《去利沃夫》 诗集 1985
《震惊》 诗集 1985
《画布》 诗集 1990
《火地岛》 诗集 1994
《神秘学入门》 诗集 1997
《无止境》 诗集 2002
《永恒的敌人》 诗集 2008
《无形之手》 诗集 2011
《团结,孤独》 散文、随笔集 1990
《两座城市》 散文、随笔集 1995
《另一种美》 散文、随笔集 2000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诗歌 2001

主题

风格

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存在一条主线,以对不合理社会制度与秩序的反抗始,到与世界和上帝的和解终。作为在“新浪潮”这一非官方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的早期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成功地担当了为一代人发言的角色,而写诗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政治制度进行大辩论,对那些空洞的修辞进行嘲弄、暗讽和戏拟。德国短暂居留期间,当他终于得以远距离反观祖国波兰的社会现实和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时,他开始感到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只是某种精英分子的“空谈”,且不论他如何深地介入到人们的反对和抗议者活动之中,他们要求他的总是更多。他突然意识到:如此深陷一种“反对者的热情”,他在诗歌写作上的创造力会不会开始枯竭?扎加耶夫斯基由此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成为“有别于异议者的异议者”。扎加耶夫斯基告别了仅仅是作为抗议写作的诗歌,而坚持在个人对世界外在的关注和内在的审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1]

作为一个来自“第二欧洲”的流亡作家,扎加耶夫斯基天然就带有一种道德遗产和一颗“黑暗的心”,他被要求讲述他的历史和记忆。对扎加耶夫斯基来说,写作诗歌也是他不间断地表现个人经历和民族历史的一种尝试。作为二战后出生的一代。扎加耶夫斯基未曾经历那个最为残酷的年代,但这个年代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里。他那首被当作所有移民和流亡者的圣歌而广泛流传的《去利沃夫》,就复苏了他对在婴幼时期被迫离弃的家园的回忆。他“回忆”历史的疼痛,试着从中找到某种人性的东西,并将历史转化为抒情,转化为一种悲剧性的愉悦时刻。他唤起了人们对已逝的天真与美丽、虽不完美但已被理想化的过去的想象。[1]

荣誉记录

扎加耶夫斯基师承切斯瓦夫·米沃什和兹别格涅夫·赫贝特以及宽广的波兰诗歌文化传统。他的作品既有“反讽”,一种对于世界审慎质疑而富于幽默的态度,又有一种对于历史和存在的信心。他的作品富于思想性,或说智性与思辨的色彩。他在诗中显示他的生活,又超越了纯粹的思辨。他思考怀疑与反讽的价值,划清诗歌的边界。他的诗辩更像是在防守,而不是在进攻。[2][5][6]

扎加耶夫斯基认识到“反讽”在对抗野蛮的、没有灵魂的官僚制度时也许是有用的,但反讽无法将人们带到高处,即使在“反讽”和“对抗”的同时,他也没有失去赞美的热情和能力。他摒弃了狂暴、夸张的牺牲姿态,而是以“安宁”和“平静”来对抗周围的一切。不停的漫游为扎加耶夫斯基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故乡的丧失,二是世界性眼光的获得。故乡的丧失可以通过诗歌的还乡来弥补;而在德语、法语、英语区的漫游生涯,则让他同时得到了三种语言文学的滋养这使他的个人风格与周围世界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开始强调世界的丰富性和具体可感的细节,以及日常经验的形而上学。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贴近生活真实,抛弃了语言中华而不实的成分,风格简洁、朴实,富于思想色彩。他善于把日常生活陌生化,在熟悉的处境中揭示新意,带来各种令人惊奇的效果。《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是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这个地球迎来新世纪的黎明之后所呈现的最有力的诗。在 “9.11事件”后第六天,《纽约客》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封底的位置发表了这首诗,使扎加耶夫斯基的名字一夜间在美国家喻户晓。无数悲伤的美国人捧着这首诗祈祷,无数悲伤的家庭把这首诗贴在了冰箱上。在灾难和希望、残缺和赞美之间的琴弦上行走,构成了扎加耶夫斯基内在的诗歌张力,那种平衡感也强化了他的音色。这是“发现”而非“发明”,是对世界矛盾本质的呈现而非评判。相应地,诗人在描写人类的处境时,既能深入其中透视,又能站在远处以略带讽谕的态度观望;在描写大自然的风景时,既能展示其辽阔的画面,又能保持细节的清晰。他的诗有着强烈的道德感、伦理感,同时有着很强的对审美超越、审美愉悦方面的追求,这两者在他笔下达到了精妙的平衡。[7][1][8]

人物评价

文学类
  • ▪2014    第九届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获奖)    
  • ▪2010    欧洲诗人奖    (获奖)    
  • ▪2004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International Neustadt Prize     (获奖)    
  • ▪2002    慕尼黑霍斯特·边克奖(Horst Bienk)    (获奖)    
  • ▪2000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奖    (获奖)    
  • ▪1996    斯洛文尼亚瓦伦西亚国际文学奖(Vilenica)    (获奖)    
  • ▪1995    纽约古根海姆奖学金( Guggenheima )    (获奖)    
  • ▪1988    纽约绿色回声奖(Echoing Green Prize )    (获奖)    
  • ▪1975    科希切尔斯基基金会国际文学奖(Nagrod Kocielskich )    (获奖)    

(以上参考[9][4]

人物逝世

文学类
  • ▪2014    第九届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获奖)    
  • ▪2010    欧洲诗人奖    (获奖)    
  • ▪2004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International Neustadt Prize     (获奖)    
  • ▪2002    慕尼黑霍斯特·边克奖(Horst Bienk)    (获奖)    
  • ▪2000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奖    (获奖)    
  • ▪1996    斯洛文尼亚瓦伦西亚国际文学奖(Vilenica)    (获奖)    
  • ▪1995    纽约古根海姆奖学金( Guggenheima )    (获奖)    
  • ▪1988    纽约绿色回声奖(Echoing Green Prize )    (获奖)    
  • ▪1975    科希切尔斯基基金会国际文学奖(Nagrod Kocielskich )    (获奖)    

词条图册

“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诗中得以统一”——美籍波兰诗人、诺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

“扎加耶夫斯基之所以受到中国诗人和读者的特别关注和喜爱,除了他诗中优美、人性慰藉等因素外,也许更在于他那里所体现的作为一个东欧诗人特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承担的力量。”——诗人王家新[2]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贴近生活真实,抛弃了语言中华而不实的成分,风格简洁、朴实,富于思想色彩。——《诗刊》[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