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 孟德太平曹氏世居河南.始迁祖宋镇国天师贵传公,后周显德年间由河南卫府迁居今资兴市湖头村。越十七世至必华公徙居太平.今资兴市大坪村一带.。又称楚南曹氏。
开派嗣孙八房:仁、义、礼、智、信、荣、富、贵。
(派序)必如宗启(恭)文 廷希广道崇 庆世逢亨志 守惟心向含 洪正继……。
郡望:谯国郡
魏武帝 孟德堂号:蔡侯堂 三厚堂
横批:上蔡世第
佐魏大元帅 真一.义、礼二房于明永乐间迁居祁阳印塘村,后又有迁居沅陵者,余皆聚族于太平(大坪)。清乾隆3年(1738)联祁、沅合修族谱,嘉庆14年(1809)仍祁、沅合修,同治4年(1865)太平分修,1914年四修。注:礼祖房有部份在湖广填川时迁四川广安武胜县。
排行:
贵公光显文,永定怀安国,
德远源弥兴,景必如宗启,
邦廷希广道,崇庆世逢亨,
志守惟心向,含洪正继均,
甲第恢先绪,贤名振古今,
忠孝为家宝,节烈应时新,
慈祥联伯仲,意气重和平,
元良存大义,奕代允昌明。
(新)
仁伦宜蔚起 恩泽令久传
科教利宇宙 楚豫有雄才
才高八斗 子建二.宗义、宗礼二公于明洪武间迁居祁阳,宗义公居祁东印塘,宗礼公居祁南大花屯,后裔迁居五里山白茅冲。清乾隆2年(1737)、嘉庆12年(1807)义房与郴兴二次合修,而礼房不与。义、礼二房合修谱始于同治3年(1864)。
贵传公派下源流班行:
贵公光显文,永定怀安;国,
德远源弥兴,景必如宗启,
邦廷希广道,崇庆世逢亨。
义公派下旧班行:
宗恭文友曹,世大銮应臣,
志先克志守,惟心向含洪
,正继均宏进,建勋。
礼公派下旧班行:
宗启锦发思,彦祖成以忠,
有金茂文大,立玉相恒增,
含宏进建勋。
续增合派:
甲科恢令绪,贤智本超伦,
达孝为家宝,奇才作国宾,
慈祥联伯仲,意谊尚和亲,
元善诒谋久,绵延尽俊民。
文王子曹叔振铎,
仙府郴侯山西汉辅佐曹参,
佐魏总督元帅曹真,
才高八斗曹植,
谯郡令 曹玥
镇国天师 曹贵传,
富平侯曹文超 ,
彰德知府、江西右布政使曹隆
抗日殉国忠义将军曹向经,
镇国天师天师传天师曹贵传字元真,其先谯郡人也,世仕于汉,后世子孙还于河南卫辉府光荣里,隐居不仕。其后越唐而有珀为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封江国公,有汴为兵陪左侍郎封河南郡公一时显宦有足,纪为至后汉乾祐二年西京留守白文珂举祖贵仁为汝州都总管,袭契丹有功晋秩枢密院副使,我祖贵传,仁之弟也。目击后五代时朝君暮仇不愿仕宦,乃与陈希夷先生游得呼吸引气法后,与异人授以符绿行之乡里,屡有灵验乃于周显德间迁避于郡宁邑之湖头村卜宝瓶山为炼丹台,丹成一日尸解葬坪塘,结朝士人见骑骡足蹑一履间日曷往曰:我往郴侯山去,其人告诸子公相,相初未之信,乃往墓前,果见往城尽启只履遗废盖归。偕壻罗钟至郴侯山传祖已入洞中矣。传祖知子婿来,预使仙童侯洞门引二人俱入传祖童颜鹤发,恍然如生以左手拍子肩以右手拍婿肩。咸羽化洞中,不出乡人神之以其事语于上,上奏朝廷宋太祖乾德二年 敕封都尊谷尊介尊三位镇国天师。因立道场于郴侯山迄今石蹬骡迹具在,未可诬也。肯故老者云。南岳山曹天师府有铁鼓鍴其事词曰:昔是河南人 学传抚州法使衡山县留 南岳山石壁湖头村芧坪广福寺,宝瓶飞升境郴侯山内藏得道归洞府三位大天师繁子孙游南岳者俱刷墨刻师后屡救不爽。元末我乡遭逆贼陈友谅之乱华祖滴丁其先时郴侯众长段捷相公以华为天师之裔,欲藉庇护乃从白石寨请华父子诣郴侯山共保。首领以续人嗣及寨 长繁兵寇至,紫雾黑云笼罩,其顶只见云中一化人降衣道冠长发如戟仗剑指摩匕有战斗状,兵寇不能前举寨全保及明成化间隆祖守彰德府大旱三年,忽有一道士出云卖风云雷。隆祖知为异人敬礼之,因庇祈祷之大雨如云,越七日乃已。隆以金帛致谢,不受止取差一马出城二里许命差手牵马尾闭目一瞬须臾已到郴侯洞,名列仙禄。
(川渝版)天师像曹氏先祖于康熙初年即一六六二年奉旨由楚(湖南)迁蜀,应迁祖、应逻祖、应余祖、世龙祖迁入四川武胜(定邑)、逢启祖、守见祖、化王祖、守珍祖、志世祖、守炎祖、心臣祖迁入重庆合川。
分别有两次移民,一次为元末时期,自白石寨楚南曹氏分离,入粤者不下万家。第二次为明末时期,盐道打通(西京古道),前往广东做生意,盐道补给,一路在韶关、乐昌、清远等地留下村庄,其中有姓曹者,姓杨者,姓杨曹者,多出自楚南曹氏。
湖南图书馆收藏收录大量古书籍,其中包括湖南各姓氏的家谱,太平曹氏共有两个堂口家谱作为古籍被湖南图书馆收录保护。
[湖南资兴]大坪曹氏续修族谱十二卷·-民国8年(1919)三厚堂木活字本·-存7册·-存卷1、2、5~7、9。
档案号:277/1978
[湖南祁阳]三吾曹氏族谱二十一卷/(清)曹宏英等主修·-清光绪24年(1898)蔡侯堂木活字本·-存1册·-存卷1.
档案号:27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