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全书

阳明全书

中文名 阳明全书
作者 王阳明
目录导航

名书简介

      作者:王阳明

      类型:哲学论著

      成书时间:明隆庆末年(1572年)

背景搜索

      王守仁(1472-1529年),明代著名哲学家,同时又集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于一身。《明史》有传。原名王云,五岁时更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先世山东琅琊人。琅琊王氏曾经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是出于这个家族。明成化八年(1472年)9月30日生于浙江余姚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少詹事、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阳明很小就受到父亲严格的儒家教育。但他天性顽皮好动,喜好军事战争,善于骑射。有一次他平定叛乱后,有人挑衅,要和他校场比试射箭。结果他连发连中。其墓志铭上说他: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其行状上说他:“性豪迈不羁,喜任侠。”15岁随父游居庸关、山海关等要塞,亲眼看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京师的威胁。曾数次欲献策朝廷,被父亲制止。弘治元年(1488年)于南昌完婚,新婚之夜,他跑到铁柱宫和道士谈养生术去了,到第二天早上才回来。在次年返余姚途中于广信(今江西上饶) 拜见了娄谅, 听他讲授朱熹“格物致知” 的理论。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人,在北京父亲的官署里,遍读朱熹书。为了体会朱熹“格物致知”,他在衙门里“格”了七天竹子,没有领悟什么,反倒得了一场大病。六年、九年会试均落第,于是返回余姚以诗书棋自娱。不久听说边关告急,又开始在家里学习兵法。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正逢西北告急,上疏陈“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敷恩激怒、捐小全大、严守乘弊” 八事。弘治十四年(1501年)到安徽审查案件,事成游九华山,与道士谈仙。次年因病南 归,先后在绍兴阳明洞隐居养病。十八年在北京与谌若水结为好友,同倡“圣人之学”。

      正德元年(1506年),太监刘瑾(?-1510年)专权,矫诏逮捕戴铣等,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抗疏救援,“宥言官,去权奸”,“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要武宗“开忠谠之路”,触犯刘瑾,受廷杖,被打了40大板,贬为龙场(今贵州修文县治)驿丞。他在龙场自己搭了个草棚栖身,因为这穷荒之地没有书读,于是埋头温习旧学,“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后人称“龙场大悟”)。又创龙岗书院,为开化西南首举。次年应聘任贵阳书院主讲,开始宣讲“知行合一”,转学陆九渊,后自成体系。后调任庐陵知县,处理积压案件,整顿邮驿;制止苛捐杂税,禁止迷信神会。

刘瑾事败被诛后,王阳明得升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后调北京吏部任验封清吏司主事、文选清吏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佥都御史等。在巡抚南赣时,平定各地民变。但其军事成就最大的是平定宁王之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宸濠谋反,当时王阳明正率军去福建处理福州三卫军人谋叛事件,听到消息,在还没有接到朝廷命令时即返安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但是明武宗是一个非常荒唐的皇帝,想自己率兵去亲征平叛。结果王阳明已经把宁王宸濠给擒了。武宗很不高兴,坚持南下。还被太监许泰、张忠挑拨,猜疑王阳明。王阳明非但无功,反被诬参与宁王谋反,最后是太监张永设法相救才幸免于难。随即称病到西湖净慈寺、九华山等寺院去居住修养。正德十六年(1521年)开始在南昌揭示 “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6月在南京升任尚书,9月回家乡余姚,会集弟子74人,在龙泉山中山阁,宣讲“良知”之说,12月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此后6年,念父忧,服满也不回去做官,专事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9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做《中天阁勉诸生》写在墙壁上。嘉靖六年(1527年)8 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民变。这时他已经患病,

阳明先生·《行草手札》

      还是带兵出征。加上当地气候炎热,以致病情加重,全身脓肿。第二年秋平定叛乱。时肺病又加剧,11月29日(1529年1 月9日) 在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去世,年仅57岁。葬绍兴兰亭洪溪(1989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今绍兴市兰亭乡花街村), 谥文成。门人会葬千余人。每日来吊者百余人。

      他一生独特的经历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后世学者称为完人。《明史》上评说: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但王阳明死后,却遭诬陷,说其擅离职守,说他非议朱熹。明世宗于是追夺他的爵位,不许世袭。宣布他的学说是伪学严加禁止。但是打压并没有取得成效。其门生到处宣讲他的学术,广建祠堂、书院。在嘉靖三四十年间,阳明祠、阳明书院几乎遍布整个南中国。特别是在他生活和活动过的浙江、江西、广西、贵州等地。毛大可《王文成传本》引《勋贤祠志》云:“书 院七十五所,祠四百二十所。”王阳明门生、朋友、信奉者的这些活动,打破了朝廷的禁令,极大地扩大了王阳明的思想。在他们的努力下,穆宗时诏赠新建侯,谥文成。神宗时得从祀孔子庙庭。这时距王阳明死已经有56年了。

内容精要

      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侍御谢廷杰汇集王阳明的各类著作,以及钱德洪编的阳明先生年谱、王正亿编辑的世德纪、王阳明友人所写的阳明先生墓志铭、行状等,定名为《王文成公全书》,编为38卷,予以刻 印。主要包括《传习录》、《文录》、《文录续编》等。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分成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同徐爱讲论《大学》宗旨,阐述了他“格物致新说”和“心与理一”、“ 知行合一” 的思想。为门人徐爱、陆澄、薛侃所辑。正德十三年(1518年)初刻于江西赣州。中卷是与友人论学的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为一 体” 等思想。由门人南大吉所辑, 后经钱德洪改编。嘉靖三年(1524年)由门人南大吉和上卷合初刻于绍兴。下卷是与门人的谈话,由门人陈九川等采集,初名《遗言录》,后钱德洪加上自己及王畿所录,整理编辑成《传习续录》,其主要部分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刊刻于宁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胡宗宪将三卷合一刊刻,统称《传习录》。分三卷。

      《传习录》的“传习”出自《论语》的“传不习乎”。全书基本包括了王阳明主要的哲学思想。上卷是得到过他本人亲自审阅的。中卷的论学书信都是出自他的亲笔。下卷虽未经其本人审阅但也比较具体解说了他晚年的各种思想。并记载了他提出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

      王阳明的语录主要采用问答式,一是回答门人的提问。如其中有这样一段:“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一是先生步步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先生 曰:‘尔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作心?’对曰⋯⋯”

      《文录》包括了《正录》、《外集》、《别录》三个部分。为文人钱德洪编订。正录都是讲学明道的文章,共5卷;外集收集王阳明的诗赋等,共9卷。《别录》收集王阳明的奏折和公文等,共10卷。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于苏州。此后,钱德洪又收集了一些,编入《文录续编》,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其中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收在《文录续编》里的《大学问》。《大学问》是王阳明出征广西之前,录下的全面阐述他学术思想的著作。

专家点评

      《阳明全书》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与朱熹对立和非难。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阳明认为分经传本来就没有根据,也根本没有必要补写格物致知传。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放在“诚意”的前面;王阳明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来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他的心学体系。他的学说被称为“阳明心学”。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的主宰就是心,心的本体就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就是意,意之所在就 是物,心外无物。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致良知”说。这个良知,是存在人心中的天理,实际上是主观的道德意识,它既是是非标准,又是善恶标准,即真理和道德标准。但人欲会把人的良知掩盖。这就需要去“致”了。只要在“致”上下工夫去消灭人欲,才能恢复“良知”的本性。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是非善恶之心人人皆有,“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则,便是你的明师”。为了实现“致良知”他又提出了“致知格物”和“知行合一”。他的“致知”是要求事事物物和良知天理相符合,他的“格物”是要求正人心,去恶存善。他的“致知格物”是为了“致良知”,而不是要去探求客观事物。他的“知行合一”也是“致良知”的一种手段。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的宗旨。”他希望人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王阳明思想的产生,主要是明朝中叶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统治阶级也日益腐朽,昏君辈出、奸宦当道。他就遭遇到了明武宗这样的荒唐皇帝。虽为国家立下大功,几乎被陷害致死。地方民变不断,他也疲于奔命地四处征讨。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心不好。在如何整治人心的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他的哲学体系。他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这种暗无天日、无复天理的时代,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想归隐或信禅,就只能在良知里寄托自己的精神生命。

      王阳明的学说在明朝后期,广为流传。嘉靖、隆庆以后,王学几遍天下,蔚为大观。大有取代程朱理学之势。清初黄宗羲所著的《明儒学案》里,写“王门”弟子就用了20 多卷的篇幅。他把“阳明学派”区分为浙西王学、江右王学、南中王学、楚中王学四大支派。浙西王学是以王畿为首的“良知现成”派,江右王学是以王艮为首的“良知日用”派,南中王学是以聂豹、罗洪先为首的“良知归寂”派,楚中王学是以钱德洪等为首的“良知修正”派。他们从多方面发展了阳明学说。但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导致王学分化衰落。

      但是明末清初,顾宪成等众学者对他提出了很多批评。顾炎武更是把明朝灭亡与王阳明学说联系起来,认为王学的风行,是明末士风颓败,脱落名教的罪魁祸首。也有认为嘉隆间书院遍天下,处士横议,终至名教决裂,礼法荡然。王夫之认为王阳明把《大学》、《中庸》佛教化,说不屑与之以辩。清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大力提倡朱熹之学,王学逐步衰落。

      鸦片战争之后,王学奇迹般的得到了复兴的机会。可谓一阳来复。面对危机,无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心力即精神力的作用。在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传统思想寻求支持时,与王阳明学说发生了契合。王阳明思想中包含着的某些促进思想解放的因素,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康有为服膺陆王心学,认为宋明发挥心学,于士大夫确有所补。梁启 超在《康南海传》里指出:“先生独好陆王,以为直捷明诚,活泼有用。”梁启超自己更是称王阳明是“千古大师”、“百世之师”。谭嗣同也在其影响下写了《仁学》。

      由于孙中山、蒋介石对王阳明学说的提倡,阳明学说在中华民国时期的统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蒋介石还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到台湾后还把其驻地改称阳明山。并且对阳明心学提出了较系统的认识。有哲学史家说蒋介石是阳明学派在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阳明心学对现代的影响还集中体现在他对新儒学的影响。如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贺麟,这些新儒学的领军人物,无不是心学一派。他们把阳明学说在自己的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在日本阳明学派一直是作为与朱子官学对立的异端而发展,其间派别众多,思想活跃,学者辈出,为其近代明治维新铺平了思想道路。

妙语佳句

      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

      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