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旦月
拼音:dàn yuè
注音:ㄉㄢˋ ㄩㄝˋ
解释:汉许劭与其从兄靖有高名,喜论乡党人物,每月更其品题,人称“月旦评”。后因以“旦月”谓品评人物。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许劭〉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乃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 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许劭同县人李逵,正直有高尚的志气,许劭开始同他相好,后来两人有了矛盾,又与从兄许靖不和,当时的舆论对他不满。起先,许劭与许靖都有盛名,喜欢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换一个题目,所以汝南有“月旦评”的风俗。司空杨彪征召许劭,举方正、敦朴,征,都不应。有人劝许劭做官,他回答说“:现在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我想去淮海逃难,以保全老幼。”于是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至为周到。许劭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对我虽然很厚,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于是到曲阿投扬州刺史刘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孙策平定吴国以后,许劭与刘繇南逃豫章,死在那里,时年四十六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有名,汝南人称平舆有两条龙呢。
东汉许劭,汝南平舆人,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共好品评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后因以“旦月”谓品评人物。
旦评 月丹评 月旦 月旦堂 月旦汝南 月旦评 月评 汝南评 许劭评 许氏评 评月旦 高月旦[1]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陈叔明墓志》:“二子连环,高谈旦月。”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髯多鼻大能高兴,知不负我汝南评。”
唐 陆龟蒙《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心负云霄志,名高月旦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
宋 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月评依 许劭 ,文体慕 相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