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泌

中文名 李希泌
逝世日期 2006年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1918年8月26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少年时代曾在苏州跟从父亲的好友章太炎名下,得到文史研究之门径。1942年7月在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1942年9月-1951年7月在昆明创办私立五华中学任校长,曾当选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曾任昆明五华中学、腾冲商科职业学校校长,昆明五华学院董事。1951年9月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历任北京图书馆馆员、编辑、研究馆员,,《图书馆工作》、《联合目录》编辑、《文献》杂志副主编、《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副主编。是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副理事长等。文化部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隋唐史、近代史、亚洲史和文献学的研究工作。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11日不幸逝世,享年88岁。

长期从事中国图书馆史、中国藏书史、科技史、民国史方面的研究工作。1981年与张淑华合编《中国古代藏书及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收集自汉代以来的藏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发展史的主要史料,是研究公、私藏书和图书馆史的参考书籍之一。著有《健行斋文录》、《健行斋诗词》、《詹天佑和中国铁路》、《曲石精庐藏唐墓志》、《护国运抵史料》,译著《伊朗史纲》,点校《续补藏书纪事诗》、编校《唐大诏令集补编》等,书目文献出版社(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有《李希泌文集》。[1]

工作成就

李希泌先生五十年代未在国图联合目录组负责编写《解放前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共著录旧期刊一万条种,1961年出版,1979年再版,六十年代初完成《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稿,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局称这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第一种有关我国图书馆史的图书。图书馆界人士评该书为我国图书馆史料集成大全,各大学图书馆专业均将此书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

1954年负责筹备詹天佑生平业绩展,在此基础上写成《詹天佑》,《詹天佑与中国铁路》等专著。先生是我国研究詹天佑的专家。

八十年代后李希泌先生科研重点侧重在整理古籍方面,1983年受上海古籍出版社委托,整理《唐大召令集》,对旧版进行校堪与标点,另又进行了增补,整个工作历时五年,现已出版,该书被评为优秀图书,与此同时,参加了审定《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稿件的工作。

李希泌先生对我国近代史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写了许多有影响、有份量的文章,如《论辛亥革命的两种起义方式》,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邹容、刘静庵、李烈钧等人的传记,均在《人物》杂志上发表。1985年编《护国运动史料》上下二册,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历史界的重视和好评。

李希泌的译著还有《伊朗史纲》,1958年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再版,这是第一本中文伊朗史,各大学历史系列为学生学习亚洲史必读参考书。

李希泌先生晚年身患疾病,依然笔耕不辍,写了许多文章,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尽职尽责,多次为图书馆事业提议案,呼吁社会重视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物作品

主要著作有《詹天佑与中国铁路》(1979)、《我国古代藏书及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1981)、《健行斋文录》等。译著有《缅甸》(1956)、《伊朗简史》(1979)。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