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乡位于 永嘉县北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楠溪江七大景区之一——四海山森林公园的山脚下,距县城56公里。东北毗邻黄岩地区,东南与 岭头乡为邻,南与 鲤溪乡接壤,西与 黄南乡、岩坦镇连接,北与仙居县交界,县道仙清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该县通向台州的东大门,全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达到1.1万,下辖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辖区内溪流交错,水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达9600千瓦,是该县有名的“小水电开发之乡”。
![]() |
![]() |
![]() |
![]() |
张溪乡图册(5)张溪乡,位于温州永嘉北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楠溪江上游,东邻台州市黄岩区,西连岩坦镇,北接仙居县,南与鲤溪乡接壤,县道仙清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永嘉县通往台州的东大门。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全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总人口11092人,下辖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张溪村,距县城上塘镇56公里。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035万元,人均收入5400元,为温州市139个欠发达乡镇之一。
境内气候温和,宜居宜游宜业。全乡地势以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95%,耕地占3%,溪流为2%,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常年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902.5mm,无霜期21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旅游、度假、休闲、定居的好去处。
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楠溪江七大景区之一的四海山森林公园,它以“林海、云海、雾海、雪海”奇观而名扬天下,被誉为“温州市十大避暑胜地之一”,它更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游客流连忘返;有堪称楠溪山地民居之典范的古村落——林坑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内古屋傍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结构独特,造型各异;有民俗风情独特的畲族聚居村——小长坑民族村,村内风光优美,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犹如一幅休闲和谐的山水画卷;有建于东晋年间的永嘉至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佛教建筑群——云居禅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寺内尚存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资料,有宋理学家朱熹诗志签诗语兰本一套和清代圣旨铜钟、清石碑、石香炉及其他文物等;有传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诞辰地——南正尖广福寺,每年六月初一,台州宁波等地信徒前来朝拜的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一万多人。
境内生态绝伦,森林植被茂密。林地达1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2%,空气清新,特别是负氧离子含量高,长期居住利于健康长寿。常年居住在张溪村人的张爱香老人今年已116岁高龄,六世同堂,其乐融融,身体仍很硬朗,被誉为“浙江第一寿星”。
境内物种丰富,动植物类繁多。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香果树,二级保护的鹅掌楸、金钱松、花榈木、厚朴,三级保护的黄山木兰、紫茎、短萼黄连、长序榆。珍稀树种有浙江水青冈、华东野核桃、三尖衫和华西枫杨等。名贵的中药材随处可见,堪称天然药库。珍禽异兽就多达百种以上,其中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有8种。有出没林间的野猪、黄麂、豺狼、金钱豹、云豹、黑鹿、梅花鹿、穿山甲各獾,有树丛间觅食的雉鸡、竹鸡、斑鸡、啄木鸟,还有天上盘旋的山鹰,地上爬行的蛇以及溪涧中蹦跳的石蛙等等,一年四季,人们都可听到动物们演奏的交响乐曲。
张溪境内溪流交错,水力资源丰富。现建有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达9600千瓦,是永嘉县有名的“小水电开发之乡”。其中毛竹水电站曾是浙江省最大的股份制水电站,毛竹水库还是很好的娱乐休闲垂钓基地。每当假日,游客远离喧哗城市相约而至,放松心情尽享大自然和谐优美之环境,体验垂钓之乐趣,更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境内耕地有限,特色农业凸显。全乡耕地面积仅为7104.5亩,其中水田面积3578亩。近年来已形成“一蔬二果三畜牧”的农业发展模式,现拥有4000余亩高山杨梅基地,600余亩茶园基地,800余亩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以及白鸽、七彩山鸡、鸭、羊、牛、猪等饲养基地。相继成立了金竹溪杨梅合作社和深固坑草药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业取得较好成效。
今后五年,张溪乡将立足资源优势,审时度势,树立“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强乡”发展战略,以创建绿色生态和谐宜居张溪为目标,进一步开发自然景观、挖掘人文资源,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融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逐步构建“娱乐、休闲、度假、健身”为主的特色旅游,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张溪特色和资源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促进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 |
![]() |
![]() |
![]() |
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楠溪江七大景区之一的 四海山森林公园,它以“林海、云海、雾海、雪海”奇观而名扬天下,被誉为“温州市十大避暑胜地之一”,它更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游客流连忘返;
堪称楠溪山地民居之典范的古村落—— 林坑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内古屋傍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结构独特,造型各异;有民俗风情独特的畲族聚居村——小长坑民族村,村内风光优美,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犹如一幅休闲和谐的山水画卷;
建于东晋年间的永嘉至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佛教建筑群—— 云居禅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寺内尚存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资料,有宋理学家朱熹诗志签诗语兰本一套和清代圣旨铜钟、清石碑、石香炉及其他文物等;
传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诞辰地——南正尖广福寺,每年六月初一,台州宁波等地信徒前来朝拜的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一万多人。
张溪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7510 |
男 | 4035 |
女 | 3475 |
家庭户户数 | 194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7401 |
家庭户男 | 3951 |
家庭户女 | 3450 |
0-14岁(总) | 1641 |
0-14岁男 | 926 |
0-14岁女 | 715 |
15-64岁(总) | 5110 |
15-64岁男 | 2707 |
15-64岁女 | 2403 |
65岁及以上(总) | 759 |
65岁及以上男 | 402 |
65岁及以上女 | 357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7273 |
总人口 | 7510 |
男 | 4035 |
女 | 3475 |
家庭户户数 | 194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7401 |
家庭户男 | 3951 |
家庭户女 | 3450 |
0-14岁(总) | 1641 |
0-14岁男 | 926 |
0-14岁女 | 715 |
15-64岁(总) | 5110 |
15-64岁男 | 2707 |
15-64岁女 | 2403 |
65岁及以上(总) | 759 |
65岁及以上男 | 402 |
65岁及以上女 | 357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7273 |
张溪乡林坑村远景 林坑村
张溪乡 林坑村古村落位于仙清线公路沿线,与张溪乡政府驻地相距仅一公里,是一处难得的未被开发的旅游处女地,据相关政府网站统计 ,该村有住户180多户,678人口,追溯其历史,已有300多年,该村古村落依山而建,古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无序中显自然,变化中见统一,它没有深宅大院和文物遗迹,纯是一群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每座房屋造型各异,结构独特,有四合院、三合院、横屋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排拥有众多台门和水门的横屋,堪称楠溪江山地居民之典范,全村至今没有一座现代建筑,一座座古屋像一幅幅美丽的图案,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林坑古村落,她像一位美丽清纯的姑娘,藏在深山盼人识。
张溪乡 张溪乡位于永嘉县北部,地处楠溪江上游,东接岭头乡,南接鲤溪乡,西邻黄南乡、岩坦镇,北界仙居县,东北与黄岩县接壤,平均 海拔450米左右,常年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902.5mm, 无霜期21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林海、雾海、花海、雪海”而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七大景区之一的四海山森林公园。全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3020户,总人口11092人,拥有耕地面积7104.5亩,其中水田面积3578亩, 杨梅园面积2000余亩,茶园面积600余亩, 生猪养殖年出栏2000余头,家禽养殖2万羽。
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乡党委、政府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形成“一蔬二果三畜牧”农业发展模式,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一是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全乡共发展包括 茄子、 黄瓜、青椒、盘菜等品种在内的800亩 高山蔬菜生产基地。
二是发展杨梅基地,杨梅作为张溪乡的特色产业之一,其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成立了金竹溪杨梅合作社,金竹溪、黄届坑、毛竹的东魁杨梅基地已发展至2100亩,该品种杨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是一般杨梅的1倍多还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是开拓养殖基地;张溪乡已形成了以寺后、江潭、水景、小长坑、南正等村为主的养鸭、养羊、养猪基地。新增了上岙白鸽、陈周七彩山鸡等村养殖基地。张溪乡在重视规模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全乡禽畜的免疫工作。
四是发展 中药材种植业;以深固坑草药专业合作社为契机,继续扩大张溪乡以永嘉县林坑金星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规模。
四海山景区位于永嘉县北部,张溪乡西部,系 括苍山余脉,雁荡山支脉的延伸,山势起伏绵亘,海拔一般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最高的潘大尖山峰达1196.7米。景区特色:以其林海、云海、雾海、雪海等奇观而得名,森林面积3.8万亩,植被茂盛,气候温和凉爽。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了四海山森林公园。景区有“绿色宝库”、“清凉世界”、“世外桃源”、“动物乐园”之称,是浙南的重要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