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中文名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泉州)
举办地点 泉州
参赛范围 全国
目录导航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全国农民运动会创办于1988年,每4年举办一次,是全运会、城运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五大国家级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定期举办全国性农民运动会的国家,每隔四年一届,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的深切关怀。

农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

  会徽沿用往届农运会会徽的主体标识,由三个变形的字母“N”组成,分别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N”是农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农民运动会是全国农民的体育盛会,是为宣传贯彻党对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服务的。“N”变形似运动员奔跑和跨越的形态,体现了我国农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积极参与,象征着全国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三个“N”字采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天空、大地和庄稼,喻示农民体育植根于祖国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福建·泉州”,意为本届农运会200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

  “同同”身着绿色叶形兜肚,绿叶上配有农运会会徽,寓意农民体育植根祖国大地;头顶十片刺桐花瓣,

  寓意本届农运会红红火火、十全十美;脚穿海船形鞋子,寓意泉州拥有享誉中外的“海丝文化”,脚踏海浪激流勇进,寓意福建、泉州人民具有不断进取、敢于超越的精神;充满激情地张开双臂,寓意福建、泉州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右手高举东西塔形象的圣火,幻化成富有动感的“6”字造型,左手伸出大拇指,寓意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圆满成功。命名“同同”,取同心、同德、同根、同源之意;象征9亿农民同心同德奔小康,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盼统一之寓意,且与刺桐花谐音。

  入选会歌《风浩荡情飞扬》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谢万智作词,福建省歌舞剧院青年作曲家卢荣昱作曲。《风浩荡情飞扬》艺术地诠释了“拼搏、创新、和谐、小康”和“活力泉州、快乐农运”理念,突出“三农”特性,突出举办地泉州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着九亿中国农民对生活的激情。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会歌

  《风浩荡情飞扬》的歌词创作,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从“风”这个充满动感的字眼入手,让中国九亿农民的鲜活的群体形象站立起来,几个动词的使用,诸如第一段的“生”、“卷”、“舞”、“吼”充满了动态感,并有很强的扩张性,把“风”所具有的特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农村大舞台的朝气和活力,同时也把农运会赛场上的竞争、拼搏精神贯穿在其中,而第二段的几个动词“暖”、“飘”、“和”、“满”就柔性十足,与第一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艺术地诠释了“团结、和谐、小康”的理念。歌词也很好地突出举办地泉州鲜明的地域特征,比如“海峡西岸”“赛龙舟”等。

  会歌的曲由福建省歌舞剧院青年作曲家卢荣昱创作,他采用了阳光的大调式旋律,加上时尚的配器,一样震撼人心。歌曲的每个乐句前几个音都采用了长句式,而后面几个音符尾音上扬,使人在平稳的聆听中突然感受到跌宕起伏的听觉享受,很新鲜,犹如在平稳的行进中加入了戏剧的成分,让人有很强的聆听欲望,同时在行进的节奏中加入的密集型节奏,使每个句式充满了变化,让乐句的进行有了很强的推动力。这首乐曲基本上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主架构,加入现代流行节奏元素,积极营造出激情欢快的旋律个性和通俗易唱、便于流传的旋律特点。

  风浩荡情飞扬

  词:谢万智

  曲:卢荣昱

  风生起跑线,风卷龙舟浪,风舞秧歌步,风吼摔跤场。海峡西岸风浩荡,健儿拼搏情飞扬。奥运农运手牵手,金秋收获新希望。风暖草木绿,风飘稻花香,风和炊烟绕,风满归帆唱。神州大地风浩荡,无边沃野情飞扬。和谐中国抖精神,潇潇洒洒奔小康。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举办地和开闭幕时间

  福建泉州,2008年10月26日-11月1日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彰显“拼搏、创新、和谐、小康”主题,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特点,树立“活力泉州、人文农运”理念,展示福建和泉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风貌;突出“海峡两岸、同胞亲情”特色,推进海峡两岸体育与文化的交流,敦睦两岸亲情,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先进体育文化在城乡的互动、传播与扩散,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主题

  拼搏、创新、和谐、小康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举办理念

  力争把本届农运会办成运动成绩最好、服务质量最佳、展示形象最优、“海西”特色最鲜明的农民体育盛会。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四大特点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是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体育盛会。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是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实践中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

   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必将与泉州品牌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

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带来的机遇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机遇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机遇

   推动海峡两岸体育与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的机遇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规模

  包括台湾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千多名运动员参加,角逐两百多枚金牌和一等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和参与组织、前来观摩的各界人士将超过四万人,其中参加开幕式的人数将达四万人左右。与历届农运会相比,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无论是比赛项目、金牌总数,还是运动员人数,都将是最多的一次。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三结合

   把举办农运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把举办农运会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结合起来

   把举办农运会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结合起来

办好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优势

   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多方面的支援和帮助

   较坚实的经济基础

   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和人才

   较完备的比赛场馆设施和充裕的宾招资源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比赛项目

  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象棋、武术、中国式摔跤、风筝、钓鱼、龙舟、健身秧歌、舞龙舞狮、毽球花毽、自行车载重、民兵军事三项等15个大项目、180多个小项目的比赛。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主场馆

  海峡体育中心体育场、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

  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是由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承办、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8年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主场馆,是泉州市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建筑规模和影响力都创泉州历史之最。经泉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以BOT的形式筹集海峡体育中心建设资金。项目法人招投标后,福建省海峡西岸投资有限公司(海西公司)中标。2005年11月9日,海峡体育中心举行奠基仪式。中国农体协主席陈耀邦,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晓敏,为“海峡体育中心”奠基石揭彩。 2006年1月12日,海西公司按照市政府要求成立项目子公司--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有限公司(海体公司),全面负责场馆的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承办体育赛事、会议展览和商业演出等活动。2007年12月31日,海峡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全面完工,2008年3月31日,室外总体、配套项目等附属工程完工。2008年6月2日,海峡体育中心举行综合竣工仪式。

   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位于市区城东组团中心片区,东抵城市主干道安吉路和在建的市第一医院,西至福厦高速公路东辅路段,北邻城东中心大街和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用地面积约516亩,作为一场一馆、游泳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商务中心及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的建设用地。

  体育场总建筑面积40753 m2, 可容纳观众32000人,由法国何斐德设计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采用贴近自然的“半敞开半封闭”设计,四周布置了四个椭球型的观众棚,远望宛如蓝天下盛开的花瓣,在笑迎八方宾朋。为了让整个设计方案更具特色,设计师在体育场四周设置4根高达近70米的巨型灯柱,即保证了体育场的比赛光线,又使整个体育场显得气势宏大。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36030 m2,可容纳观众8188人,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设计师根据基地的特点及周边环境,创造出一种跨度合理、空间形式自由,富有现代化和鲜明个性的建筑造型,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破浪前行的航船”的美好寓意。体育馆分为比赛馆和训练馆两部分,馆内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国际、国内体育比赛活动,功能十分齐全,属国内一流的大型体育馆。

  商业用房总建筑面积22977 m2,由泉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分A、B、C三幢,其中A、B幢将作为发展用房,设有一层地下室作为停车库,C幢将作为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新闻发布中心。广场总面积29万m2,由泉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和泉州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其中有1个热身场、17个篮球场(其中灯光篮球场5个)、5个灯光网球场、10个排球场及大众健康路径等,由中国建筑总公司中标施工,福州三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标承担施工监理任务。

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金牌榜

  名次 省份 金 银 铜 总数

  1 福建 51 35 17 103

  2 广东 22 29 15 66

  3 北京 22 12 12 46

  4 上海 16 22 16 54

  5 天津 15 12 7 34

  6 湖北 14 18 15 4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