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11)2001年11月,云南大学与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丽江地区签订了联合创办丽江旅游文化学院协议。[6]
2002年3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开工建设,同年开始招生。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
2011年12月,学院接受并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
2014年5月,学院接受并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云南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学评估”。
2015年4月,学院接受并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云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5]
2016年,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获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院建设项目立项。
2017年4月,学院成为云南酒店教育联盟成员高校。[7]
2021年2月,经教育部审批,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正式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同时撤销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建制。[8]
2021年5月20日上午,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正式举行揭牌仪式。[4]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截至2020年11月,学院设有8个二级学院,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18个专业类。[5]
院系 | 专业 |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财会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学前教育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 |
外语学院 | 英语、日语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医学院 | 护理学、助产学、药学[9] |
院系 | 专业 |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 |
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财会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学前教育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 |
外语学院 | 英语、日语 |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医学院 | 护理学、助产学、药学[9] |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教师队伍1161人(折合1024教师数),其中专任教师886人,聘请校外教师275人。学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147人,副高级168人,中级330人,博士14人,硕士433人;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外籍教师2名;学校中青年教师中有33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10]
云南省优秀教师:林谋旺[11]、吴婷[12]
云南省级教学名师:郑思礼、傅剑平[5]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有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云南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云南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6门课程入选云南省一流课程重点培育项目。有专业实验室41个,基础实验室49个,实训场所57个, 多媒体教室197间。[5]
云南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旅游管理
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2010年)、旅游管理(2011年)、英语(2012年)
云南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艺术学院实践教学中心[13]
2016年,学院在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2项和个人三等奖1项。[14]
2017年,在云南省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学生获得了6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B类国家级一等奖1名、C类国家级特等奖1名、C类国家级一等奖5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云南赛区中,学生团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中, 23个参赛项目获奖(2金、10银、11铜),其中“半水山房”项目入围全国国赛并荣获国家级铜奖。。[14]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102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96项。[5]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与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相关行业、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41个,先后组建“大学英语实验班”、“洲际英才学院班”、“迪士尼班”、“达内班”;开展近20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或活动。[5]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联合丽江市政府在学院设立丽江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丽江市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5]
截至2017年8月,学院先后有36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80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丽江市旅游业态的创新与转型开发研究、丽江市及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信息库建设等课题,2016-2017学年,学院教师发表论文156篇。[14]
截至2020年12月,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75.9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00.5册;纸质期刊364种,电子图书568908册,共享云南大学图书馆大部分电子资源。[5]
学院校徽主要采用云南大学校徽设计方案,环形带书以“云南大学”的中英文字样和建校时间,云大中文标准字体为毛体,正中是“会泽院”线描图案,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923”字样,代表云南大学最初创建年份。下方标有旅游文化学院字样。[3]
自尊、致知、正义、力行、高远、务实、勤勉、卓越[3]
职位 | 姓名 |
---|---|
院长 | 钱金栿 |
党委书记 | 祁顺华 |
副院长 | 和少英、陈熹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官网[1]
职位 | 姓名 |
---|---|
院长 | 钱金栿 |
党委书记 | 祁顺华 |
副院长 | 和少英、陈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