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

中文名 雅俗
注音  ㄧㄚˇㄙㄨˊ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拼音:yǎ sú

  释义

  (1)指文雅和粗俗。

  《论衡·四讳》:“夫田婴俗父,而田文雅子也。”

  (2)指风雅之士和流俗之人。

  《后汉书·郭泰传论》:“林宗雅俗无所失。”

  详细解释

  1.??文雅和粗俗。

  2.??雅人和俗人。

  《晋书·段灼传》:“ 艾 ( 邓艾 )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李善 注:“ 王隐 《晋书》, 刘琨 表曰: 李术 以素论门望,不可与樵采同日也。《孙绰子》曰:或问雅俗,曰: 泾 渭 分流,《雅》《郑》异调。” 宋 柳永 《一寸金》词:“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故此在兵部乞恩,补了这边的缺,原只说来坐镇雅俗的,不想一到地方,就多事起来。”

  3.??指雅正的风气。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清风。”

雅俗词义辩解

??? ?? 雅俗是一对反义词,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两个概念,是在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研读之后,在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类与作品的赏析和评鉴相关的专业术语。“雅”,即为优雅、美好的意思,用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指代程度很高,相当于“极致”、“典范”等释义。与“雅”相对应的即为“俗”,其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代指该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质。

????? ? 雅是代指文学作品不受低级趣味的局限,而俗则是代指文学作品落于俗套且缺乏品味或较为普遍化、大众化。雅俗虽在所代表的含义与立场上处于相对面,却具有辨证统一的关联,且在特定情况下,雅俗可以互为转换,甚至在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可以出现雅俗共存的现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