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摊,是山西省
灵石县一带对 煎饼的方言称谓。是当地人们 非常爱 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食。传说这一天是 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 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 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保证 风调雨顺,获得粮 茂年丰。
根据自己口味,可选用 白面、 豆面( 小麦加绿豆、芒豆、 小豆等混合磨成的面粉)、杂面( 玉茭、高粱、黄豆等混合磨成的面粉)、 高粱面、细玉茭面等,加入适量的盐、葱末、
花椒面、韭菜、鸡蛋、胡椒粉等。
摊摊制作虽费时费力,但工序并 不复杂。 将上述材料用凉水和成 稀粥状。再用高粱穗棒做个丁字形“刮子”,将烧热的
鏊子抹上少许食油,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上面,用丁字刮摊成直径20至30厘米、厚度约2至3毫米圆饼(越薄越好),待稍干拿小铲翻过再焙一下,一张摊摊就做成了。就这样揭一张摊一张, 周而复始,直至将和好的面糊做完或够食而止。如果将凉调
绿豆芽或葱花酸菜等摊到摊摊上卷成卷食用,味道更佳。一般情况下如果吃摊摊,少不了要喝熬杂饭。熬杂饭类似 八宝粥,即将 五谷杂粮小米、小麦、豇豆、黄豆、玉茭等合在一起,再加些干蔓芹块,用铁锅熬成
稠粥即成。吃着卷菜摊摊,喝着熬杂饭,倒别有一番滋味在口头。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