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追求原创,保持独立,不营利、无稿酬。
【读品】是开放的团队,我们愿意和一切爱书、读书人结交朋友,共享读书的快乐。
这本刊物入选《南方周末》2006年年度致敬的两本网刊:《纵横周刊》《读品》,2007年年初,江苏人民出版社选辑出版专著。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品读“读品”
有这样一个团队唤为“读品”,将读书的诸篇评论、笔记、感悟定期结集成册,书名就起作《读品2006》,倒也相得益彰。《读品2006》卷首开宗明义,自表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公益项目,用来记录和分享各自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鼓励读书融入生活的姿态。
年轻人思维活跃,少了些沉沉暮气,多了些清新自然,打破了青年学人不可大言不惭作书评的陈腐清规戒律。公益项目则既摆脱了商业利益的挟持,又无需碍于学界友人的情面,可以免于进退失据,能够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团队的开放性也使迥然不同的文风、大异其趣的观点汇于一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凭借术业之专攻、阅读之精研,构成了这个精巧复杂的公共知识空间中的一个维度。这样,《读品2006》全书凡文、史、哲皆能立论成评,哪怕是政、经这类经世致用的“市侩”之学亦能阐释出不拘一格的别样味道来。
其实读书是件颇为优雅之事,即便是阅读那些艰深的学术著作,虽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可自得其乐。淘书、藏书、读书是雅,注书、评书、荐书就是大雅,既是优雅之事,无论阅读还是品评就大可不必一本正经、剑拔弩张,否则便实属大煞风景,不经意间打搅了兴致。如今生活节奏愈发加速,能挣脱电视或电脑的网络享受读书之乐已属不易,会以书评来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不求启迪他人,全当聊以自娱的人恐怕就更是日渐稀少了。以上种种姑且可以算是鄙人对“读品”二字的一点浅见或者偏见。
读品
中国人历来有读书之余批注、订正、评荐的传统。有些注疏和评点名气甚至超过了原著,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是一例,洋洋洒洒居然超过了散失的《水经》达二十余倍,可以说是极端的书评。《读品2006》没有这样野心勃勃的长篇大论,普通的精炼与浓缩也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它所要达到的境界是发散、超越和升华,当然在读者阅读原著前还能做些体外消化的工作。不过,为了达到无所不包的广博,《读品2006》多多少少牺牲了一些系统性,想一劳永逸地从中搜出独当一面、丝丝入扣的文献链条来的读者恐怕暂时要失望而归,这种功利主义的想法从内涵上来说就与“读品”有所冲突。但对于追求人文底蕴的读者而言,《读品2006》又是可以充分信赖的。读者们应该等待《读品2006》在头脑中慢慢沉淀、发酵、上瘾。
纵然《读品2006》所涉大多并非书商媒体广为炒作的畅销书,读者看过书评也未必会寻踪而去,觅得原书一睹为快,这些凝聚作者巧思的短小精悍的篇章,以独立的散文或随笔作品而论,依然具有阅读价值。当你觉得孤陋寡闻之时可以翻翻《读品2006》,仅作茶余饭后附庸风雅的谈资也好。当你苦于思维僵化、语言贫乏之时更可以翻翻《读品2006》,借鉴下作者们驾驭文字的才能。
《读品2006》里有书评者与原著之间的共鸣,屏息凝神听得见跳动的脉搏。《读品2006》是活的,会伴随着“读品”作者群的扩容一道成长,它的风格统一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每一个对健康文化有所期许的人士,都会希望“读品”作为一部书评集延续下去,作为一种读书和生活的态度传承开来,作为一个活跃的自由团体也能进一步发展。我们也充分相信《读品2006》并非心血来潮之作。“读品”短期内注定不会具备广泛的社会影响,从根本上讲还恐怕只是极少数青年知识分子自发的产物,但久后至少在象牙塔内应该还是能建立起一定号召力的。因为“读品”的作者群和读者之间,虽然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阅读背景,但却很可能具备相似的生活环境,没有比这更能吸引同龄的读者了。
当然,“读品”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尴尬和瓶颈,例如个人化的书评意见如何兼顾真实客观的宗旨就是历来的大难。一旦被所谓客观的标准所束缚住,有时就难于挥洒自如、彰显个性,而浓厚的个人烙印又难免会被指斥为不够客观。每每小群体中流传的深具个人色彩的东西,印成铅字被公开化之后都会遇到此类责难。“读品”评价的对象是多元的,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无论如何,写《读品2006》这样的书评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毫无疑问,读《读品2006》这样的书评也是对自身知识水平的考验与挑战。 (周小康)
汪丁丁:读书、读书评、读书评作者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汪丁丁
《读品2006》《读品》 编辑部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凌晨,窗外昏黑恍惚,风大。我心绪不安,随意翻阅着李华芳送来的这本书评集。他和梁捷(笔名是“萧敢”)都在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过,华芳的学术组织能力和梁捷的学术阅读能力,在他们的同龄人当中,就我的交往范围而言,少见。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忘记两代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和学历差距,争吵不休,有时简直就是无所顾忌。后来,他们各奔前程,网上遇到我,聊天、议论时事、批评学术、谈读书感想。再后来,他们结交了新朋友,似乎结交了很多新朋友,见识也迅速扩展。
我们这一代学者,见面发感慨,常论及上一代学者和下一代学者的缺憾。若以二十年为一代,则上一代学者可称为“留苏派”,下一代学者可称为“文革后生代”。社会学家不喜欢给个性化的当代人贴标签,所以,“代群效应”不再是一个具有学术合法性的概念。无奈,我这篇文章限于篇幅,只好借用贴标签的方法来概括这三代学者的思想特征。“技术与理想”、“幻灭与行动”、“批判与失落”,这三个标签很通俗,一目了然,依中国社会转型经历的不同阶段顺序贴在三代学者身上。
时光转至2006年,宽带网普及,可供下载的书刊文献的数量只能用与之相应迅速增加着的“海量”存储来测度。与此同时并且与此对峙,市面上的书和库存的书,也多到了令人沮丧的程度。因为可选择的书多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不知道怎样选择可读的书,不仅读者,而且出版商和策划人,都缺乏感觉。于是“书评”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书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靠着书评找到自己的感觉。
三代学者当中,最适应“宽带写作”方式的,是“批判与失落”的一代。如果读书评比读书优先,那么读书评的优先考虑,是选择可信赖的书评作者。后者当然依赖于书的类型,古典或现代,深刻或流行,实用或浪漫。总之,三代学者互有优势和劣势,他们写的书评也各具相应的特色。
华芳、梁捷和他们的伙伴们,属于“批判与失落”的一代,他们撰写和组织撰写的书评,精选收录在这本小册子里,呈现出格外丰富的批判,或许也意味着格外丰富的失落。注意,所谓“失落”,其实就是“不在场”——意义隐而不显,曰“失”、曰“落”。因此,失落与批判相辅相成,相互激励,共生演化。
批判的丰富性,很难界说,干脆不解释。读者不妨直接跳至这本文集的末尾,先读梁捷和王晓渔“关于书评写作的一次对谈”。在那里,我们看到,这些书评作者们遭遇的第一问题是“读书”,如此多的书,新的和旧的,难道每一本都要仔细读完,才可下笔写书评?未必,书评是独立于书的,可以部分独立,可以完全独立,所谓“借题发挥”。故书评只反映评论者关注的焦点,在评论者的视野内,被评论的那本书所涉及的论域和主题,才有参照意义。这样,我就很有兴趣读《读品》了,因为我读的不是书评,而是比我晚一代的评论者们关注我们共属的世界的方式、视角、话语背景。
首先,我们与他们有共享的背景,例如在知识社会降临时的学者们感受到的弥散性的焦虑,这一知识焦虑强化了由转型期极端不确定性引发的中国人的更普遍的焦虑感。其次,我注意到他们内心有远比我们更强烈的政治冲动。甚至他们努力寻求的“去政治化”表达方式,也仅仅是他们政治冲动的解毒剂而已。第三,他们的知识结构远比我们的更发散,更趋平面化,同时,他们接受了远比我们更多的正规教育,从而他们的表达方式更规范,更受到“在场的”意义的约束。
我对文字略有感觉,读这里收录的第一篇书评,范昀《撕裂帷幕,敞开生命》,感觉很好,不愿掩卷。再读第八篇书评,金玲《则见风月暗消磨》,又不愿掩卷。还有白格写的加尔布雷斯,本力写的弗里德曼,恰构成“紧张关系“的一对相反的向量,相映成趣。杨不风《蔷薇花与十字架》,和方钦《消失的神》,可谓引人入胜。
这组书评,确实可称“品”,虽有位阶的差异,但整体而言,够品味!
《读品2007》作者们记录下关于读书的点点滴滴,散落在媒体、书籍与网络的各个角落里,等待志同道合者跨越时空,相会于这些文字之前。这本《读品2007》就是为了文字前的相遇而准备的。相比于庞大而又沉默的大多数而言,《读品2007》的撰稿人只能算是少数派,所以这份《读品2007》也只能算是一份“少数派阅读报告”。她既不流行也不时尚,而是集中于文化思想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阅读与写作,但又不像一些学术论文一样孤芳自赏,而是在努力寻找一条“去学术化”和“去媒体化”之间的均衡之道。
距《读品2006》出版有一年了,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先是几位参与创立【读品】的撰稿人离开了团队,然后是新的撰稿人源源不断加入。不变的是,读书如恒。
作者们记录下关于读书的点点滴滴,散落在媒体、书籍与网络的各个角落里,等待志同道合者跨越时空,相会于这些文字之前。这本《读品2007》就是为了文字前的相遇而准备的。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起分享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
【读品】的撰稿人尽管已有百数,但相比于庞大而又沉默的大多数而言,只能算是少数派,所以这份《读品2007》也只能算是一份“少数派阅读报告”。她既不流行也不时尚,而是集中于文化思想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阅读与写作,但又不像一些学术论文一样孤芳自赏,而是在努力寻找一条“去学术化”和“去媒体化”之间的均衡之道。
网络时代的阅读不可避免会陷入肤浅的深渊而不自知,但同时又提供给我们更多机会去探索未知的领地。【读品】的成员就是一群在位置之域上下求索的人。这些遍布全球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人,人数虽不多,但闯劲十足,总是迫不及待想要告诉他人自己的冒险经历,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喜悦。
不过,这个年代对于阅读本身来说并非一个好年代。整个国民阅读群体的数量本来就小,细分出文化思想和社会科学之后,人数就更加少。而愿意“阅读一记录一分享”的人那就是凤毛麟角了。【读品】成员的坚持和努力,旨在提倡阅读融人生活,把“阅读一记录一分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读书的愉悦也能“一传十,十传百”进行分享,那么对于书的需求亦会相应增长。由此,整个读书市场及其上下游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而读书的愉悦会给社会带来正面的溢出效应。
对于【读品】而言,这意味着扩大市场的增量。增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增的作者、读者和分享者;二是原有的作者、读者和分享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对【读品】成员来说,自身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所产生的增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扩展新的作者、读者和分享者有困难时,增加自身的参与度,这正是【读品】的使命所在。而一旦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一记录一分享”的过程中,就会使“阅读一记录一分享”这个圈不断扩大。
《读品2007》的意义也在于为“阅读一记录一分享”的扩展添砖加瓦。这份“少数派阅读报告”若能吹皱书评江湖,泛起涟漪并层层扩散出去,让更多人体会到阅读的愉悦,便已达其目的了。
最后,《读品2007》要感谢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读品】成员的热情奉献,感谢汪丁丁先生和高全喜先生为我们欣然作序。正是这些诚挚善意的支持,让【读品】在“阅读一记录一分享”之路上继续前行。
2008年6月18日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序言
汪丁丁:知识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高全喜:读品与破品
阅读+生活
田方萌:易丹尼的读书生活
严飞:香港还有个读书人
西闪:夜火催人醒
王飞:人文主义的荒田
维舟:没有红旗,绿旗也行
王嘉军:见面不如闻名
李业业:有多少书可以重来?
罗卫东:我的心灵史
思想+科学
周鸣之:动物权利与理性暴政
罗豫:人类欠下进化的债
知白守黑:一言难尽的中医
杨不风:施特劳斯的邪恶轴心
章可:德国史学的轴心与突破
周年洋:从“多数人的暴政”中解放出来
韦森:经济学是否科学
聂日明:从计划到市场:尚未完成的改革之路
李华芳:庞兹骗局及其中国意义
独孤力命:狐狸的尖刺——伯林与俄国思想家
梁捷:霍布斯的一生
文学+文化
云也退:谁惧怕埃利亚斯·卡内蒂?
周鸣之:萨拉·凯恩的爱与死之歌
张斌璐:悼念鲍德里亚
刘旭俊:玻璃工厂的世俗神话
徐瑾:文化的失落与重建
PULUO:关于罗兰·巴特《恋人絮语》的絮语
李日税:死人回忆录
高一峰:写字三惑
朱航满:路遥的温暖与伤感
历史+现实
黄湘:塔奇曼的理解力
成刚:关帝与游民
云生:细节的意义
潘玮琳:旅行未完
张媛媛:三个茶壶和一个杯子的故事
范昀:雅各比的陷阱
960:今天我们该如何来“说三分”
刘伟:阎连科的乡土批判
维舟:《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翻译商兑
回顾+展望
李华芳:思想的盛宴:2007年上半年经济类书籍回顾(上)
李华芳:临床经济学的诞生:2007年下半年经济类书籍回顾
罗豫:对书当歌,大师几何——2007年欧美文学阅读盘点
范昀:启蒙无需唱高调——2007年启蒙书系管窥
严飞:香港十年·集体记忆·张爱玲
田方萌:西望东眺,前瞻后探—— 2007英文书著阅读回顾
梁捷:新书经眼录
后记
李华芳:少数派阅读报告
有文字之前,其实,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称之为“知识的私有化”过程。
这是一个过程,从远古延续至今。埃及神话,有许多版本,源自不同的时期,其中关于“创世”,有一种是这样的:混沌初开,水天之间,飞来一只青鸟,它的第一次长鸣让大地浮现,然后有光,有昼夜,有时令。这里,声音是万物的起源。根据另一则神话,太阳神每天从他母亲口中被吐出来,巡行天空,再返回母腹,直到某日母亲被蛇咬伤,他才偶然听到母亲说了他的名“阿一蒙”,从此获得独立之生命。注意,这是西学传统。声音之后,是文字。中国传统不同,有物,之后有象。之后有“滋”(据一位友人考证应训为“字”),之后有数。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三卷)有这样一段文字:“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尽管私有制本身又把占有的这一切直接实现仅仅看做生活手段,而它们作为手段为之服务的那种生活,是私有制的生活——劳动和资本化。”
这是引言,接着的更重要:“因此,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这个存在物必须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这样他才能够从自身产生出他的内在丰富性。(关于拥有这个范畴,见《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论文。)”这套《马恩全集》中文新版的好处很多,注释和考据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此处“赫斯的论文”,我引述“尾注58”:“Haben这个范畴……赫斯在《行动的哲学》一文中写道,正是求存在的欲望,即希求作为特定的个体性、作为受限制的自我、作为有限的存在物而持续存在的欲望,导致贪欲。反之,对一切规定性的否定,抽象的自我和抽象的共产主义,空洞的‘自在之物’的结果、批判主义和革命的结果、无从满足的应有的结果,则导致存在和拥有。助动词就这样成了名词。”(见《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1843年苏黎世和温特图尔版第2卷第329页)
求知,就是将知识变为自己的。在这一意义上,知识与智慧完全相反。可是,知识过程的意义在于知识能被转化为智慧。我记得2007年某一期【读品】的主题是“焦虑与阅读”,执行主编是张媛媛。那一期的文章,给我印象较深的一篇是黎戈写的,题目——“知性是个焦虑的词”,似乎有些语病。不论如何,我注意到【读品】这一群作者是懂得“焦虑感”与“阅读欲”之间的因果联系的。
我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生活在德鲁克定义的“知识社会”里了。在这一生活方式中,知识是幸福的主要来源,并由此激励知识劳动者拼力地将知识变为“自己的”——根据“幸福最大化”的经济学。但人类知识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强烈互补性,故攫取知识的过程必定引发知识占有者对尚未开发的知识的日益强化的攫取欲。由此而生的日益强化的阅读饥渴和焦虑,必须被另一倾向抵消,否则将导致生活的崩溃。
康德所谓“批判”,就是为事物的合法性范围划出界限。波普尔称之为“划界问题”。照此,休谟提出的划界问题,是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划界。康德提出的划界问题,其实是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划界。可是,康德写了前两批判并试图写第三批判时,面临着一种自返式的困境:判断力是用来为事物划界的能力,假如它要为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划界,那么,在判断力可以合法运用的范围之外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智慧”。
上面那一段文字浓缩了,需要解释,例如作为批判的知识和作为解释的知识。我不能在这篇序言里提供这些解释,我要探讨的,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普遍存在于知识分子当中的关于阅读欲和焦虑感的荒唐感。
我写过一篇《宽带写作》,那时我曾论证,“判断力”,这是唯一可以缓解阅读焦虑的处方。你也肯定有类似的体验,关于“无书可读”的体验。我认为,这类体验是以判断力的充分开发为前提的。判断力是为知识划界的能力,是无须深入某项知识却要为该项知识划界的能力。假如我们已经充分地运用着这一能力于知识过程,那么我们将有效地缓解上述的阅读饥渴和焦虑。不过,判断力的运用不可能让我们超越知识私有化。后者不再是知识范畴,它属于智慧范畴。
知性,德文Vertand,英文Understanding,贺麟坚持译作“知性”而不译作“悟性”。知性与审美判断之间,存在一种重要的差异,使审美判断可以极大地超越知性。向我指出这一差异的,不是哲学家,而且有一位已经去世的重要的康德哲学研究者反而不认为有这一差异。我由衷同意那位不是哲学家的友人的见解,因为我多年前就持有类似见解了(即我那篇《从读书的捷径说到叔本华认识论》)。与判断力密切相关的是“顿悟”的能力。这一点,是贺麟不将“理解”译作“悟性”的主要依据(《小逻辑》商务版,“译者引言”)。这种“悟”的能力,冯契先生称为“理性的直觉”,它是体现了心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的直觉活动,它是理性的观照和具体亲切的体验的统一。
与知识过程相反,智慧的特征之一是“放弃”——与私有化反向的过程,可称之为“去私有化”。我不欲成为我,我的不再成为我的,诸如此类的行动,将“我”带入一种“无我”的境界。
迟早,由知识爆炸引发的阅读饥渴和求知焦虑将导致普遍的转向,从知识过程转向智慧。后者意味着某种“离形去知”和“同于大通”的过程。这里可参考冯契先生的表述:主体的认知,以我观之就是意见,以物观之就是知识,以道观之就是智慧了。
智慧的另一特征是“个体性”——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因其智慧而唯一,因其智慧的特殊性而成为唯一的。知识则完全不同,它普遍地被求知者私有化却普遍地抹杀知识所有者的个体性,因知识的“主体间客观性”这一本质要求而抹杀个体性,因知识客观性对情感的独断优势而抹杀个体性的情感基础,最终,因知识私有化而遮蔽心性。
智慧之所以是个体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能带着自己的且非他莫属的生命体验进入任一特定的历史情境并与情境交互作用使“心”外显其用。心之用,其机甚妙,其辨甚微。稍有懈怠,则心性将再度被遮蔽。心为形役,则行动是发乎身的,我们称做“欲望”,与知识的私有化关系密切。梁漱溟先生论证,发乎心者谓之情。借用金岳霖先生的定义,关于“我”,有“性”与“体”,有“情”与“用”。我之共相,对我而言就是“性”,对人而言就是“体”,我之殊相对我而言就是“情”,对人而言就是“用”。
因此,深切的阅读,最终指向自我唯一的心性,以我的生命体验去撞击我眼前的文字,进发着激情,沉淀为智慧。这样的过程当然是独一无二的,当然是唯我独属的和个性化的。
基于知识的私有化过程的人生,是技术的人生,千篇一律,百无聊赖。基于智慧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每一瞬间都是自由的,每一次呼吸都是个性化的。
我们的生活,乐观而言,总是介于技术的与艺术的二者之间,徘徊。【读品】的文章,与刚刚开始的阶段相比,日益地偏向于波西米亚、小布尔乔亚情调。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富于战斗性的【读品】而不是类似今天《万象》那样的【读品】。我有这样的偏好,或许是为了我们这群人自己。试问,我们怎样以贫血的生命体验去撞击我们面前的文字并进发出激情?又问,假如没有了激情,我们怎样超越知识?我的这篇序言,不是要学术性地论证什么,只是发感慨而已。我讲授的秋季课程结束时,我发了与此类似的一番感慨。总之,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了社会实践,读万卷书就沦落为私有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