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观村

黄龙观村

中文名 黄龙观村
耕地面积 1610亩
目录导航

经济简介

2005年后,黄龙观村新班子痛定思痛,从偿还过去欠下的生态帐下手。一方面合理采矿,控制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决定从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储备后续资源。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级实力由弱变强。集体企业由1个发展到4个,集体经济收入由2005年底1300万元,增长到2400万元,集体资产由2100万元,增长到4700万元,分别增长2600万元、2400万元,带动了全村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全村200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4866万元,比2005年增长71%。经过七年的努力,该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次被评为全县红旗村,总支书记、村主任章祖良同志也被襄阳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该村村办村办企业八家。到2012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资产总值1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

五年计划

2005年10月,黄龙观村聘请专业的策划公司专门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一区四基地(生态环保旅游区,养猪基地、养鸡基地、林果基地、水产养殖基地),五年突破一个亿”的宏伟蓝图。

首先定位“建设山区核桃第一村”,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村里先后组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广大群众,赴四川,到河北,长见识,学经验,采取集中建园、合理补偿、收益返还的办法,把农户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种植核桃,并约定在未见效益之前,按每株每年4元的标准给予农户补偿,见到收益后再转交给农户经营。针对农户承包耕地经营能力有限的实际,村里充分利用低丘岗地改造等政策整理土地,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并不惜重金,抢注了“龙观”牌系列农产品专用商标80多个,成立了全县首家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苗、统一栽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现在,全村已建成核桃基地1100多亩,核桃育苗基地50亩,预计2010年全村核桃种植面积可达3000亩,2012年达到5000亩。围绕核桃做文章,村里还规划建立林果小区,集核桃种植、加工于一体,让村民坐在家里就数票子。

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半高山无公害、污染少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多年来,黄龙观村民依托庞大的山场优势,一直有养猪喂鸡、放牧牛羊的习惯,但漫山放牧却让山林难以休养生息,为此,村里提倡多养猪喂鸡,少放牧牛羊,即便发展,也推广栏圈舍饲,这样既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又可以上规模、按标准发展。为有序引导,村支“两委”研究制定重奖激励、鼓励发展养猪喂鸡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达到500头以上,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山鸡养殖达到1000只,一次性奖励5000元。按全村“万头猪、千万只鸡”的发展规模,仅些一项村里就可增收5000多万元。

另外,该村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和加工转化,积极发展精深磷化工业。过去,黄龙观村靠开矿卖矿只能挣点开采费,仅靠自己那点儿实力,块头较小、实力较弱,为破解可用资金少的矛盾,加工转化赚到大钱。黄龙观村大胆探索用采矿权证抵押、向银行借贷,通过资本运作的方法,解决发展所需资金,提高磷矿开发利用门槛,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产品和终端高附加值产品。今年11月20日,该村又和经济强村堰垭村联手,与襄樊乾泰公司达成协议,三方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计划投资1.5亿元,在襄樊(保康)余家湖工业园区新上10万吨精细磷酸盐生产项目,黄龙观村占20%股份。目前,项目已正式签订合同,新公司即将完成注册登记。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年产值3.58亿元,实现利润5700万元,上缴税费1014万元。

由于生态恢复后,村内有山皆林,无峰不绿,片片村庄、坡坡山寨皆掩映在绿色的核桃林中,生态旅游又成为一个新兴的绿色产业。

重视教育

2010年国庆节前夕,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一致通过一项令全体村民欢欣鼓舞的决定,今后凡本村学生考上大学的一律发放奖学金,凡本村企业在职员工参加函授学习及脱产进修的,报销全部学费。

黄龙观是保康县马桥镇一个边远高寒山村,平均海拔1300米,村民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大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

自2006年开始,黄龙观村决定免除村小所有学生的全部费用。2008年,该村又投资8万多元,更新了教学设备,添置了升降式高级课桌椅、电动吸尘黑板和体育器材,建起了微机教室。

连续五年,该村在教育上已累计投入22.5万元。为鼓励孤儿和单亲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该村每学期对他们资助1000元助学金。

今年高考,黄龙观村三组体育特长生杨露月被湖北大学录取,村里征得全村900多名村民的意见后决定,今后每年将对考上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的奖励。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